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传统节日》第二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2《传统节日》第二课时(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9 00:1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 传统节日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
这些传统节日你都是怎么过的呢?
春 节 到,人 欢 笑,
贴 窗 花,放 鞭 炮。
精读课文
你知道春节是哪天吗?
本句介绍了春节的哪些典型习俗?你还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
春节的日期:正月初一
  2.从“人.读这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过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
扭秧歌
拜年
给压岁钱
“贴窗花,放鞭炮”概括了这一节日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我还知道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其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元 宵 节,看 花 灯,
大 街 小 巷 人 如 潮。
你知道元宵节是哪天吗?
“大街小巷人如潮”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元宵节的日期:正月十五
精读课文
“大街小巷人如潮”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街上的热闹场景,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又散去。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清明节,雨纷纷,
你知道清明节是哪天吗?
在清明节里,人们都做什么?
清明节的日期:公历4月5日
精读课文
扫墓、祭祀祖先,缅怀先烈
先人墓前去祭扫。
“雨纷纷” 以环境描写,体现了人们去扫墓、祭祀祖先哀伤的心情。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
过端午,赛龙舟,
你知道端午节是哪天吗?
端午节的日期:农历五月初五
精读课文
粽子艾香满堂飘。
这句话是对端午节人们的活动描写。“赛龙舟”是南方人们的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
端午节,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赛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乞巧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出了什么?
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精读课文
这句话写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传说。“乞巧”是中国传统习俗,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牛郎织女的传说,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不畏强权、不屈不挠的精神。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爱情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因被赋予了与爱情有关的内涵,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过中秋,吃月饼,
你知道中秋节是哪天吗?
中秋节的日期:农历八月十五
精读课文
十五圆月当空照。
一家人齐聚一堂边吃月饼边赏月。
中秋节这天你是怎么过的?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重阳节,要敬老,
你知道重阳节是哪天吗?
重阳节的日期:农历九月初九
精读课文
踏秋赏菊去登高。
“踏秋、赏菊、登高”是该节日的主要民俗活动。
为什么说“重阳节,要敬老”?
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这天会举办敬老活动。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转眼又是新春到,
精读课文
全家团圆真热闹。
结尾这一句呼应了开头的一句。又一次写到春节。
 说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重阳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本课是识字课,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儿歌中,我们在诵读中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及民间习俗。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积累了语言,并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课文小结
重阳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结构导图
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
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