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09 06:34:00

文档简介

乌苏一中 2022—2023 学年第二学期入学测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第 I 卷(选择题26道,每题3分,共7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C D C D B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D D C A C D A
21 22 23 24 25 26
D C B D B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2分)
27. (1) ④ ⑤ (2)绿洲 收缩下沉 沙漠 膨胀上升 (4)B B地受热,空气上升,为城区 (5)白天 (6)西北风
(4)
28. (1)丙 甲 乙 (2)“V”形河谷 较陡 狭窄 (3)新月形沙丘 沙漠 海蚀崖与海蚀柱 由岩石构成的海岸地区 (4)甲 乙

高度
(m)
等压面A
3000
水平面
2000
1000
0
77777777777777777777*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入学测试
高一地理试卷(问卷)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4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非选择题时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计78分)
宇宙间的天体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运动着的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读下图,完成第1题。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
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土星相邻 ④不属于河外星系
A.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使人类难以生存。为了自救,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1万个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逃出太阳系,飞向4.2光年外的比邻星,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并使地球进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行星。据此完成第2题。
2.本片中地球人类难以生存的最直接原因是( )
A.光照不稳定,温度不适宜 B.地球大气逐渐不适于呼吸
C.液态水逐渐减少 D.小行星的碰撞
下图是“美国宇航局拍摄的太阳活动剧烈爆发图像”,大量速度达800千米/秒的带电粒子喷射到太空。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 B.大气层之外 C.日冕层 D.色球层
4.图示太阳活动( )
A.没有活动周期,但可能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B.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先受其影响的行星
C.高峰年会对航空航天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
D.爆发后8分钟左右引起两极极光产生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第5题。
5.图中A、B、C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完成6—7题。
6.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7.根据图中化石推测,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读图,完成8-9题。
8.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9.该层大气( )
A.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B.能够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
C.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10-11题。
10.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
A. ①吸收  B. ②吸收 C. ④大气逆辐射 D. ③地面吸收
11.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 )
A. ①吸收减弱  B. ③地面吸收增强  C. 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D. ②吸收减弱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12-13题。
12.此时,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3.此时,P、Q、M、N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Q地 B.P地 C.M地 D.N地
我国气候千旱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形成砂田农业。图左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图右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 )
A.①代表下渗 B.③代表地表径流 C.⑤代表水汽输送 D.②代表蒸发
15.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①减弱 B.②增加 C.④减少 D.⑤减少
16.下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和乙位置 B.乙和丁位置 C.甲和丙位置 D.丙和丁位置
17.“大洋一号”科考船圆满完成第21航次大洋科考任务,于2010年5月28日返回青岛。此次科考首次使用的水下机器人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潜深达到3500米,其将在我国海底探测、海底地质研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
A.北极圈 B.回归线
C.副热带 D.赤道
右图为某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题。
18.有关①处洋流所在半球及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半球寒流 B.北半球暖流 C.北半球寒流 D.南半球暖流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第19题。
19. 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水搬运作用   B. 流水堆积作用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流水溶蚀和沉积作用
20.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在我国某地区拍摄的一幅景观图。读图完成21题。
21.图示景观图显示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福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组织了野外地貌考察。下图为考察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22题。
22.返校后同学们写了观察报告,下列报告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地地形以平原为主②乙地坡度较丙地大③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④戊处附近存在瀑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植被与土壤类型多样。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地区自然土壤景观示意图。图中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平原广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乙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山地丘陵,以红壤、砖红壤为主。据此完成23题。
23.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是( )
A.森林植被稀疏 B.降水淋溶作用强烈
C.微生物分解慢 D.成土母质矿物质少
祁连圆柏是“随遇而安的树种”,是青藏高原名副其实的常青树,广泛分布于海拔2600~4300m的阳坡、半阳坡地带。祁连圆柏树干笔直或略扭,叶子为刺叶或鳞叶,根系发达。但在柴达木盆地,很多祁连圆柏都呈孤岛状态分布,它们的周边被荒漠包围。据此完成24题。
24.祁连圆柏的生长习性为( )
A.喜热 B.喜湿 C.耐盐碱 D.耐寒旱、耐贫瘠
2021年11月28日18时,秘鲁北部亚马孙大区的孔多尔坎基省发生里氏7.5级地震,震源深度131km。
2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6.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地震灾害中的应用为
A.利用遥感技术统计受损房屋数量
B.利用5G技术与当地灾民通信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预测地震时间
D.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最佳救灾方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计22分)
27.下图是北半球水平面与等压面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1分)。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若此时为新疆的白天,则A地为 (绿洲/沙漠),其空气 (上升/下沉);
则B地为 (绿洲/沙漠),其空气 (上升/下沉)。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 ,说明判断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
(6)判断A、B之间的风向为 。
28.下列甲、乙、丙图为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1分)。
(1)图中所示的地貌属于海岸地貌的是 ,属于河流地貌的是 ,属于风沙地貌的
是 (填代号)。
(2)甲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其地貌特征一般为岸壁 ,谷底 ,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3)乙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主要分布在 地区;丙图所示地貌名称为主要分布
在 地区。
(4)图示地貌最能体现“轻舟已过万重山”意境的是 (填代号);最能体现“云开大漠风沙走”意境的 (填代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