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测基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测基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9 09: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测基础)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袍加身和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唐太宗 D.宋高宗
2.北宋时期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的官员是( )
A.转运使 B.通判 C.藩镇 D.宰相
3.陈尧咨状元及第,宋真宗因其善射,有意让他转为武职。陈母责备他说,他和父亲都以文章闻名朝野,现在为了高官厚禄转入行伍之间,于心何忍?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宋朝实行( )
A.重文轻武政策 B.文化开放政策 C.重武抑文政策 D.文化专制政策
4.有学者指出:“在宋神宗的强力支持下,王安石以经济为中心的变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王安石变法中经济领域的措施有( )
①保甲法 ②农田水利法 ③募役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北宋时期,中原汉族政权与辽、西夏的并立,是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西夏是哪个少数民族政权(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突厥
6.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有“战”也有“和”。“澶渊之盟”是指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7.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公元916年建立起庞大帝国,它的建立者是( )
A.元昊 B.耶律阿保机 C.阿骨打 D.铁木真
8.公元11世纪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于( )
A.兴庆府 B.上京临潢府 C.郾城 D.中都
9.“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最有可能说这句话的人是(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完颜阿骨打 D.铁木真
10.“怒发冲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满江红》慷慨激昂,振奋人心。岳飞抗击的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 )
A.匈奴 B.女真 C.契丹 D.蒙古
11.辽、宋、西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是( )
A.民族政权并立 B.诸侯争霸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繁荣与开放
12.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交子” B.开元通宝 C.刀币 D.五铢钱
13.《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出( )
A.商业突破时间上的限制 B.唐朝的商业贸易繁荣
C.“交子”等纸币的广泛使用 D.城市治安管理的加强
14.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有一组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的情景。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西游记》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窦娥冤》 D.路边摊点兜售火铳
15.下图所示史书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这部书中不可能出现的史实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岳飞抗金
16.某同学制作了资料卡片(如下图)。他学习的是( )
政权建立时间:1206年 首领:铁木真 事件:灭亡西夏、金
A.澶渊之盟 B.宋金对峙 C.蒙古崛起 D.元朝建立
17.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18.下图文物可用于研究( )
宣政院印
A.元朝平定西北边疆的叛乱 B.元朝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C.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D.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9.现如今俄乌冲突持续发酵,战火不断,各种先进武器大量使用,给两国乃至世界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宋元时期由阿拉伯人从我国传到欧洲并推动欧洲武器革新和社会变革的重大发明是( )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20.北宋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所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 赤壁怀古》节选
(1)根据图A和所学知识,就规模而言,北宋开封城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图A中阴影部分是城市的娱乐场所,它被称作什么 图B这种活动一般在什么地方举行 (5分)
(2)材料二词的作者是谁 这位作者的词有何特点 (4分)
(3)结合上述材料,简析市井文化多样化和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6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哪三大发明?(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苦边徼之事者,则置宣尉可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之。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1)材料一中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哪一机构?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哪一制度?(3分)
(2)阅读材料二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设立了什么行政机构来管辖台湾?在西藏地区设立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哪一机构直接统辖?(4分)
(3)通过上述材料,你对于国家领土主权有什么认识?(8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杂剧综合了“唱”“念”“做”等表现手法。它的剧本描写人物故事则主要通过歌唱和念白。一些优秀剧本的唱词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诗剧的色彩。念白部分由于受唐宋以来的戏剧传统的影响, 常有插科打诨,颇具幽默趣味。杂剧大多每本四折,演唱四套宫调不同的曲子。这四套由一个演员主唱,一些次要的角色偶尔也唱一两支小令,从来不唱整套曲子。
材料二 这官司眼见得不明不暗,那赃官害得我负屈含冤;倘若是我死后灵应不显,怎见得此时我怨气冲天,我不要半星红血红尘溅,将鲜血俱洒在白练之间;四下里望旗杆人人得见,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
——《窦娥冤》节选
(1)根据材料一,请对杂剧下一个定义。(不超过50字)(8分)
(2)材料二是谁的代表作品 该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陈尧咨状元及第。真宗因陈善射,有意让他转为武职,陈的母亲对陈责备,这反映出宋朝重文轻武传统。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A项正确;BCD不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
4.答案:D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后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C项正确;契丹建立了辽,排除A项;女真建立了金,排除B项;突厥政权在唐朝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A
