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思维型教学,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主要目的;通过创设完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点,通过不断递进的设问,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课堂中,最终实现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终极目标。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从教材的编排上,本课属于中国古代史七大历史时期的倒数第二个时期,即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位于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内容上属于经济史的范畴。除坚持传统的政治史叙述外,统编本历史教材也大量增加了经济文明、科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编排更便于我们全面认识古代文明。本课有三个子目,即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农业的发达为手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剩余人口,使得手工业发展有了可能;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直接推动了商业繁荣,三者紧密联系。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因此,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学情分析】经济史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时期经济相关内容,已初步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对农业、手工业、纺织业、造船业、商业、海外贸易等基本经济概念均有所了解。故此在课程设计中不再此做专门的解释说明;而对于还未涉及到或专门讲述概念,如纸币、区域经济、经济重心等的内容,会有专门解释说明。认知上,七年级学生认知上偏重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抽象意识不足。因此,本课从学生比较直观的“图画”,如《耕获图》《秧马》《清明上河图》《宋朝对外贸易路线图》等入手,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相对易懂的素材开展教学;用表格形式呈现基础知识,重视设问难度的循序渐进,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逐级展开,采取师生问答或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推进课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课标分析】1.课程标准: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列举宋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繁荣的表现;了解人口南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初步认识南方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理解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能够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经济重心的南移。(2)时空观念:通过唐宋都城平面图的对比及宋朝海外贸易路线图,说明唐宋时期的都城功能的变化及趋势,初步具备历史时间观念;知道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主要航线、最远到达地,知道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掌握江南地区、太湖流域、长江下游、四川、海南、江西等地理概念,初步具备空间认知观念。(3)史料实证:通过占城稻引进、人口南迁、环境变迁等史料的探究,归纳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阅读史料、分析史料、提取史料有效信息的方法,初步具备史料实证的能力。(4)历史解释:通过对《耕获图》《清明上河图》等图片史料的分析,初步掌握将图片史料转化为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联系的探究,初步掌握历史解释的能力。(5)家国情怀:体会中国古代灿烂的农业文明和宋代繁荣的商业文明,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2)教学难点:宋代商业繁荣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关系;南方经济发展得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视频影像 文字史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87年英国政府在中国南海打捞东印度公司的沉船时,无意中发现了一艘满载瓷器的大海船,这艘海船在海底已经沉睡了近千年。那时外国有专门的打捞海底沉船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并把这些打捞上来的宝物高价贩卖,导致许多文物流失海外。为了防止这样的悲剧的重演,打断文物打捞的海盗行为。我国政府决定加快步伐,最终决定整体打捞,重金打造了一艘海底起重装置,克服种种磨难,终于将这艘在海底沉睡近千年的木船打捞出来。大家这些这艘海船的打捞地点。大家看这幅图片,图片上还有其他的被打捞上来的船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什么线路上?(海上丝绸之路)这艘打捞上来的海底沉船,最终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这可不是一艘普通的沉船。展示“南海一号”的相关信息。这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海船,经测量也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大海船;不仅如此,在船上发现了大量瓷器和铁器等文物,数量有18万件之多,都是无价之宝。想一想:这艘大海船为什么能够满载如此多的精美瓷器?在什么情况才可能出现生产出这些多精美的瓷器?“南海一号”和图上看到的众多沉船又说明什么问题呢?带着这些谜题,我们开始本课的学习。 通过回顾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和阅读地图,培养时空观念;通过阅读“南海一号”相关数据,引发学生对“南海一号”沉船的兴趣,进而顺利导入本节课的学习;设计“南海一号”发掘为背景的的教学情境,以问题探究的方法,推进本课的内容。
一、农业的发展 【过渡】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经济史的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农业的发展。问题1:仔细观察教材P42页的《耕获图》,你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信息?问题2:这幅画于扇面上的《耕获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很长常见的农业生产的场面,那你觉得《耕获图》可能描写的是中国南方还是北方的农业生产景象?为什么?问题3:阅读教材,找一找宋代农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并完成表格,(可从耕地面积、农田灌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以及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上分别进行概括)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4:阅读教材和观察《秧马图》,想一想占城稻的引进有什么重要意义?茶树和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有什么重要价值?秧马是一种什么工具?它的出现对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学生1:有牛耕、有取水、有插秧、打谷、入仓等全套农业生产环节。学生2:南方;因为有在水田里插秧的画面。学生1:占城稻生长期短,抗干旱,有利于从南向北推广。学生2:秧马是一种辅助插秧的工具,有利于提高插秧的速度,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教师:宋代占城稻的引进和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使得宋朝人口数量首次突破一亿人。土地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使得部分土地可以从事非粮食生产,用来种植茶树、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不断扩大的茶树、桑树、棉花种植又直接推动了养蚕缫丝业、丝织业和棉织业等手工业部门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耕获图》的阅读,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培养解释历史的能力。将农业发展的表现以表格形式展示,既考虑到七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的学情,又兼顾教材;通过集中区域的设问,引出“宋代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太湖流域,说明这一地区成为最主要的粮食产区,“苏湖熟,天下足”,也说明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更加凸显。
