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 传统节日 优质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2 传统节日 优质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8 22: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传统节日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语言运用: 联系生活,选取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思维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各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审美创造:品味感受课文的三字经式的韵律美、节奏美。
【课前解析】
关注识字:本课15个会认字,可以利用形声字、熟字识记、生活识字、语境识字等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识记。
关注写字:本课要求会写9个字,书写时可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关注朗读: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富有节奏和韵律美,要注意停顿适当,对佳节名称可以适当重读,要正确把握不同节日的感情基调进行朗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关注理解运用:教学时要注重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利用联系生活、联系语境等方式帮助理解,帮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传统”,补充资料理解“乞巧” ,借助图片理解“祭扫”。
【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正确读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和相关习俗,并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传统节日有哪些,各有什么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3)
1.谈话: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生:喜欢)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图片,请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节日?
课件出示:
图1:吃汤圆。(元宵节,正月十五)
图2:包粽子。(端午节,五月初五)
图3:吃月饼。(中秋节,八月十五)
图4:牛郎织女相会。(乞巧节,七月初七)
3.小结:这些节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延续了几千年。
4.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确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
二、初读感知,集中识字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出示课件4)
(2)学生自读课文,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① 说一说,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出示课件5)
②交流不认识的生字,相机重点指导。
③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比赛读生字。
2.识记生字,交流方法。
(1)翘舌音的字:传、舟、赏。后鼻韵母的字:统、巷、堂、郎、饼、赏。(出示课件6)
(2)字理识字: 祭。(出示课件7)
(3)换一换:站—贴、常—赏 。(出示课件8)
(5)加一加:亻+专=传、纟+充=统。
(6)生活识字:南锣鼓巷、艾草。(出示课件9)
(7)语境识字:①统:统一 总统 统帅 ②乞:乞丐 乞讨 乞求(出示课件10)
3.认识多音字“重”。(出示课件11)
(1)我们的课文中还有多音字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chónɡ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读多音字“重”,并组词。
4.识字游戏(出示课件12)
刚刚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你们还认识吗?
5.整体感知(出示课件13)
刚刚同学们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吗?一起填一填吧。
本文按照( )顺序讲述了我国的七个传统节日:( )、( )、( )、
( )、( )、( )、( ),以及每个节日的习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汉字的习惯,不断引导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
三、精读课文,领悟感知
1.朗读1-3句,画出句中提到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出示课件14)
教师板书:节日名称、风俗习惯
2.春节:正月初一春节到了,人们喜欢做些什么呢?(贴窗花、放鞭炮)(出示课件15)
教师板书: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除了贴窗花、放鞭炮,春节还有哪些习俗?(贴春联、拜年、压岁钱)(出示课件16)
3.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人们喜欢做些什么呢?(吃元宵、看花灯)(出示课件17)
教师板书:元宵节 看花灯
观察下列两张图片,标出大街和小巷,说说巷和街有什么区别。(大街宽、小巷窄)(出示课件18)
看花灯的人挤满了大街小巷,除了“人如潮”,还可以怎么形容?
(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头攒动)(出示课件19)
除了看花灯,你家还会怎样过元宵节?(吃元宵、猜字谜、逛庙会)(出示课件20)
我们已经找出了两个节日,一起来读一读前两句吧,注意适当重读佳节的名称,语气要轻快,表达出欢乐的心情 。(出示课件21)
4.清明节:公历四月初清明节到了,人们会做什么呢?(出示课件22)
我们来了解一下清明节的习俗吧!(出示课件23)
教师板书:清明节 扫墓
想一想,清明节去扫墓的时候,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悲伤)
所以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声音要低沉,语气要沉重,读出缅怀之情。(师范读,生读)(出示课件24)
四、提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贴、街、舟、艾。(出示课件25)
(1)学生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指导书写。
①“贴”:贝字旁的撇要写长,最后一笔是点,要收在竖中线左侧,避让“占”。(出示课件26)
②“街”:左中右三个部分要写紧凑,注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出示课件27)
③“舟”的笔顺:撇、撇、横折钩、点、横、点。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横笔在横中线上,两点与横保持一样的距离,“舟”字字形偏窄长。(出示课件28)
④“艾”:草字头横平且长,撇、捺要写得舒展。(出示课件29)
(3)学生描红书空,集体点评,生生评价,再修正练写。
【设计意图】练习写字是对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需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从会到熟,必须经过反复的书写训练。
四、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0、31)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敬、转”等5个字,正确读写“节日、春节”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了解不同节日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进入新课。(出示课件32)
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的1-3句,了解了哪几个传统节日?
