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池子与河流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寓言故事中的教育意义或深刻的道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两个人物个性鲜明的对话,感受他们不同的价值观。
思维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
审美创造:品味寓言诗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课前解析】
关注教材:《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则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一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寓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的道理,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关注结构:整首诗一共10小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8)是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现了池子与河流不同的人生态度:池子懒惰、贪图安逸、得过且过;河流则志向远大,勤奋努力。第二部分(9--10)揭示了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河流至今长流不断,而池子却年年淤塞,最终完全干枯了。
关注写法:本课写作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物对话变成简练的诗歌形式,以小节的形式对比呈现了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结局。
一、将两者每天的生活写照进行对比。河流每时每刻都在滚滚滔滔,忙忙碌碌,奔流不息。而池子每天享受着无忧无虑、清闲的生活。
二、将两者的生活态度、价值观进行对比。在池子的生活观念中,舒服最重要。整天自我沉浸在无所事事中,沾沾自喜,简直可笑至极。然而河流谨记并遵循“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他不竭的动力在于奉献,他为此感到“光荣无比”。
三、将两者的命运进行对比。“可怜的池子”一年年淤塞,直至完全干枯。而“河流至今长流不断"。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滔、涯”等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导入: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池子和河流,你们能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吗?(出示课件3)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2.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的《池子与河流》去看一看吧!
3.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池子与河流,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理解词语,读通句子。(出示课件4)
(2)学生活动:自主朗读课文,疏通字音。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5)出示词语:滔滔 生涯 贵妇人 忙碌 遵循 尊敬 应验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识字游戏。(出示课件6)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瞧,池塘里的荷花开了,都有谁?
预设:涯 妇 碌 遵 滔 循 尊 验
(3)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一些词语的意思吧。(出示课件7-10)
师生交流:①蜿蜒:曲折延伸。
造句:蜿蜒盘旋的长河就像一条巨龙。
②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本课指池子的日子悠闲。
造句:孩子们的生活总是无忧无虑的。
③淤塞:(水道)被沉积的泥沙堵塞。
④遵循:遵从,依照。
⑤行吟诗人: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诗人,擅长写抒情诗和叙事诗。
⑥推究:推求探究(原因、道理等)。
⑦哲理: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3.教师提出问题: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说了什么?(出示课件11)
预设:第一部分:(第一至八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展现了池子与河流不同的人生态度。第二部分:(第九至十小节)揭示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
三、角色对比,感知看法
1.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第1至8小节,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几个是河流说的话?(出示课件12)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吧。(出示课件13)
(2)学生汇报。
预设:第1至6节是写池子说的话,第1至5节都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直到第6节才出现后引号。
(3)教师点拨:一个人连续说了几段话,且段与段之间没有提示语,可以段前标引号,段后不标引号。讲完所有的话,最后一个自然段末尾再标后引号。
(4)教师追问:按照刚才的方法提示,你能找到哪几个小节是河流说的话吗?(出示课件14)
预设:第7至8小节是写河流说的话,第7小节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直到第8小节才出现后引号。
(设计意图:本文中"池子"与"河流"的角色对话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分割不清,需要通过反复阅读和认识引号的特殊用法,帮助学生厘清角色。文中还有不少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通过集体讨论或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小组合作:再次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池子和河流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15)
(1)学生小组合作并讨论相关问题。
(2)学生汇报:
预设1:做法不同:从“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看出池子无所事事,安逸清闲;从“滚滚滔滔”“数也数不完”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河流忙碌辛劳。(出示课件16、17)
预设2:志向不同:从“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可以看出池子得过且过,贪图安逸;河流则胸怀大志奔流不息,可以从“不顾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看出来。(出示课件18、19)
预设3:命运不同:河流长流不断;池子完全枯干。(出示课件20)
3.教师总结:(出示课件21)
教师相机板书:池子:生活安逸—被遗忘—干枯
河流:遵循自然规律—赢得尊敬—长流不断
四、明确寓意,拓展延伸
1.教师提出问题:对比了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后,请找一找:哪句话揭示了这首诗阐述的道理?(出示课件22)
预设: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教师小结: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教师板书: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
2.教师引导思考:根据课文揭示的道理想一想:池子与河流的观念,你赞同哪一个?生活中有池子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什么?(出示课件23)
预设1:我赞同河流的观念,拥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光添彩。
预设2:生活中有这样好吃懒做的人,我要劝告他们:懒惰只会让你虚度光阴。只有勤奋努力,积极进取,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设计意图:抓住对比,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池子与河流生活方式、志向的不同,到最终结局的不同,再引导学生辨析观点并说明理由,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结构梳理(出示课件24)
2.主题概括(出示课件25)
本课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不同的态度,教育人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3.拓展延伸(出示课件26)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河水和河岸》
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7、28)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29)
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池子与河流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用诗的形式写成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人物个性鲜明的对话,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不同的价值观。告诉我们人在一生中不可虚度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同时也告诉我们,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首先出池子与河流的图片,让学生围绕“生活中他们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展开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池子和河流有什么不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通过表格的梳理,学生对于“池子”和“河流”由于不同的做法、志向,而产生的不同的命运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为后面寓意的理解打好了基础。
3.延伸文本、体会道理。永远奔流不息的河流将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而无忧无虑的池子早晚会被人遗忘。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池子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说什么?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由课文引向生活和学习,使学生自觉受到感染和熏陶。启发学生不像池子那样贪图享受,安逸生活,要像河流那样勤劳,不怕艰辛,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应该让学生迁移学法,采用前几课学过的“以读促悟、联系生活谈看法”等方法,巩固所学,加深对文意的理解。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缺乏感悟之后的品读,还缺少教师应有的引导。比如,人物的对比,生活中典型的类似人物等,教师应借机深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