二、手工业的发展 【过渡】农业的发展直接推动手工业的发展。阅读第二子目,找一找宋代代表性的手工业部门的具体表现及集中分布区域。想一想,导入环节中“南海一号”和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的有何联系? 教师:宋代农业发展使得人口激增,极大地推动了手工业部门。宋代无论是纺织业、制瓷业还是造船业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也就说明了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宋代的手工业中心。“南海一号”的发现及考古发掘,都有力地证明了南宋时期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水密隔舱技术,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大量发掘的瓷器和铁器等18万件文物,说明这一时期制瓷业空前大发展,不仅名窑众多,工艺先进,同时产量巨大;铁器产量说明冶铁业有了长足发展,更进一步凸显了南方地区领先的经济地位。 学生:宋代发达的手工业如制瓷业使得“南海一号”上众多精美瓷器成为可能;宋代发达的造船业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通过表格和集中区域的展示,帮助学生提炼概括,归纳有效信息;通过“南海一号”的设问,前后呼应,构筑完整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寻问题的兴趣,培养从图片中发掘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商业的繁荣 【过渡】“南海一号”充分地说明了南方逐步成为宋代的手工业中心。除此之外,在“南海一号”及及其它大量沉船又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P45页的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及教材封面上《清明上河图》局部。试着找一找画面上都出现了哪些人?哪些商品?这种画面的出现有说明了什么?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与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何关系?师:《清明上河图》描述是北宋都城开封,繁荣的社会风貌,画面上人头攒动,据统计画面中出现的人物有500人之多,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贩夫走卒,行商坐贾不一而足,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跃然纸上。那农村的商业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结合教材P45的《货郎图》和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难点一:都市商业繁荣问题1:城市人口的剧增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问题2:《清明上河图》和P44中《货郎图》中描述的商业场景,在唐朝的长安城中会不会出现为什么?为什么?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展示《唐长安城和北宋开封城平面图的对比》),找一找在唐宋时期的商业区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城市功能发展的什么趋势?问题3:除此之外,在城市原有商业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什么新的商业区?问题4:结合教材P44的“材料研读”,思考一下,夜市和早市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难点二:纸币的出现【过渡】随着都市商业的繁荣和市镇等新商业区的兴起,商品经济空前发展,一种新型的货币—纸币应运而生。纸币是一种货币符号,充当着商品交换的媒介。阅读教材,试找出这一时期纸币出现的概况(时间、地点、历史地位)。结合P46页《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和《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和下列史料,分析宋朝纸币出现的原因和历史作用。(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材料一 “四川山路峻险,铁钱脚重,难于赍挈(携带)”,“当时设法者措置得宜,常预桩留本钱百万贯,以权三百万贯交子(纸币),公私物一,流通无阻,故蜀人便之。——《宋朝事实》材料二 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竟用会子,一为免商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亏损),以此观之,会子可谓通流。难点三:海外贸易的繁荣【过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及都市商业繁荣和纸币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景象。阅读教材,找一找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具体表现。完成下面表格。师:结合唐朝和宋朝对外贸易路线图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宋代海外贸易空前兴盛的原因有哪些?(可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造船技术、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探究)想一想,中国南海地区发现的大量宋代沉船与海外贸易兴盛有何联系? 学生1:画面上有卖东西的,也有买东西的;有划船的,又站在桥上观望的;有在街道两旁开设店铺或摆摊的,也有赶车,牵牛牵驴的等;有衣服穿着名贵的,也有挽起衣袖裤腿的普通老百姓。学生2:宋代的农业和手工业发达,有大量的剩余商品进行买卖交换,也有说明政府不限制商业的发展,商业非常繁荣;更说明北宋开封人口很多。学生1: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占城稻的引进,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使得多余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学生2:不会出现。从图上我们能看到唐朝是严格的坊市分离。商业区是东市和西市。坊是居住区,不能从事商业活动。宋朝没有明确的市场,市场比较分散,打破了商业活动的空间限制。唐朝的东西二市有所谓“日中为市”,商业活动有明确的时间限制,而宋代开始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学生3:唐宋城市商业的变化反映了古代城市的经济职能不断增强的趋势。在原有商业区的基础上,还出现了草市和市镇。学生4:夜市和早市的出现,使得人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商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全面,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幸福感不断提升。学生1:纸币不方便携带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纸币便于携带;纸币不易磨损,纸币不用征税(免商税)。(历史作用)大大促进商品流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也确立了我国此后纸币的基本形制。学生1:唐朝海陆并重,既有从长安出发的陆上商路,也有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的海上商路,而宋朝只有海上航线。原因是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导致宋朝只能通过海上航线对外交流。学生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兴盛提供了经济基础;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为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3:宋代海上贸易的繁荣,表现在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对外交流更加频繁;但也容易导致“南海一号”等诸多海难发生。 