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停顿准确的朗读古诗;
2、扫清字词障碍,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3、充分感受作者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动人友情,结合生活实际,感受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母校的伤感与未来更加美好的希望。
二、教学重点
1、准确、流利、停顿准确的朗读古诗;
2、扫清字词障碍,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3、充分感受作者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动人友情。
三、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感受高年级学生即将告别母校的伤感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景。
四、教学过程
(一)朗诵导入,感受诗境
1、教师配乐朗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师:听,这首古琴曲,名叫《阳关三叠》,在唐代广为流传。曲中的惜别之情,拨动人心,流传千古。这首曲子正是由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
(二)诗歌背景,渐入诗境
师:王维,字摩颉。出生于当时的名门望族:河东王氏。他年少时就写得一首好诗,精通书画,擅长音律。有一天,王维的朋友元家行二——元二奉命要出使边疆,王维难掩心中伤感,提笔写下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三)诗句解析,明朗诗境
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好友就要离别,王维本该在繁华的长安城中设宴为好友践行,可此时的他,不舍友人,一送再送,从长安送到渭城,足见其情深义厚。“渭城”位于长安西北,唐朝时从长安往西去的人多在此送别。“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好友即将踏上路途,清晨下起的蒙蒙细雨,让平日尘土飞扬的大道,因雨水的浸润变得平实好走。
这里的“浥”,是一个形声字,左边三点水是形旁,右边是声旁读“邑”,是湿润沾湿的意思。这恰到好处的一场雨就像是王维在送别好友时的特意安排,于是他望着远处洁净如新的大道,心里不禁感慨:元兄,看哪,朝雨已为你洗净前路的坎坷,你定当会有个光明坦荡的未来。
与好友的告别正是盛春之际,如此繁盛的春景在王维的眼中独留“青青柳色”吗?不是的,事实上,此时的王维并不是真正在描绘他眼前的春景。“柳”同“留”,以柳寄留,就有了挽留与离别之意,古时候,若是亲友分离,便要折柳相送,以寄不舍与牵挂。正如大诗人李白所说“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代表了王维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送别,向来是柳永所说的“多情自古伤离别”亦或是张鸣善所写“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但王维的一个“轻”字,一个“新”字,一改离别之愁苦,冲淡了前路的未知与迷茫,别出新意,只留告别时对好友未来的期许之美,祝福之美,让一场春雨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憧憬,离别霎时也变得轻松了起来。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举起一杯酒:朋友啊,就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位老朋友与你相伴了。临别之际“借酒浇愁愁更愁”,王维却请友人一杯又一杯饮下杯中酒,这到底是一杯杯怎样的酒?
好友一旦离开渭城,就将在动荡中的时局中远赴三千多里,前往安西,这一路黄沙漫天,荒凉寥落,孤身一人的好友不知何日何时才能到达,王维怎会舍得让好友经历这个中心酸?所以,这是一杯不舍的酒。
元二若想到达安西,必先度过阳关。可阳关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一夫当关,万人莫开”的险要地势与玉门关南北呼应,属兵家必争之地,向来烽烟战事,从未停息,可谓危险重重,性命堪忧。如此境况,好友却必须离开,王维怎能不担忧?这是一杯担忧的酒。
此时的王维已过半百,身居长安,好友戍边,烽火战乱,路途遥远,也许他们这一生都不会再见。此时,应是一杯遗憾的酒。
即便不舍担忧遗憾,可王维又能做些什么呢?元二一腔热血接受出使西域的军令,甘愿舍身报国而戍守边关,这是多么壮烈的爱国情怀啊。所以王维只好将离别时的不舍与担忧化作一杯又一杯好酒,让祝福顺着酒水浸润好友的心灵,伴他度过以后旅程中的孤独,生活中的艰辛。原来这还是一杯充满祝愿的酒。
同学们,让我们举起这杯酒,把这份情融在诗句里诵出来吧!(生读诗句)看哪,元二就要启程了,此时的我们都是在柳树下目送好友离去的王维,让我们将一切的不舍与担忧、所有的祝愿与期盼通通化入朗读,再送元二一程:学生朗诵《送元二使安西》。
(四)联系生活,融入诗境
此次一别,或许会再见,或许是绝别。但无论如何,王维与好友的深情厚谊足以令人感动。亲爱的孩子们,毕业季悄然而至,你们即将告别母校,与身边的老师、好友告别,临别之际不管你会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担忧,还是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不舍,或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开阔,都满是深情啊。孩子们,你们也可以写下一首送别诗赠与你的友人,企盼他们灿烂光明的未来。
亲爱的孩子们,祝愿你们前程似锦,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