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 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9 15:20: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2张PPT)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9.古诗三首
屠苏 惊魂 酒旗
牧童 兄弟 加倍
自学提示:
1.自读词语,有不会的请教同桌。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先左后右。
3.完成的同学坐好示意。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三首诗分别写了哪个传统节日?
借助注释
释诗题
《元日》
农历的正月初一,古时又称元旦、新年,今叫春节,而把公历的新年称为元旦。
释诗题
王安石,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给后人留下1540多首诗歌、800多篇散文的丰富文化遗产。《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
知诗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古诗的前两句。
一年已尽
逝去
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
明诗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事物?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明诗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的欢快、热闹场面。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场面?
明诗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形容太阳刚升出来的景象。
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接下来诗人又描写了什么?
用桃木制成,上面刻有神像,据说挂在门上可以求福避祸,是春联的前身。
明诗意
这首诗写了春节时的哪些情景?
明诗意
放鞭炮
喝屠苏酒
贴新对联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悟诗情
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读前两句诗——
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女生读后两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悟诗情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齐读全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释诗题
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
山东:华山以东
知诗人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佛”。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在离开家乡和亲人四年,恰逢重阳节看到处处洋溢着欢乐有感而作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明诗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读了这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你有什么感受?
一个“独”字和两个“异”字更加形象贴切地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孤独寂寞的感受。
“倍”字写出了思念之深、思念之重,是连接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
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明诗意
在遥远的地方想到
登高的时候

缺少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想念家乡渴望亲人团聚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诗意
悟诗情
当诗人身边的人成群结队出去看热闹的时候,而他却在——(男生读前两句诗)
当诗人看到有人约了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的时候,而他却——(女生读前两句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悟诗情
诗人独自在外,多么孤独,多么寂寞,适逢重阳节,想象着——(齐读后两句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独自在外,多么孤独,多么寂寞,适逢重阳节,想象着——(齐读全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诗题,知诗人;
读诗句,明诗意;
诵诗情,悟诗境。
学诗方法
借助刚刚学诗的方法,小组自学《清明》。
要求:1.齐解诗题。
2.每人明一句诗意。
3.集体感悟诗情。朗读。
《清明》
释诗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这首诗写的什么节日?你还知道这个节日的什么习俗?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知诗人
行人:指行旅在外的人。
欲:几乎要,简直要。
断魂:比喻感伤愁苦之深,好像神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酒家:酒店。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明诗意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什么意思呢?
清明时节的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路上的行人满怀悲愁和伤感。
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
明诗意
这两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向人打听哪里有酒楼,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明诗意
欲断魂
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重要节日,照例应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而此时却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难受,偏偏又淋雨,衣衫全被打湿。这真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此刻诗人自然想在附近找个酒家,歇歇脚,避避雨,饮点酒,祛祛寒,也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所以——(齐读后两句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知道家乡的亲人都登高远眺,到处插着茱萸,只少了我一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忆思亲。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做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我问你答
我问你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拓展阅读
课后:
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它的习俗,进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