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牛顿请客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牛顿请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3 22:1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快乐读书屋二 《牛顿请客》教案
  
教材简析
  这是本单元“快乐读书屋”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围绕“勤奋努力”这一主题,讲了牛顿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发生的一件趣事,让我们感到了牛顿对科学的勤奋与痴迷。事件典型,意义深远,耐人寻味。
  
设计理念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做到:情趣结合,寓教于乐。这也是“快乐读书屋”教学的宗旨,就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有效的朗读、交流与合作,体会感悟文章的真谛;在师生质疑、释疑的双边活动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在资源共享中提高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体会牛顿对科学的勤奋与痴迷,了解牛顿所取得的成就及他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顿、与、奋”等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文体会牛顿的勤奋与痴迷,学习他热爱科学,工作勤奋忘我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牛顿挂图、牛顿小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从前,英国有位大科学家请客,饭菜准备好了,可客人还没到,他便走进工作室去工作。待他想起请客之事时,便急忙从工作室跑出来,可客人们早已离去。面对吃剩的饭菜,他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我已经陪客人吃过了。”说完又走进工作室工作去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 《牛顿请客》一文寻找答案吧!(板书:牛顿请客)齐读课题,并与老师一起书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争取自己想办法和它们交上朋友。(求助同学、老师或自查字典)
  2.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并思考:牛顿陪客人吃过饭了吗?为什么他会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我已经陪客人吃过了”?
  三、品读感悟,寻求真谛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知道牛顿并没有吃饭的?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2.如果你是牛顿请的客人,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3.牛顿的客人们怎么做的,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客人们自己吃完饭就走了。从中我知道了:(1)牛顿经常会这样,所以大家习以为常了;(2)朋友们都了解牛顿对科学的痴迷,常常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来,所以没有人跟他计较。
  4.既然他没陪客人吃饭,为什么他还会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我已经陪客人吃过了”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读文思考。先组内交流,然后分组汇报。
  预设:(1)因为他对自己的科学研究已达到痴迷的程度,早就忘记了自己。
  (2)他将自己与自己的研究已融为一体了。
  (3)在他的心中只有自己的工作,没有其他了。
  5.小结:用一个词概括牛顿钻研科学的精神——痴迷。
  四、通读全文,回归整体
  1.齐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牛顿的哪些故事呢?
  预设:发明万有引力、牛顿回家等。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随文识字,拓展延伸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用上本课要认的字,让学生在读中加深对生字的识记。编写的短文如下:牛顿对科学是勤奋与痴迷的。一次他要请客人,自己去工作了。客人们知道他的脾气,不去打扰他,吃完就走了。而牛顿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还没吃饭呢!
  3.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园艺师的发明》一文。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快乐读书屋里,不但收获了知识,还认识了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收获了快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牛顿一样做一个勤奋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