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三维设计》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课件:第六单元 默罕默德 阿里改革(3课时,7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版《三维设计》高中历史选修一同步课件:第六单元 默罕默德 阿里改革(3课时,7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13 10:50:58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1课识记基础知识第六单元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知能综合提升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1.奥斯曼帝国的反动统治
(1)前提: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埃及成为帝国的一个 。
(2)方式:
①政治上:向埃及派遣称为 的总督。
②军事上:各地驻扎由雇佣兵组成的军队,马木路克获准单独组建军队。
③经济上:实行 ,包税人实际上成为土地所有者。行省包税制帕夏 2.马木路克的争权夺利
(1)18世纪末, 实际统治了埃及。
(2)马木路克之间互相攻伐,导致连年战乱,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马木路克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
稍晚一点……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这反映了当时埃及在经济上实行什么制度?你如何看待这一制度?
[我的思考]
包税制。
包税制下,农民在经济上和人身上都依附于包税人,处境悲惨,地位低下,严重破坏了埃及农业的进步,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制度。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1.原因
(1)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2)18世纪中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3)英法等欧洲新兴 国家加紧对埃及的殖民扩张活动。
2.法国的殖民统治
(1)政治上:打击马木路克武装力量,建立各级行政机构。资本主义 (2)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建立 ,修复灌溉系统。
3.英国的殖民侵略
(1)原因:拿破仑入侵埃及损害了 的利益。
(2)过程:
①1798年,英国联合 入侵埃及,1801年,法国从埃及撤兵。
②英国企图通过扶持 势力,实现占领埃及的目的。
③英军撤出埃及,仍支持马木路克实行武装割据。工厂英国奥斯曼帝国马木路克 结合图一、二和有关知识,评价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英对埃及的入侵。
[我的思考]
给埃及人民带来灾难,法英是非正义的侵略,但客观上冲击了埃及的上层建筑,促进了埃及社会的进步。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1.三次开罗起义
(1)1798年10月,开罗人民发动起义,掀开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
(2)1801年开罗人民再次发动起义,加速了法军的失 败。
(3)1804年,开罗人民又一次发动起义,
站到了起义者一边,起义获得胜利。穆罕默德·阿里 2.阿里取得政权
(1)崛起:1805年,埃及 会议召开,拥戴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帕夏。
(2)严峻的形势:
①外部: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的危险仍然存在。
②国内:奥斯曼素丹不愿放弃对埃及的统治,
仍然威胁着社会的安宁。马木路立法克一、如何评价拿破仑在埃及的殖民统治?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1.内因
(1)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形成帕夏、马木路克等强大的政治力量,他们之间争权夺利,导致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2)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破产,经济萧条。
(3)阶级关系方面:农民、城市平民不断进行反抗斗争,阶级矛盾尖锐。 2.外因
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虽然把英法赶出埃及,但埃及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
[特别提醒] 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其中内因是决定性因素,注意从当时埃及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来掌握。[探究] 
(1)根据图一,法军入侵埃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两幅图片反映的现象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之间有何关系?[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图片资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图片及所学的有关知识归纳概括;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图一是外因,图二是内因。
[答案] (1)法国要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地位,与之争夺在埃及的利益。
(2)法国入侵埃及加剧了埃及的民族危机,同时法国的入侵为埃及带来西方先进文化,促使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开展;马木路克势力的存在造成埃及动荡不安,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重要原因。课件26张PPT。第2课识记基础知识第六单元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知能综合提升 一、改革土地制度
1.措施
(1)没收不纳税的包税人土地。
(2)没收违规的 地产,土地国有。
(3)废除 ,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
(4)改革赋税制度,将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 。
(5)承认土地占有者有转让和抵押土地的权利,确立
制度。
2.影响
消除了马木路克和 阶层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宗教土地税包税制土地私有长老 魏源评价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说,阿里“甚聪明,
尤灭弄权之骁骑”。
你认为他是赞扬了穆罕默德·阿里的哪一措施?穆罕默德·阿里是如何做到的? 
