(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他们自己爬出来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3 21: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他们自己爬出来了》教案
  
教材简析
  《他们自己爬出来了》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只母鸡看见水坑里的倒影,以为有一只母鸡掉到了水里;小山羊看见水坑里的倒影,也以为有一只小山羊掉进了水里;水干了,小鸭说是他们自己爬出来了。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小鸭的判断是错误的,还要教育学生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学会动脑,善于思考。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习;坚持以读为本,使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领悟,在读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受到启迪。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倒影现象,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多动脑,勤于思考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独立阅读。
  3.认识本课“院、坑”等7个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母鸡和山羊是自己从水里爬出来的吗让我们走进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看汉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不丢字,不加字。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看是否能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4.给课文标出自然段,然后在小组中分自然段读。
  (通过多种方式的初读,使学生掌握容易读错的生字字音,感知课文内容。)
  三、理解课文
  1.引导学生读文前提示,明确理解课文的重点。
  2.带着问题自由读文:你知道了什么到小组中说一说。
  3.全班交流汇报。
  4.指名回答问题。相机引导读书。
  (通过读文前提示,让学生直接走进文本,理解课文的重点,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
  5.指导朗读小母鸡和小山羊说的话。
  引导学生抓住“走近一看”“立刻”“连忙”等词语体会小母鸡和小山羊不动脑、不思考,看见了就叫起来:“××掉到水里去了!”读好他们的对话。自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在读中让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
  6.小鸭子说得对吗,为什么
  指导读小鸭子的话。
  7.分角色读。
  8.给画面配音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知遇事不动脑筋,不认真思考就会闹出笑话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2.教师小结:我们做事一定要多观察、多动脑,可千万不要闹出小母鸡和小山羊这样的笑话来。
  (汇报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们谈观点和见解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阅读反思”的过程。教师应给予充分地肯定,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学生读书的个性体验。)
  五、落实识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自我认读,看看你都认识了哪些字,还有不会认的吗不会认的请借助课文的注音,认识它。
  2指名读生字。
  3.游戏巩固:拼音、汉字对对碰。
  六、补充阅读
  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的《机智的小山羊》。
  (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略读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