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
(测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了无数艰苦奋斗的创业者,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其中,属于科学家的有( )
①雷锋
②王进喜
③邓稼先
④焦裕禄
⑤钱学森
⑥孔繁森
⑦屠呦呦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③⑤⑦ D.④⑤⑦
2.1949年,全国高校学生总数11.65万人,其中工科生3.03万人,占总学生数的25.9%。1951年,国家提出工科类高等院校调整方案。1952年后,全国高校学生总数19.11万人,其中工科生的数量6.67万人,位列各科学生数第一,占比34.8%。材料反映的这一调整方案( )
A.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B.与“双百方针”的实行有关
C.标志着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D.导致高校文理科发展不平衡
3.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其中③到④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建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4.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所针对的领域是( )
A.科学文化 B.国防科技 C.民族宗教 D.经济建设
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其中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袁隆平
6.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屠呦呦在演讲时也曾提到,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成功提取药物 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发现的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药物是( )
A.青霉素 B.青蒿素 C.维生素 D.胰岛素
7.对改革开放前大家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B.青少年喜欢穿绿色军装
C.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8.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明了各种票证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9.电影《你好,李焕英》成为2021年春节档票房冠军。刚中1981年的李焕英为了购买电视出尽奇招,台电视全厂使用;现如今的电视手机下单即可送货上门,却往往沦为了年轻人玩手机的背景音乐。电视在中国家庭的地位变化反映出了( )
①“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②我国科技和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③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0.结合下图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 )
A.举重成为优势体育项目 B.全民健身运动渐趋推广
C.女子运动员成为主力军 D.竞技体育取得飞速发展
11.863计划是我国在高科技发展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863计划”这一名称的由来是( )
A.计划中包括863个项目
B.有863位科学家参与了这项计划
C.计划涉及8个科技领域
D.计划的提出和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
12.如下图是我国2017年和2020年发展教育等民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柱状图。它反映了我国( )
①教育等民生保障逐步提高
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得到解决
④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
A. 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 近代的科技和文化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14.当前由于岗位较少,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下列关于我国就业制度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
②“铁饭碗”逐渐被打破,是社会就业制度的倒退。
③促使人们不断地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
④促使大学生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真正转变就业观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
A. 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 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 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 科技水平的变化
16.1978年到201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8倍,贫困人口减少了7.4亿,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就业人员翻了一番,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表明我国( )
A.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B.已彻底消灭贫困人口
C.社会保障制度完备 D.义务教育走在世界前列
17.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出现了小长假。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我国法制体系健全
B.我国脱贫任务完成
C.我国迈入了小康社会
D.我国政府注重民生,人民休闲需求增加
18.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 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D.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
19.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将在轨工作六个月。下列新中国取得的建设成就与之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
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籼型杂交水稻
20.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以24节气作为设计灵感,创意无限;近年来,很多博物馆用VR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利用最新的三维建模技术或3D自动成像系统对文物进行数字存档。这表明中国科技( )
A.水平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B.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发展
C.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进 D.进步得益于综合国力的增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围绕“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这一主题,河北某中学学生展开了探究。请你也来参与。(17分)
材料一:【走近人物—感受家国情怀】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
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
——屠呦呦
材料二:【聚焦现实—体会科技发展】
1956年中国组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3年中国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0年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
2018—202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材料三:【人生百态—感悟社会变迁】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年夜饭吃得“一清二白”,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莱肴也变得丰富多彩。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
(1)上述两位科学家有哪些科研成果?请各举一例。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共同精神品质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6分)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居民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时代中国发展之路”的认识。(3分)
22. 2016年10月,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这明确的向世界宣示,中国不仅要在经济上重返世界之巅,更要努力从科技上重返世界之巅。据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两航一潜”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海潜水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太空和远海、深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宇宙”。中国绝不能缺席“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材料三:这种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水稻。
(1)材料一提到“两弹一星”,其中“一星”具体指什么成就?该成就的取得有什么意义?(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两航一潜”的重要性。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这种杂交水稻”指什么水稻?它的培育者是谁?(4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中国要攀登世界之巅应在那些方面继续努力?(4分)
2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消除“无地”这一造成发展中国家农民贫困的最主要制度因素, 1950-195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9.8%。
——摘编自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
材料二:随着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经济社会结构相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地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消除贫困奠定了最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侯波《新中国70年扶贫减贫事业的历程与经验》
材料三:1978—1985年中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与贫困人口数变化表
时间 农村人均纯收入 农村贫困人口 农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1978 年 133.6 元 2.5亿人 30.7%
1985 年 397.6 元 1.25亿人 14.8%
——编自赵立雄《农村扶贫开发新探》等题31表
材料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造了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 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7年末的3046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2017年底的3.1%,年均脱贫人数1370万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 “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 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20日第9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无地”问题的解决措施,并简析该措施推行的历史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与“消除贫困”两者的关系。(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农村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时代背景。(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精准减贫”的意义。(3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于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可全部解决。但同时也使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节选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6分)
(2)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带来的挑战。(8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邓稼先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奠基者,被誉为“两弹元勋”。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C项正确;雷锋是解放军的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排除A项;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参加石油大会战,被誉为“铁人”,排除B项;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A
解析:亚历山大东征在战争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依据材料“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诞生。”可得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使希腊文明逐渐走向衰落,排除B项;材料说明的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不是促使东方文明迅速走向衰落以及致使东西方文化遭毁灭打击,排除C和D项。故选A项。