[我的思考]
消灭马木路克势力。
穆罕默德·阿里上台,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没收了一些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取消了包税人的免税地,规定包税人必须将包税余额的一半上缴政府;马木路克不服,发动叛乱,穆罕默德·阿里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没收了他们的土地。 二、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1)兴修 ,疏通旧沟渠,开挖 。
(2)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发展 等经济作物。
2.工业
(1)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初步建立了埃及的 。
(2)重点发展 ,一些 也发展起来。
(3)对 进行严格管理。水利新运河棉花民族工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手工业生产3.商业
(1)商业和 繁荣, 等城市的商业日趋兴旺。
(2) 再度成为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
4.影响
经济的发展为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对外贸易开罗亚历山大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
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  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1)穆罕默德·阿里为什么要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
(2)为实现材料中的目的,阿里采取了哪些措施?[我的思考]
(1)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抵制外来侵略,建立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2)措施:①发展机器工业,在埃及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②大力培养本国技师,开办技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③采用行政手段,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1.政治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1)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下设若干政府部门,还建立

(2)在地方划分7个省,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3)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由穆罕默德·阿里亲自任免。
2.文化教育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咨议会(1)创办学校,聘请外国专家。
(2)选派青年去欧洲留学。
(3)出版翻译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创办 报纸。
3.军事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军队。
(1)废除雇佣兵制,实行 。
(2)按照 军队的模式,组织、训练新式军队。
(3)建立军事学校,培养新型军官。
(4)用先进武器装备军队,建立 。阿拉伯文征兵制法国海军 一、土地制度改革是如何巩固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
(1)通过改革包税制,趁机设计武力铲除了马木路克反动势力;颁布法令,没收违规的宗教地产,打击宗教长老势力。这样就消除了两大势力的威胁。
(2)正式废除包税制,将土地收归国有,并将部分土地分配给王公贵族等,培植新的封建地主,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阶级基础。 (3)将另一部分土地租给农民耕种,有利于社会稳定,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此外,改革赋税制度,将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土地税,按照土地等级制定不同的征税标准;确立土地私有制,承认土地占有者有权转让和抵押土地,这样奠定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经济基础。
[特别提醒] 穆罕默德·阿里土地制度的改革属封建性质的土地改革,它不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如何体现向西方寻找发展钥匙的?
(1)工业方面: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提高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
(2)政治方面:仿效欧美国家,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相当于内阁,下设若干政府部门;还建立了咨议会。 (3)文化教育方面: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在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的同时,选派了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翻译了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
(4)医疗方面:按照西欧模式建立医院。
(5)军事方面: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建立了各类军事学校,培养新型军官。 关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某班同学查阅资料,在探究讨论时主要引用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 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这一种观点在西方和埃及颇为流行,其主要依据是:穆罕默德·阿里时期土地所有制逐步被确认,商品经济得到大力发展,近代机器工业建立,农业“由停滞发展的封建阶段变为持续发展的半资本主义阶段”,工业“由封建的工匠技术一跃成为充分发展的工厂资本主义”。观点二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封建性质的,强调在穆罕默德·阿里执政时期广大人民地位未变,仍属佃农;工人的地位同封建社会的农奴相似,不是自由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探究] 
中西方学者为何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会有不同的判断?应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解析] 出现不同的判断主要是因为双方的依据不同,可从此角度回答。应坚持的评价标准要客观、全面和一分为二,要联系改革的背景、目的、措施、影响等方面去回答。[答案] 中西方学者判断社会改革性质的依据有所不同,西方学者大多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演变为依据,而中国学者则以生产关系的演变为主要标准。判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性质,应在综合分析改革的社会背景、历史使命、主要措施及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一般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化改革,改革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同时客观上有利于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课件28张PPT。第3课识记基础知识第六单元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基础随堂巩固知能综合提升 一、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扩张
1.条件
随着改革的推行,埃及的国力日益增强。
2.概况
(1)东征:派兵侵入 半岛,该地实际上成为埃及的属地。
(2)南伐:发动对 的战争,扩大了统治区域,但未达到预期目的。
(3)西讨:1824年,侵入 ,在英、法、俄三国海军打击下,撤出希腊。阿拉伯希腊苏丹 (4)北攻:1831年,侵入 ,挑起了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1833年,签订和约,互相承认既得利益。
3.影响
(1)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建立了一个以 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2)影响了国内改革进程,加重了人民负担,动摇了政权的根基。叙利亚埃及  穆罕默德·阿里取得埃及政权后,接到了素丹的一
份诏书,他狠狠地敲打着这份诏书说:“我从来  就没有什么主人!”
