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识字2姓氏歌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3个偏旁;会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
语言运用: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会用合适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了解姓氏文化并产生兴趣。
审美创造:通过姓氏了解中国传统汉字的乐趣,并能举一反三用自己身边的姓氏编写简单的儿歌。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读背课文;知道姓氏的正确读法,对中国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先小组讨论,互相沟通,再来跟老师讲一讲。
2.简单讲解《百家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名字分为两部分—姓和名。通常情况下,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姓。《百家姓》是一部关于中文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姓氏歌》。(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边听边画出要求会认的字,并自由练读。
2.正确拼读下列汉字,指导正音。
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
(1)多种方式练习认读:个别读、全体读、开火车读。
(2)学习三个新偏旁:弓字旁、走字旁、金字旁。
弓字旁(和弓箭类武器)——张;
金字旁(与金属有关)——钱;
走字旁(一般和身体动作有关)——赵。
近义词:很多——许多;反义词:很多——很少
熟字比较:线——钱;玉——王。同桌讨论说一说它们的区别。
3.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请圈出诗歌中的姓氏,讲讲课文有几节。
4.同学们,谁来说一说课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姓氏?
三、学习第一小节
1.齐读第一小节。
2.(1)说一说在第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分解部件”的方法介绍姓氏)
(2)你记住了哪个姓氏 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①分解法(加一加) :
李:结合汉字演变(李,从木,篆书的形体像一棵树,从子,子有果实的意思。表示指李树的果实,本义是果树名。)
张:联系生活理解(张开、一张纸……复习“弓字旁")(拓展延伸:张氏故事:张氏得姓于远古时期的挥,据说他发明了弓箭,因此才有了弓长张这个姓氏的诞生。张字由弓而来,本身也就显得很威严,所以自古以来张姓大将和习武之人就很多。)
古:利用反义词理解:古——今
吴:口天吴,区分开同音字“无”
②介绍偏旁法:徐(双人旁)
拓展练习: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
木子李,禾子季。弓长张,立早章。古月胡,口天吴。三横王,草头黄。言午许,双人徐。耳东陈,干钩于。
3.根据朗诵节奏拍手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问句要用疑问的语气来读。“什么”要重读,“木子李”“弓长张”说的是姓氏的结构也要重读。)
4.用不同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结合课后练习“照样子做问答游戏”,引导学生发现“方”采用的是组词的方法介绍姓氏的。(拆字法、组词法)
实践活动:你姓什么呢?老师(同桌)问,你来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姓氏
1.“你问我答”游戏: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
2.说一说你家人、朋友的姓氏。
二、学习第二小节
1.中国的姓氏有很多,让我们一起朗读第二小节,圈出里面的姓氏,先自由读一读。
2.用各种方法识记“赵、钱、孙、周、王”及自己的姓氏。
3.认读复姓,说一说复姓背后的的故事。(如司马光、欧阳修、诸葛亮、公孙策、东方朔等)
司马光:司马光跟几个小伙伴在后院玩耍。有一个孩子淘气,他爬到一口大水缸上,结果失足掉进去了。水缸深,孩子小,眼看小伙伴就要淹死了,其他的孩子都吓傻了,有的孩子吓得大哭,有的孩子吓得去找大人。就在此时,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通过司马光的砸缸行为,水涌出来,小伙伴因此得救了。
4.交流复姓和单姓的区别:单姓:由一个字组成的姓氏;复姓:由两个字或两个以上字组成的姓氏。
姓氏的由来: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姓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改变,比较稳定。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姓名。
5.拍手齐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三、学习生字
1.课文读熟了,现在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生字。
2.找出本课生字中的独体字、左右结构的字,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国”。
姓:8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女字旁的“提”不要出头,右边“生”的三横之间距离要匀称,第一横写在横中线上,与女字旁的“提”基本在一条线上,最后一横最长。
什:4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十”的横靠近单人旁的竖起笔,在横中线上右行,竖靠竖中线右侧,收笔处比单人旁底端略低。
么:3画,独体字。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在横中线上收笔。“撇折”的折角不能太大,所以起笔的撇要倾斜一些,穿过中心,折笔处在左下格,略往上斜。
双:4画,左右结构。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捺最好有小脚。注意第二个横撇穿插到左下格。
国:8画,全包围结构。方框要写得方正,上下宽度要相等。“玉”的一坚写在竖中线上,中间一横写在横中线上。再次提醒全包围结构书写要注意:先外后内再封口。
王:4画,独体字。第二横在横中线上,坚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相等,最后一横最长。
方:4画,独体字笔顺:点,横,横折钩,撇。第三笔笔顺是易错点。点写在竖中线上,“横折钩”要注意笔势的变化,起笔在中心点上,“横”要短,微微向右下方倾斜,“钩”在竖中线收笔。末笔撇要舒展。
组词,记忆生字。
姓:大姓、百姓、姓王、国姓
什:什么
么:多么、什么、是么、对么
双:双方、双手、一双、双耳、双目
国:中国、全国、国王、出国、国人、国土、国学
王:国王、大王、女王、王后
方:东方、西方、南方、北方、正方、双方、后方、对方、比方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练写生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笔画。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能用什么方式来介绍自己的姓呢?课后试着和大家说一说吧。回到家也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介绍家人的姓。
教学板书
姓氏歌
姓氏歌 《百家姓》
单姓 赵、钱、孙、李……
复姓 东方、上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