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 (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件 (共6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8 23: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课前回顾
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意义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①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使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11课 为实现 而努力奋斗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3—54第一、二段内容,找出下面问题答案并勾划在课本上:
1.中国梦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谁提出的?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我们将用什么途径去实现中国梦呢?
4.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实现途径:
1.提出:
2.基本内涵: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4.蓝图目标:
3.实现途径:
⑵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2.基本内涵: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4.蓝图目标:
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个一百年”: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2.基本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完成了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换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对中国梦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2.基本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梦
国家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国家强大,中国人在世界上就有价值、有地位、有精神、有尊严。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2.基本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民族振兴梦
“民族复兴”和“民族振兴”,就是不允许任何其他民族对华人进行歧视,更不允许欺凌蹂躏。华人会活得更有尊严,受到公平的待遇。国家或民族的地位及人民的尊严屹立于世界之巅。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2.基本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人民幸福梦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的依靠在人民,发展也在人民,而个人之梦也只有寄托于国家之梦、民族之梦,梦想才能成真。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2.基本内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实现途径: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想一想
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史 事 结 果
“走西方的路”
“走自己的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都没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取得革命的胜利
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走自己的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历史经验证明是合乎发展规律的。因此,只有坚持中国道路,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中国梦。
3.实现途径: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2.基本内涵: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
为了实现中国梦,党中央制定了什么奋斗目标

想一想
3.实现途径:
⑵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2.基本内涵: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4.蓝图目标:
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个一百年”: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它与中国梦一起,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 。
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见课本P54—55)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4第二段、P55内容,找出下面问题答案并勾划在课本上:
1.“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什么?
2.请描绘一下全面小康图景。
3.党中央是怎么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
4.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5.党中央是怎样进行全面从严治党的?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
2012年11月
2013年11月
2014年10月
2014年12月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决定实施: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请描绘一下全面小康图景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的权力;
4.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
5.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家层面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请描绘一下全面小康图景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生活环境 ……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普通老百姓层面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1亿3千多万;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5亿人,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棚户区住房改造2600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1700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棚户区居民迁入新居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⑵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目标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中央是怎么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⑵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目标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⑵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目标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⑶全面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进依法治国呢

仅2014年有12起冤假错案得到纠正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⑵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目标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⑶全面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⑷全面从严治党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目的任务,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中央是怎样进行全面从严治党的

相关史实: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2013—2014年,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范围内展开,有力整治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
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⑵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目标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⑶全面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⑷全面从严治党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目的任务,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历史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5第三段、P56第一段内容,找出下面问题答案并勾划在课本上:
1.党中央在什么时候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3.新发展理念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
4.实施新发展理念的意义是什么?
三.新发展理念:
三.新发展理念:
党中央在什么时候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的内容是什么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6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同时,创新发展居于首要位置,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协调发展,就是要“补短板”,注重解决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开放发展,就是要在“引进来”“走出去”上双向发力,注重解决好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是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注重的是更高质量、更高效益
注重的是更加均衡、更加全面
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和谐
注重的是更加优化、更加融入
注重的是更加公平、更加正义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3.目标: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着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新发展理念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3.目标: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着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3.目标: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着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4.意义:
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实施新发展理念的意义是什么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000—2016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模及环比增长率
2016主要经济体GDP占世界份额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⑴内: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
①新常态: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如同一个人,10岁至18岁期间个子猛长,18岁之后长个子的速度就慢下来了。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
——习近平2016年5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⑴内: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
①新常态: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②具体措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⑵外:构建外放型经济体制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⑴内: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
①新常态: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②具体措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⑵外:构建外放型经济体制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成立宗旨是为了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2018年5月,亚投行成员总数扩围至86个。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⑴内: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
①新常态: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②具体措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⑵外:构建外放型经济体制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出席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⑴内: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
①新常态: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②具体措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⑵外:构建外放型经济体制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⑴内: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
①新常态: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②具体措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⑵外:构建外放型经济体制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⑶结果和意义:使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
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宏伟蓝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综合国力持续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学生笔记)
3.实现途径:
⑵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提出:
2.基本内涵:
一.中国梦宏伟蓝图:(见课本P53—54.)
4.蓝图目标:
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两个一百年”: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见课本P54—55)
2.决定实施:
⑵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目标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⑶全面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⑷全面从严治党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目的任务,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具体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历史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新发展理念:
1.提出: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3.目标:
2.内容: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着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4.意义:
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新举措
⑴内:构建经济发展新常态
①新常态: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②具体措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⑵外:构建外放型经济体制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⑶结果和意义:使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
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练一练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 ( )
A.四个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四项基本原则
2.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其基本内涵是: ( )
①国家富强 ②科技领先 ③民族振兴 ④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B
C
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 (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D.改革开放100年时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不包括的是: (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6.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
A.和平发展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A
D
C
7.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__________五大发展理念。
横线处应填: (   )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新、和谐、绿色、开放、民主
C.自由、民主、共享、创新、开放 D.自由、民主、绿色、开放、协调
8.观察下图,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为保障我国经济
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
A.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
B.优化产业结构
C.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D.进一步推动包产到户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