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 9 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历史渊源,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科学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人文主义——
信仰自由——
科学探究——
理性主义——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地处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抓住了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海外贸易迅速扩大,国内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英国贵族不顾农民反对,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业,因而被称为新贵族。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材料二:国王常因为增加新税与议会发生争论,当矛盾无法调和时,查理一世在1629年解散议会长达11年。国王和议会的矛盾已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世界通史
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1640
1653
1649
1659
1660
1688
1689
1701
(2)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爆发革命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共和国
军事独裁
君主立宪制
《王位继承法》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
克伦威尔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
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这就把近100年来困扰英国不休的主权问题解决了: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扩大了议会权力,限制了王权,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否定了君权神授;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禁止北美人民制造任何纺织品,不允许把当地生的毛皮制成帽子, 必须先把毛皮出售给英国,在英国制成帽子后再运销到北美。所有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法》
材料二: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予人的权利。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是侵犯了人民的自然权利。 ——杰斐逊《英属美洲权利综论》
②政治因素:英国的限制和剥削
①经济根源: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到18世纪中叶,在北美英属殖民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民族——美利坚民族。随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自决也日益增长
——吴于廑主编《世界近代史 上编》
③思想文化:启蒙思想的影响
2、美国独立战争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④社会观念: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
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③1781年
②1776.7.4
①1775.4
④1783年
打败英军投降
莱克星顿枪声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一场民族独立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3)性质:
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③启蒙思想的影响
法国为了对付英国,考虑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如果法国国王在美国的行动(指支持美国并参战)是正确的,那么,他在国内的做法就完全是错误的;而如果美国的行动是正当的,其理由很充分,那么,这个理由在法国要充分一百倍。
——杨 光《“好心”改革引发大革命》历史新说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人权宣言》
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爆发
颁布宪法,确立新制度框架
拿破仑政变军事独裁
1789年
7月14日
1791年
1799年
1815年
8月
拿破仑帝国覆灭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革命原则。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概念:
1、资本主义制度
(2)确立条件
②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①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基础的逐渐形成
③以法律的形式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府政策、雇佣劳动制度、生产组织、分配制度、金融体系……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君主立宪制:又称“有限君主制”,以世袭君主( 国主、皇帝等) 为国家元首, 但其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的政权纽织形式。
共和制:即“共和政体”,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2、君主立宪制——英国
(1)确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3.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立法权
征税权
司法权
军事权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该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言论自由权
集会权
《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选举权
2、君主立宪制——英国
(1)确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完善
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君主立宪制——英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
对议会负责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集体负责
形式任命
监督内阁
国王
议会
内阁
(2)完善
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3)基本特点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是国家象征。
②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最高立法权。
③内阁是最高行政机构,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控制,首脑是首相。
责任内阁制是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君主立宪制——英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②三权分立原则
①联邦制
联邦政府
总统
行政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国会
立法权
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
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1)美国1787年宪法
各州
2、共和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行政权:总统
司法权:
联邦法院
总统可否决国会的立法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
最高法院可宣布国会立法违宪
国会可以2/3多数“再否决”
通过法律,弹劾总统
总统任命联邦大法官
总统任命的联邦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
立法权:国会
(参议院.众议院)
(终身)
白宫
选举任期
任命
终身
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
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2)法国: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3、两党制或多党制
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本质)
(1)美国1787年宪法
2、共和制
③性质:
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④局限:
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色彩
承认奴隶制的存在
材料一:18世纪俄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继续发展。但这时……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背景
1、俄国改革
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农奴反抗农奴制的暴动不断增多,1826-1861年共发生1186次。……这些暴动反映了俄国人民群众对农奴制的极端痛恨,反映出农民要以革命手段自下而上消灭农奴制的愿望。
材料三:(克里木)战争爆发后,俄军竟找不到一张克里木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由于交通落后,从俄国中部调兵至克里木所时间甚至超过英、法从国内调兵所时间;面对装备来复枪、铁甲蒸规的英、法军队,俄军只能以滑膛和机船应付。——以上材料均节选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内忧
外患
资本主义的发展
战争激化阶级矛盾
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
①废除农奴制
②其他改革
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刺激工业发展的措施
(2)内容
(3)评价
①意义: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性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亚历山大二世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俄国改革
1861年
内战爆发
1862年5月
《宅地法》
1862年9月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5年结束
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3)评价
①意义: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②局限:黑人仍备受歧视。
用武力的方式确立了民主制、自由雇佣劳动制及联邦不容分裂这三条美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新原则
2、美国内战
(2)过程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经济的发展,南北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奴隶制存废等问题上矛盾重重
(1)背景: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言》
小邦林立的意大利
①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
统 一
民 主 化
3、意大利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②1870年,意大利实现了国家统一
①普鲁士起用俾斯麦,决心武力统一德意志。
俾斯麦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
普 鲁 士
德意志帝国
4、德意志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②王朝战争: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③成立帝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②1868年倒幕运动成功
5、日本明治维新
(2)内容:
①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③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3)影响:
①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法国
大革命
英国
责任内阁制
法国
宪法
德意志宪法
美国
内战结束
英国
光荣革命
美国
联邦宪法
日本
明治维新
意大利
统一
俄国
农奴制改革
1861
1865
1868
1870
1871
19 世 纪 —— 扩 展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
1789
18世纪中叶
1688
1787
17—18 世 纪 ——革 命 与 确 立
1689
英国
《权利法案》
1875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课堂总结】
沙皇专制
法律至上
启蒙实践
不断扩展
不断完善
大势趋变
变而不同
殊途同归
民主化 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