这件事反映了什么问题?为此,穆罕默德·阿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我的思考]
反映了穆罕默德·阿里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建立强大的阿拉伯帝国的愿望。
进行改革、发动对外扩张战争。 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原因
(1)内因:不断加强对人民的掠夺和奴役,武装起义也时有发生。
(2)外因: 加紧对埃及的干涉; 放弃对埃及的支持。
2.表现
(1)1839年,在 的策动下,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对埃及的战争。
(2)1840年,穆罕默德·阿里屈膝求和,答应了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等国提出的一切条件。英国法国英国 (3)1841年,奥斯曼素丹颁布敕令,授予阿里家庭统治埃及的世袭权力,准许其管辖 。
3.结果
(1)阿里一度建立的大“帝国”不复存在,埃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2) 等欧洲列强势力进入埃及,埃及民族工业被冲垮。
三、改革的意义
1.消极影响
(1)阿里统治时期,农民仍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工人也带有 的烙印。
(2)残暴的统治和连年的对外战争,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苏丹英国农奴制 2.积极意义
(1)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
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2)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 ,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进程。
(3)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使埃及的独立和 在一个较长时间里得以维护。
(4)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 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中央集权工业主权资本主义  有人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奠定了现代埃   
及国家的基础”。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我的思考]
赞同。
理由:①创办近代企业,民族工业得到发展。②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秩序得到稳定。③进行军事改革,增加了军事力量,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④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各种人才。 一、如何全面评价阿里改革?
1.进步性
(1)政治上:消灭了反动的马木路克势力,结束了长期动乱、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埃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基础。
(2)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使埃及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抵制了西方大规模的经济渗透。
(3)军事上:建立了强大的军队,维护了国家主权,客观上符合了人民的利益。
(4)思想文化上: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教育、文化,培养自己的科学家、艺术家等人才。 2.局限性
(1)不断对外扩张,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
(2)封建专制的加强和统治的残暴性,把广大人民推向痛苦的深渊。
[特别提醒] 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要运用辩证的观点,从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来全面分析,但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考查的角度一般是对改革的进步的理解与辨析方面。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结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及各项改革措施对当时埃及和以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如何认识阿里改革、扩张、失败之间的关系?
(1)随着阿里改革的逐渐推行,埃及国力日益增强,这促使阿里扩张的野心膨胀,对外发动了四次扩张战争。
(2)为应付旷日持久的扩张战争,阿里加紧了对国内人民的奴役和掠夺,连年战争耗费了埃及大量的资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 (3)对弱小民族的奴役,又激起了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
(4)对外扩张战争及帝国的建立与列强的殖民利益发生冲突,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并将埃及视若仇敌,于是极力破坏改革,造成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改变了埃及的历史,关于其影响,后人众说纷纭。夏明在搜索相关评论的时候,在论坛上看到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 改革“奠定了现代埃及国家的基础”。
观点二 改革“并未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国家”,相反“为外国资本家的剥削铺平了道路”。
[探究] 
你赞成哪种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无论赞成何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如赞成观点一,则要从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积极影响回答。如赞成观点二则要指出改革的局限性。
[答案] (两种观点任选一种,说明理由即可)(1)赞成观点一。理由:创办近代工厂,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进行军事改革,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各种人才。
(2)赞成观点二。理由: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解决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使近代经济发展缓慢;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国力衰弱;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兵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没有改变社会制度,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材料一 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实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因此马克思赞誉他为“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的人”。历史学家普遍认为,
“穆罕默德·阿里是19世纪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材料二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探究] 
(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穆罕默德·阿里在治国方面有什么有益思想值得今天借鉴?他的思想有什么局限?
[解析] 第(1)问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几个方面来回答改革的内容;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中“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现代化军队”等关键信息来进行分析说明。[答案] (1)穆罕默德·阿里在土地改革中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打击了宗教势力,废除了落后的包税制;在工业上大力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埃及的工业化;在政治体制上仿效欧美,为政治近代化奠定基础;在文化方面建立新式学校,派青年学生出国,推动了埃及教育近代化;在军事方面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有利于军事的近代化。
(2)主动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实现民族独立的前提是建立强大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现代化工业。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实现国家强大和独立的根本在于革除落后的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