通过表格展示,帮助学生提炼概括,归纳有效信息;通过观察《清明上河图》和《货郎图》,培养从图片中发掘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图佐史,图史互证,认识图片史料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从《清明上河图》中搜寻宋代商业繁荣的信息,到探究商业繁荣的基础,再到表格整理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通过唐宋都城平面图的对比,时空联系,直观上认识宋代社会经济变化,从而知道任何时代都是在不断继承中发展创新。通过对比分析,突破“宋代都市商业打破了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的难点问题。通过“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商业繁荣的关系”的探究,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学生形成系统分析历史问题的意识,感受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本节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展示史料,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并完成课后活动中“宋代纸币出现的原因和历史作用”的问题,激发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树立合作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史料实证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提炼“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表现”,激发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设置“唐宋对外贸易路线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体现时空观念的要求;通过对“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的分析,培养观察历史地图,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
四、经济重心南移 【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宋朝的经济发展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南方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农业的发展而繁荣昌盛。阅读结合教材P42内容和P43的相关史事,及下列史料,试探究: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南方经济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提示:可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政府的政策、劳动力、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概况)材料一材料二 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乱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经历靖康之难……,战乱不休。材料三 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双作物生长。加之长期经济发展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材料四 凡有可以利用的江河湖泊,凡有可以开凿沟通的陂塘渠道,必尽量加以修治,力求使全国河网化,以尽量扩大土地的灌溉面积,提高农产品数量。所谓经济重心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观察《宋代经济分布示意图》你能发现什么信息?通过本课学习,宋朝南方逐渐成为主要粮食产区(苏湖熟,天下足);手工业中心(纺织业中心、制瓷业中心和造船业中心);南宋杭州也是商业中心,人口众多;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是主要的外贸港口;而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移,也使得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足以说明,南宋时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南方。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片信息,概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展示:汉代以前、东晋六朝时期、唐朝中后期和宋朝经济发展示意图)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中,你能得到什么样启示?(提示:可以从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1)汉朝及以前:江南地区生产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2)魏晋南北朝:南方初步发展(奠定基础)(3)中唐以后: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开始南移)(4)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1)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2)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3)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学生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学生2北方战乱,南方战乱较少,社会较为安定学生3: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鼓励政策学生4:南方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通过阅读史料和教材“相关史事”的素材,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体现了史料实证的精神;同时尽可能地使用教材现有资源,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原则,以教材为依据,适度拓展,较好地兼顾了教材内外资源,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南方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经济重心的的南移(经济地域格局的变迁),进而改变了中国南北的政治格局和文化格局,这也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完整的教学设计的角度,需要“一课一灵魂”,在“启示”部分,本文将经济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相结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一)本课在设计上的三个创新之处:1.注意创设符合学情的教学情境,创设认知冲突点,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本课知识相对枯燥,概念较多,专业性较强,因此在设计上通过“南海一号”的发现和发掘,及许多生动有趣的图片来构筑完整的教学情境,逐步将学生引入其中,同时适时点题,回到教学情境中,以类似揭谜底的形式推进课程,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2.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如通过唐宋对比,调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构筑认知上的冲突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寻找问题答案;同时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在无形中也渗透了“唐宋变革论”等学术观点,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那个时代,这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的要求;在对比唐宋对外贸易路线图上,注重时空观念的素养达成;在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的探究上,更多体现史料实证的精神等。3.兼顾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适度扩展。有学生活动,有教师讲解,两者相互促进,做好课堂预设的同时,注重课堂的随机生成性;在课堂的推进上,注重教师的主导,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以问题逐步引导课程,设问层次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符合思维发展规律。(二)不足之处:因为课时较短,导致课堂活动时间被迫压缩,出现了“头重脚轻”的现象。另外,部分问题设计过难,需要调整的。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