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历史史实:掌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评价)及科举取士制度(影响)的开创等基本史实。
历史观:通过学习,分析理解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时光的车轮将中国历史载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隋朝是怎样建立的?隋朝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在中国历史上延续约1300多年的科举制是如何确立的?
封建社会
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
分裂与民族大融合时期
战国、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朝强大国力的象征——含嘉仓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 ,现已探出粮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深12米左右,最小的窖,窖口也有8米左右,深6米左右。该仓建于隋朝。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隋朝的统一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朝的统一
隋文帝像
隋朝的统一
1.时间:
2.人物:
3.都城:
4.意义:
1.时间:
2.人物:
3.都城:
4.意义:
581(建立)
杨坚(隋文帝)
长安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
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
展大趋势。
隋朝的建立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页
第一段回答问题(注意标划)
589年统一全国
577年
北周灭北齐
589年
隋灭陈
统一全国
581年
杨坚建立隋朝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迫切要求统一;从社会矛盾看,北方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缓和并趋于消失;从南北方经济状况看,北周、隋以及北周之前各朝均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江南也因为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等因素,经济得到开发。
材料二 隋文帝即位后,“勤劳思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加强军队建设,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
材料三 南陈皇帝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荒废朝政。他喜爱诗文,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骚客,君臣酣歌,连夕达旦,并以此为常,所有军国政事,皆置不理。
史料
通过材料分析: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研读材料】
1.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2.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经济的发展。
3. 隋朝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准备充分。
4.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隋朝统一后的巩固措施?
政治上:
经济上:量衡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三省六部制
阅读以下表格,分析隋朝采取措施带来的的效果?
粮仓丰实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含嘉仓(遗址)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被誉为天下第一仓。
(2014年申遗成功)
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繁荣
强盛
隋炀帝像
隋朝大运河
意义
积极意义:运河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还促进了两岸城市的发展,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但当时为了开凿大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剧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诱发了隋朝后期发规模的农民起义。
科举殿试图
隋朝科举制度
隋朝科举制度
进士科考试主要是三场,其后各代基本沿用下来。
第一场是贴经,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填空。主考官从诸子经书中选取一行,然后把其中的三个字贴盖住,让考生读出被贴的字是哪几个,其用意不过是考考生的背功,测试一下考生对经书的熟练程度。
第二场考诗赋,每个考生作诗一首、赋一首,这一场极为重要。(唐诗)
第三 场考试策,就时务出个题目,让考生回答自己的见解。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对治国方略的独到见解,以为国家选择治国平天下的英才。这三场考试都实行淘汰制,每场皆定去留。只要一场考不好,状元梦随之破灭。
隋朝科举制度
【小组讨论】
根据预习所学,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隋朝科举制度
1、科举制产生前的如何从地方选官的?这种选官方式有哪些弊端?
(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隋朝科举制度
2、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科举制创立前,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 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知识小结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4页“隋朝的灭亡”一目,找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和暴政主要表现。
根本: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直接: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隋炀帝在位14年
3征高丽,征兵百万;
3次南巡,搜刮珍宝无数;
持续6年,建东都,开运河;
用人近千万,死伤无数
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小组合作探究:
隋朝,因隋文帝而勃兴,因隋炀帝而速亡,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②必须正确使用民力,才会效力。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课后活动
想一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同时,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课后活动
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速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 因。
See you next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