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9 15: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墓没有随葬品,而有的墓随葬品达58件之多,有的墓甚至还有一支象牙。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生产力发展,产品有了剩余
B.氏族内部分化,有了富人和穷人
C.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
2.1493年,哥伦布开始第二次航行,在国王的建议下,他带着20名农民和稻、麦等种子以及葡萄藤、甘蔗苗到达新大陆,同时将新大陆的玉米、花生、橡胶种子等运回旧大陆。材料旨在说明哥伦布的远航(  )
A.引发了“价格革命” B.促进了物种的交流
C.扩大开拓殖民地 D.目的在于掠夺财富
3.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此后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这充分证明了(  )
A.我国面临严峻的粮食供应安全问题
B.中国粮食产量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C.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落后于西方国家
D.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4.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采用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男女双方分工明确 D.手工业技术父子相承
5.1848年英国发表的关于泰晤士河的讽刺诗:“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伦敦诺尔一路臭……冒泡河面散发臭。”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A.城市规划建设的滞后 B.人民环保意识的缺失
C.政府的管理存在漏洞 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6.“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这是公元1775年。”狄更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在于(  )
A.工业革命完成,生产力迅猛发展
B.工厂管理制度严格,导致矛盾激化
C.工业革命发展迅速,但问题多多
D.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7.2019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标志着我国进入5G商用时代。某运营商总裁指出“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表明(  )
A.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 B.电气时代已经结束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媒介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8.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9.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10.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国外市场也为欧洲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从材料中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列强的资本输出已完全取代了商品输出
C.世界各地产品已打入欧洲市场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1.2009年,某国际金融机构宣布向巴西提供长期贷款13亿美元,以资助其保护亚马孙雨林和其他生态系统,从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机构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12.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古代集镇和城市课题时,找到如下史料,哪一项是最为可信的(  )
A.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原始村落遗址想象图
B.中国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C.《宋史》关于宋代商业市镇的记载
D.亚马孙雨林印第安人的居所遗存
13.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特殊时代背景的产物,带有明显的被动开放和半殖民地化色彩,这是因为(  )
A.沿海城市被迫开放吸引大量乡村人口进城
B.英国工业革命后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启城市化进程
D.中国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主动对外开放
14.19世纪中期,浓烟滚滚的“轨道怪物”将欧洲各主要路程的距离都“缩短”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大大加快了人类的旅行速度。这主要是由于(  )
A.珍妮纺纱机的出现 B.改良蒸汽机的应用 C.电动机的发明 D.发电机的推广
15.据下图判断,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始于(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商朝的驿使48天能走600千米,清朝的快马一昼夜可行400千米,现在的高铁已经超过350千米每小时,这说明(  )
A.高速铁路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B.交通的变迁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
C.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交通工具的速度
D.人们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7.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后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中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18.如果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首先应该查阅的奠基之作是 (  )
A.《黄帝内经》 B.《肘后备急方》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
19.它是现代医学中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它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它”是(  )
A.针灸按摩 B.注射疫苗 C.口服药物 D.静脉注射
20.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不少困扰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代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防控,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这表明(  )
A.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B.社会保障体系做到了无缝覆盖
C.医疗卫生的发展促使人民更加健康
D.自然科学新技术在临床广泛使用
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1题16分,第2题12分,第3题12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与此同时,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地瓜)、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园生产的大量菸草、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889年张之洞督鄂,汉口的早期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1889年前,汉口的直接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只有数十万两、数百万两不等,到1905年已突破3 500万两;间接贸易1880年为4 220万两,而1904年已突破1亿两大关。除了传统的英国银行外,德国、法国、俄国、日本的银行也纷纷来汉设立分行。同时,中国通商银行、大清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等也在汉口开业。
——摘编自陈锋《明清时期汉口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500年以后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口早期近代化的体现,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6分)
(3)材料三图中的事物和世界市场形成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6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交通工具 事件
1519-1522年 马车、帆船 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872年 热气球、汽车、火车 凡尔纳根据当时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创作了《环游地球80天》
21世纪 高铁、喷气式飞机、磁悬浮列车 地球一周的长度是40075.7千米;民航客机速度在800千米~1050千米/小时之间,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50小时。
请提取材料信息,以“交通工具的革新”为主题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高二历史答案
1.C【解析】题干信息表明,不同的墓随葬品有较大的差异,这充分证明当时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因此C项正确;A、B 两项都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2.B【解析】据材料中“稻、麦等种子以及葡萄藤、甘蔗苗”“将新大陆的玉米、花生、橡胶种子等运回旧大陆”等信息,可以看出哥伦布的远航促进了物种的交流,故B项正确。
