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海数学精批——一本可精细批改的教辅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52页例3和“做一做”,第54~55页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卖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与解答。
(1)每箱卖了多少钱?
45×12=540(元)
(2)一共卖了多少钱?
(1)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
12×5=60(个)
(2)一共卖了多少钱?
45×12×5= 12×5×45=
(1)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
列式为:12×5=60(个)
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卖了多少钱?
列式为:60×45=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
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
列式为:45×12=540(元)
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列式为:540×5=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方法一:12×5×45=60×45=2700(元)
方法二:45×12×5=540×5=2700(元)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知道数量和单价,如何求总价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小结:知道数量和单价,求总价,总价=数量×单价。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思考的?点两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第54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思考的?点两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数连乘应用题,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列式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要弄清数量关系,注意题目要求,同时也要拓展思路,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课后作业】
1.教材第54页“练习十二”第2~5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
例3: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
方法一:
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
列式为:12×5=60(个)
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卖了多少钱?
列式为:60×45=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
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
列式为:45×12=540(元)
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列式为:540×5=2700(元)
答:一共卖了2700元。
综合算式:
方法一:12×5×45=60×45=2700(元)
方法二:45×12×5=540×5=2700(元)
小结:知道数量和单价,求总价,总价=数量×单价。
教学反思:
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到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第2课时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53页例4和“做一做”,第55~57页练习十二第6~17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计算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解决两位数乘法应用题,并能利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算:(投影出示)
14×5= 21×3= 13×7=
70÷4= 63÷3= 91÷7=
70÷5= 63÷21= 90÷3=
32×4= 12×6= 15×8=
128÷4= 72÷6= 120÷8=
2.请同学回忆一下在乘数是两位数乘法中,学过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
3.如何对除法算式进行验算?学生回顾交流。那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53页例4。
1.出示例4情景图。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列式为:60÷2=30(人);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组,列式为: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
列式为:2×3=6(组);
再求每组多少人?
列式为:60÷6=10(人)。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答:每组10人。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已知总数,如何求平均数?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小结:除法用乘法进行验算。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平均数的份数。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3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的解题思路,进行验算。
点两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第55页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出你的解题思路,进行验算。
点两名学生上台板演,然后集体讲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要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除法用乘法进行验算,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平均数的份数。
【课后作业】
1.教材第55~57页“练习十二”第7~17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练习。
教学板书:
解决问题(2)
例4: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方法一:
可以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列式为:60÷2=30(人);
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组,列式为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
列式为:2×3=6(组);
再求每组多少人?
列式为:60÷6=10(人)。
列综合算式: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验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小结:除法用乘法进行验算。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平均数的份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引导学生从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从“有用性”的外在角度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使今后学生面对没出现过的题目类型或其他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再惊慌不已、束手无措。本节课要传达给学生的是:原来新问题也不可怕,也只不过是旧知识的重新建构。
感谢您下载使用【班海】教学资源。班海——老师们都在免费用的数学作业精细批改微信小程序!
(
一键发布配套作业
&
AI智能精细批改
(任务-发布任务-选择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