3.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示意可知图③到④期间对应的是1960-1965年,结合所学知识,1965年我国在科技领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以及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是在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A项。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A项正确;国防科技、民族宗教、经济建设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D项正确;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排除A项;焦裕禄是河南兰考县原县委书记,干部楷模,革命烈士,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排除B项;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B项正确;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7.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而且物资供应有限,并没有出现时装表演这种亮丽的风景线,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青少年喜欢穿绿色军装,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ABC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一中购买东西需要票证,到图二今日商品任意买,票证退出历史舞台,可知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关。建国后,由于物资缺乏,经济落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时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知这一“新时代”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项正确;三大改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时期属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排除B项;票证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上世纪80代初人们为了购买电视出尽奇招,一台电视全厂使用,而现如今的电视手机下单即可送货上门,但年轻人热衷于玩手机,由此可见电视在中国家庭地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科技和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②③正确;“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在1957年,时间不符合题意,①错误;题干的主旨是电视在中国家庭的地位的变化,没有展现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面貌,无从得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④错误。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数呈增长趋势,说明我国竞技体育取得飞速发展,D项正确;表格没有显示举重项目、全面健身、女子运动员的信息,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答案:D
解析:1986年3月,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挑战,邓小平同志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提出的“关于跟踪研究外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和朱光亚极力倡导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863计划”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计划的提出和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D项正确;ABC项不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答案:B
解析:根据我国2017年和2020年发展教育等民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柱状图可知,从2017年我国在教育经费、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领域财政支出为3.42万亿、2.46万亿、1.45万亿;2020年我国在教育经费、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领域财政支出为4.29万亿、3.39万亿、1.92万亿。我国的这些领域的财政支出不断增加,这说明教育等民生保障逐步提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得到解决,无法从图示中反映出来,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13.答案:B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就业制度改革,“铁饭碗”逐渐被打破,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自主择业逐渐成为就业的主要形式,这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提高适应就业变化的能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求大学士真正转变就业观念,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铁饭碗”逐渐被打破,有利于促进就业,提高劳动效率,是时代的进步,所以②错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5.答案:A
16.答案:A
解析:题干反映了978年到2017年,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就业人员显著增加,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反映了我国政府在国民收入、扶贫问题、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民生的关注,A正确;题干反映了贫困人口减少,但没有体现已经彻底消灭贫困人口,B排除;题干反映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但没有反映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十分完备,C排除;题干反映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但并没有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不足以得出义务教育走在世界前列,D排除。故选A。
17.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增加法定节假日总数可以让民众更好的休息,进而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拉动消费,因此国家比较重视传统节日,注重民生,以及人民休闲需求增加。D项正确;我国法制体系健全,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我国脱贫任务完成,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排除B项;我国迈入了小康社会,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废除了凭票证购买物品的制度,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成为餐桌上健康食品,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黄金周”旅游热,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所以ABC不对,故选D。
19.答案:B
解析:1970年4月,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的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与“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都属于航天领域。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以24节气作为设计灵感,创意无限;近年来,很多博物馆用VR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利用最新的三维建模技术或3D自动成像系统对文物进行数字存档”可知,中国科技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新的发展道路,B项正确;材料中没与涉及到与世界科技比较的问题,排除A项;本项与材料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科技进步得益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
21.答案:(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精神: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怕困难;等等。
(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国家之列;发展过程曲折。
(3)食材越来越丰富;吃法花样翻新;饮食消费更加便捷;海外食品增多。
(4)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解析:(1)根据所学可得出,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结合所学可得出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精神:根据所学可得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热爱祖国;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怕困难;等等。(2)根据“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得出独立自主研制;根据“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得出跻身世界先进国家之列;结合所学可得出发展过程曲折。(3)根据“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等渐渐丰富”可得出食材越来越丰富;根据“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得出吃法花样翻新;饮食消费更加便捷;海外食品增多等。(4)结合材料和所学,可从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等方面概括。
22.答案:(1)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使中国成为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华东军区海军
(3)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科技强军,保卫和平环境;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是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根据材料二“……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可得出“两航一潜”的重要性: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根据所学知识,华东军区海军是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3)根据材料三“这种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水稻。”结合所学知识,“这种杂交水稻”是指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袁隆平在1973年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4)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科技强军,保卫和平环境;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
23.答案:(1)措施: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影响: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获得土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缓解农民贫困问题);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关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为消除贫困奠定了最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新变化:农民收入增加:贫困人口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比例下降。
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意义:减少贫困人口: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方案。
24.答案:(1)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暴力问题;资源攫取;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
(2)科学理性地选择网络信息;增强信息辨别能力;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保护环境;合理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国际间合作。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材料一“但同时也使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和材料二“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可知,现代社会存在着网络安全问题,网络暴力问题,资源攫取,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气候问题等。(2)本题主要考查如何应对现代问题带来的挑战。根据材料“社会信息化”“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利弊,我们应该扬长避短。社会信息化能带给我们便利的生活,但也要科学理性地选择网络信息,增强信息辨别能力;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合理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人口素质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