3.D【解析】从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到制定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这充分证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因此D项正确。
4.D【解析】从“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可以推断采用了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男女分工明确;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仅据诗歌内容难以推断手工业技术父子相承,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5.D【解析】由材料中“污秽怎堪此河流,面前流淌污浊水”等信息,可知当时生活环境较差,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时间提示“1848年”可知与工业革命的开展有关,故选D项;城市规划建设滞后、环保意识缺失和政府管理漏洞不是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源,排除A、B、C三项。
6.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75年工业革命刚刚开始,故排除A项;“工厂管理制度严格,导致矛盾激化”是原因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更多是强调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不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排除D项。因此C项正确。
7.A【解析】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说明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故A项正确;电气时代并未结束,故B项错误;材料在强调互联网的影响,没有说互联网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媒介,故C项错误;世界在新航路开辟后逐渐连为一体,而不是从互联网的产生开始连为一体的,故D项错误。
8.A【解析】结合题意“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故A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交子产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项错误。
9.B【解析】材料中并未出现私营商业与官营商业的对比,难以得出私营商业占主导的结论,故A项错误;唐代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南宋都城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说明坊市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不可能被商业超过,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衡量标准有二——商品贸易和雇佣关系,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故D项错误。
10.A【解析】材料“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制成品提供了市场”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对外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但依然存在商品输出,故B项不符合题意;“世界各地”表述太绝对,故C项不符合题意;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不符合题意。
11.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世界银行可以为会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B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而材料中是长期贷款,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主要协调国际贸易,不为成员提供贷款,排除C项。亚太经合组织不向任何成员提供贷款,排除D项。
12.D【解析】“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原始村落遗址想象图” 和“中国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复原图”都是后人所为,证据力不够,故排除A、B两项;《宋史》的记载经过了史学家的加工,具有主观认知色彩,可排除;亚马孙雨林印第安人的居所遗存是原始文物,最为可信。
13.A【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城市上海、天津、广州等被迫成为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吸引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开启城市化进程,因此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有明显的被动开放和半殖民地化色彩,答案为A项。
14.B【解析】据材料“19世纪中期,浓烟滚滚的‘轨道怪物’……距离都‘缩短’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加快了人类的旅行速度”信息可知,这是英国人斯蒂芬森改进的蒸汽机车,B项正确;珍妮纺纱机是纺织行业的变革,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电动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动力变革,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发电机的推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D项错误。
15.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奠基是在1953年,因此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6.B【解析】从商朝的步行,到清朝的快马,以至今天的高铁,人们的出行速度越来越快,这说明交通的变迁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答案为B项。
17.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后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中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中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项不正确;中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项不正确。
18.A【解析】《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故答案为A项。
19.B【解析】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注射疫苗是现代医学中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因此答案为B项。
20.C【解析】“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代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的防控,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这充分说明医疗卫生的发展推动了人民健康的改善,因此C项正确;A项是对题干的片面解读;B项说法本身错误;D项和题干并无直接关联,排除A、B、D三项。
21. (1)变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2分);商品交换的种类增多(2分)。原因:新航路的开辟(2分);殖民扩张的加剧(2分)。
(2)体现:进出口贸易数量增长很快,国内外银行纷纷在汉口设立分行(2分)。关系: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4分)
(3)新的交通工具的使用,使世界各地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2分)
22. (1)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2分);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2分);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2分)。
(2)积极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3分);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3分)。
23.观点:交通工具的革新进步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便捷。(2分) 说明:16世纪初,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和帆船,以畜力、风力或人力等作为动力,速度较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用了3年的时间。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领域的变革,19世纪初期蒸汽轮船和火车相继发明,蒸汽机逐渐成为驱动交通工具的主要动力,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缩短了世界各地沟通联系的时间。19世纪中后期,凡尔纳根据当时可以利用的先进交通工具创作小说,主人公在80天完成了环球旅行。21世纪,高速公路、高铁、喷气式飞机等技术的发展,把陆海空交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幅度缩短了通行的时间。民航客机绕地球一周大约只要50个小时。各种交通工具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成了“地球村”(8分)。 综上所述,交通工具的革新促进了世界各地人口和物资的交流,世界逐渐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