课件出示: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二、了解节日,深入学习
朗读4-8句,画出句中提到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出示课件33)
1.初识“端午”,了解习俗。(出示课件34)
(1)我们以前学习过《端午粽》这篇课文,知道了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
(2)读课文,想一想:人们会怎样过端午节呢?
课件出示:
过端午,赛龙舟,粽香艾香满堂飘。
(3)同桌之间练读,结合自己的见闻说一说对端午节的印象。(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草)
教师板书: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叶
(4)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和插艾草,你还知道哪些端午习俗?(饮雄黄酒、佩香囊、画额)(出示课件35)
(5)指名读,同桌互读、评价,读出对端午节的喜爱。语调要上扬、欢快。
(6)你知道端午节的哪些习俗与屈原有关?哪些与驱邪避瘟有关吗?(出示课件36)
①与屈原有关:包粽子、划龙舟
②与驱邪避瘟有关:饮雄黄酒、佩香囊、画额、插艾草
2.七夕有哪些习俗和传说呢?(出示课件37)
(1)播放牛郎织女的故事。(出示课件38)
(2)介绍乞巧习俗。(出示课件39)
教师板书:七夕节 乞巧
(3)知识拓展:观看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猜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吗?
牛郎织女会鹊桥。(出示课件40)
郎:对某人的称呼 例如:货郎、读书郎、卖油郎
3.中秋节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传统习俗呢?(八月十五,吃月饼)(出示课件41)
教师板书: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
(1)我国的月饼多种多样,你都吃过哪些不同类型的月饼?(出示课件42)
(蛋黄月饼、五仁月饼、梅干月饼、冰糖月饼、豆沙月饼、枣泥月饼、云腿月饼、莲蓉月饼)
(2)指导朗读:中秋节圆圆的月亮当空照,一家人赏月吃月饼,多美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注意要重读佳节名称,声音要欢快,读出全家团聚的喜悦之情 。(出示课件43)
4.重阳节有什么传统习俗呢?你还知道哪些?(饮菊花酒、插茱萸)(出示课件44)
教师板书: 重阳节 敬老 赏菊 登高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出示课件45)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重读佳节名称,声音要欢快,传递出期盼全家团聚的急切和喜悦之情。(出示课件46)
6.巩固练习(出示课件47)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7.教师引导:我过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出示课件48)
预设:蒙古族那达慕、藏族的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
三、指导写字,拓展延伸
1.学习“敬、转、团、热、闹”。(出示课件49)
(1)交流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2)学生交流,教师范写并提醒关键笔画。
①“敬”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右边首笔撇的收笔,末笔捺的起笔在田字格的中心,末笔捺写舒展。(出示课件50)
②“团”是全包围结构,最后一笔封口。先外后内最后封口。“口”左右两边的竖画平行,“才”的竖钩压竖中线。(出示课件51)
③“转”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横、横、竖折撇、点。“专”字第三笔是一笔写成。(出示课件52)
④“热”是上下结构,上部要写得左窄右宽,“丸”的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与上部同宽。(出示课件53)
⑤“闹”是半包围结构,“市”的点、竖均落笔在竖中线上。(出示课件54)
(3)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师生评议,再次书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落实写字教学的目标。练习写字是对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需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从会到熟,必须经过反复的书写训练。
四、课文小结(出示课件55)
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56)
六、拓展延伸(出示课件57)
拓展阅读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两首古诗:《元日》《清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从春节入手,掌握学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理解其他六个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教学时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
1.关注学生,重视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关注课堂,重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等方式汇报七个节日。
3.关注拓展,课内延伸到课外。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在课堂上播放 相关传统节日的习俗图片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