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二)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30分)
1.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用同样的力分别击打大音叉和小音叉, 发出的声音高, 发出的声音低。
2.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它和物体 有关。
3. 将声波转化成振动的结构是耳中的 , 能够将振动转化成神经信号。
4. 人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
5. 食物中的营养主要是在 里被吸收的。
6.一个物体(如音叉、钢尺等)在力的作用下,沿着某一路径做 ,这种运动被称为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7. 吸气,是含有 的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
的过程,此时胸腔 ,腹部 。
二、火眼金睛判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16分)
1. 下雨声属于人类生活发出的声音。 ( )
2. 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 )
3. 气体在鼻腔中完成交换。 ( )
4. 运动后,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及所花的时
间,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学少。 ( )
5. 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 ( )
6. 材料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是相同的。 ( )
7. 在记录一天的食物时,炒三丝要记录为一种食物。 ( )
8. 鱼肉是很有营养的,它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 ( )
三、正确答案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 用手抓住击打过的音叉后,音叉( )。
A. 继续发出声音 B. 停止发音 C. 声音变弱
2. 电视机的声音太轻了,我用遥控器把声音调高了一些。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机的( )。
A. 声音强弱发生了变化 B. 声音高低发生了变化
C. 声音音色发生了变化
3. 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这是因为( )。
A. 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B. 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C. 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途径
4. 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 )。
A. 牙齿 B. 唾液 C. 舌 头
5.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 受到力 B. 断裂 C. 振动
6. 下列关于声音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长短相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B. 粗细相同,短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C. 同一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7. 关于人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两只耳能听声音, 一只耳也能听声音所以一只耳和两只耳效果差不多
B. 用两只耳朵听声音,能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
C. 用一只耳朵听声音,能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
8. ( )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气体。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四、科学探究。(10分)
1. 如右图,轩轩在一个塑料袋里装上水、小块的馒头和
煮熟的青菜,然后反复揉挤这个袋子,里面的食物会变
成 (填“糊状”或“颗粒状”)。这个袋子像
我们消化器官中的 ,我们人体主要吸收营养
的器官是 (后两空填“小肠”“大肠”或“胃”)。
2. 阳阳和飞飞研究了“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一课后,阳阳说:“食物在身体里依次经过了口腔、食道、胃、大肠和小肠。”飞飞说:“食物在身体里依次经过了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他们谁说的对
五、学以致用。(28分)
1. 伴随呼吸次数的改变,你注意到心跳速度的变化了吗 (6分)
2. 每天我们都会食用种类丰富的食物,这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益处呢 (8分)
3.你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的认识 (8分)
为什么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6分)
期中测试卷(二)
一、1. 小音叉 大音叉 2 .音量振动的幅度 3 .鼓膜 耳蜗
4 .肺 5.小肠 6.往复运动 振动振动 7.氧气肺 扩张 收缩
二、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三、1.B 2.A 3.A 4.B 5.C 6.C 7.B 8.B
四、1.糊状 胃 小肠 2. 飞飞说得对,
五、1 . 伴随着呼吸次数的增加,心跳速度也会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进入血液后,需要心脏跳动进行血液 循环将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这说明人体各系统是共同参与,协作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
2. 人每天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如鸡蛋、牛奶富含蛋白质,蔬菜富含维生素
3. (1)耳廓能收集声音。
(2)鼓膜是分隔外耳和中耳的一层膜,鼓膜能将声音 转化为振动。
(3)听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还像 放大器一样,把声音信号放大十倍,所以即使很轻微 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到。
(4)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4. 因为一个巴掌无法受力而产生振动,也就不能发 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