解析:北宋初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府,历史上称为西夏,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是西夏的都城,排除。故选:A。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段话的人物是完颜阿骨打,女真族首领完颜阿古达领导抗辽战争,势力不断壮大。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C项正确;耶律阿保机是辽政权的创始人,排除A项;元昊是西夏政权的创始人,排除B项;铁木真即是成吉思汗,是蒙古政权的创始人,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金朝是女真族建立的,B项正确,排除A项;契丹建立辽,蒙古建立元,排除CD项。故选B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宋、夏、金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与北宋对峙的政权是辽、西夏;与南宋对峙的政权是金、西夏;因此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A项正确;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排除B项;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C项;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是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项正确;开元通宝是唐高祖为整治混乱的币制,是铜钱,排除B项;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铸币之一,排除C项;西汉铸造的“五铢钱”是铜钱,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可知,北宋茶坊营业很早,东京已经有了夜市,酒肆、瓦市不管风雨寒暑,昼夜营业,商业突破时间上的限制,A项正确;茶坊、酒肆、瓦市昼夜营业,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纸币的广泛使用,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城市治安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北宋”和所学知识,北宋时期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瓦子”中有专供演出的场所“勾栏”,而蹴鞠是当时流行的一项娱乐体育活动,A项正确;《西游记》是明朝吴承恩所著的神话小说,排除B项;《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所著的元曲作品,排除C项;火铳是元代出现的应用于军事的武器,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是五代之后的历史,不可能出现在《资治通鉴》中,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ABC项都是唐朝历史,属于《资治通鉴》中内容,不符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卡片中的“铁木真”“灭亡西夏、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蒙古的崛起,C项正确;澶渊之盟是宋真宗时,北宋与辽之间的盟约,排除A项;宋金对峙是南宋与金,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排除B项;元朝建立时在1271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中央设宣政院,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C符合题意;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置的管理新疆地区的,排除A;驻藏大臣是清朝设置的,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的,排除B;澎湖巡检司是元朝设置的管理台湾地区的机构,排除D。故选:C。
18.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文字“宣政院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因此图片所示内容能用来研究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D项正确;西北、海外贸易、人口流动都与宣政院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9.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法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B项正确;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排除AD项;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排除C。故选B项。
2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已经发明火药,唐朝未年已经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爆竹是用纸把火药卷起来,两头堵死,点燃引火线后能爆裂发声的东西,这是利用四大发明的火药的作用发明的科技。D项正确;爆竹所隐含的科技发明主要是火药,而造纸术不是最主要的,排除A项;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与“爆竹”关联不大,排除BC项。故选D项。
21.答案:(1)北宋开封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瓦子。勾栏。
(2)苏轼。苏轼的词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3)市井文化多样化的原因:城市繁荣,商贸发展;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政策;读书人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经济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完善以及印刷术的改进等。
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的都市生活和文化。
第(1)问根据问题可知要求回答的是“北宋开封”的特点,结合教材中的叙述有序作答即可;回答娱乐场所时要联系瓦子这一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然后针对图B的表演确定地方是勾栏;
第(2)问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结合苏轼的创作风格进行回答即可;
第(3)问要从经济、科举制度、市民阶层的扩大等方面综合归纳。
22.答案:(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图二:指南针;图三:火药
(2)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是我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代表了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毕昇发明的,图二、代表了我国古代的指南针,图三代表了我国古代的火药。
(2)根据材料二“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却变为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新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大发明预兆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创新。
(3)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科技发达,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成为国际强国,大力发展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等。
23.答案:(1)中书省,行省制度。
(2)澎湖巡检司,宣政院
(3)必须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统一。
解析:(1)根据材料一“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可知,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中书省;根据材料一“……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清以后继续沿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事务。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必须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和统一。
24.答案:(1)杂剧是一种盛行于元朝,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大多每本四折的一种综合性传统戏剧艺术形式。
(2)关汉卿。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揭露了社会黑暗,对遭受压迫的人民,特别是妇女寄予了同情,鞭挞了社会的黑暗势力。
解析:本题考查元杂剧的相关内容。
第(1)问考查的是历史基本概念,结合教材中的叙述和材料的表述进行总结;
第(2)问由《窦娥冤》可知其作者是关汉卿,结合作品内容和作者生活背景即可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