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素材+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1 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课件(共26张PPT)+素材+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11:13:41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8.1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
新知导入
如果我们站在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上不再蹬地,而是让车滑行,滑板 车最终会停下来。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这类现象。
新知导入
物体为什么停不下来呢
新知讲解
一、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如 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 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 销,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伽利 略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 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 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下面我们 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新知讲解
1、实验目的: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2、实验设计思路: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没有摩擦力时(及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理想实验法
(一)设计实验:
新知讲解
控制变量法
2、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1、同一小车
3.同一斜面
使小车到水平面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3、需要控制的变量:相同的小车、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
4、不同条件:表面不同即小车受到的阻力不同
5、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
新知讲解
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
同一小车从静止下滑
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相同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小结:
新知讲解
(二)实验步骤
1、让小车从斜面某一高度运动到毛巾毛巾铺垫的水平面上,观察它运动的距离。
2、让小车从斜面某一高度运动到毛巾棉布铺垫的水平面上,观察它运动的距离。
3、让小车从斜面某一高度运动到毛巾木板铺垫的水平面上,观察它运动的距离。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表面情况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 最大 最近
棉布 较大 较近
木板 较小 较远
(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现象: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最近,木板表面运动的最远。
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推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到推论:一切运动着的物体在没有受到阻力作用的时候,它的速度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
新知讲解
300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新知讲解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定律解释
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一直、不变。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必有其一,不同时存在。
新知讲解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 来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这一定律。但是,从该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因此, 牛顿第一定律已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课堂练习
1、(2022江苏泰州)如图所示,虚线是小华抛出的皮球落地后又弹起的运动轨迹,当皮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若它所受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皮球将(  )
保持静止
B. 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课堂练习
2、(2022广西北部湾) 2022年2月,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顽强拼搏,勇夺冠军。图是女足队员正在比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脚对球施加力的同时球也对脚施加力的作用
B. 脚将球踢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D. 向前运动的足球,若受到的力都消失,它将静止
D
课堂练习
3、(2022湖北武汉)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两次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__________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________,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_________,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两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
都会静止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
运动状态
越小
顶端由静止
为零
课堂练习
4、(2022年四川省遂宁)一根绳子系着一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请你作出小球摆动到右边最高点时,小球所受绳子拉力F与重力G的示意图。
课堂练习
5、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进行撑杆跳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撑杆发生了塑性形变
B.在撑杆形变最大的时候,运动员的弹性势能最大
C.撑杆对运动员也施加了力,改变了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D.脱离撑杆后,人在上升跃向横杆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人将处于静止状态
C
课堂练习
6、下列情况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汽车匀速直线行驶
B.匀速竖直下降的跳伞运动员
C.停在车站内的火车
D.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D
课堂练习
7.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在实验加推理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如图所示的小球从A点沿光滑圆弧轨道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____路线继续运动(选填“a”“b”“c”或“d”)。
b
不能
课堂总结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大。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板书设计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推理
作业布置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1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1、(2022广西贺州) 正在冰面上滑动的冰壶,如果冰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改变原来运动的方向
C. 做加速运动 D. 立即停下来
2.2022年2月9日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逆转韩国,十六年后重新夺得亚洲杯冠军,女足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如图所示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踢足球时,脚对球有作用力,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
C.不计空气阻力,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正在运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将发生的现象(  )
A.足球会立即停下来 B.足球将慢慢停下来
C.足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如图所示是炮弹的运行轨迹,当其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外力突然消失,则炮弹将(  )
A.处于静止状态 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C.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按原来的轨迹运动
6.在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图所示是冠军获得者苏翊鸣比赛中的英姿,他在空中下落过程中,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他将会(  )
A.静止 B.下落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无法判断
7.下列情景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B.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
C. 匀速转弯的汽车
D. 斜直线方向匀速运动的货物
8.2022年3月28日在亚洲杯女足决赛中,中国姑娘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顽强拼搏,最终实现了史诗般的逆转,赢得冠军。如题图所示是中国队员“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足球被头部顶的位置会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滚动的足球会在草坪上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    力的作用(选填“受到”或“不受”)。
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如图所示,他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问: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    ;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    越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将    ;
(3)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计小车从斜面    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    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时,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推埋:如果运动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它将做    。
11、(2022贵州黔东南)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自由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大 较大 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 18.30 26.83
(1)每次实验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自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判断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法;
(2)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后,停下来的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写在上面表中相应空格处__________;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__。
答 案
1、A
2、C
3、A
4、C
5、B
6、C
7、D
8、运动状态;形状;受到
9、(1)速度
(2)阻力;做匀速直线运动
(3)改变
10、(1)同一;初速度
(2)毛巾
(3)小;慢;匀速直线运动
11、 (1)相等 转换 (2) 32.50 (3)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