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9 15:5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美国摩尔购物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高速公路的修建与汽车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居到郊区。地产商与零售商把握这一新的商机,在城市郊区建造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服务、文化等功能于一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
购物中心这一新商业模式是二战后城市发展的产物,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
永州有哪些比较大的购物中心?
杭州萧山银泰城
第 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1765年
1840年
1851年
1945年
1949年
1978年
2000年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英国成为第一个城市化国家
中国近代城市化起步
城市化进程加快
中国进入城市化新阶段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中国城市化发展迅猛
时空坐标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聚集,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卫星城市(satellite city):是指在大城市(母城)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卫星城市。
概念解析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
——《吴越春秋》
城者,可以自守也。
——《墨子·七患》
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记·礼运》
特点:城市规模较小
人口较少
军事与政治功能突出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
中国古代的城市
一、古代的城市
 材料 城市化(城镇化)是一个变传统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其主要表现是: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地区集中,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在该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
——王旭《美国城市史》
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950—1990
世界广大国家
向城市化迈进
1851—1950
欧洲和北美
发达国家
基本实现城市化
1730—1851
世界城市化兴起
二、城市化的演进
1、世界城市化演进
英国为首
欧美资本主义为主
殖民地、半殖民地缓慢跟进
世界广大国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影响英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六十年至八十年以前,英国和其他任何国家一样,城市很小,只有很少而且简单的工业,人口稀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现在它和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了:有居民达250万人的首都,有巨大的工厂城市,有向全世界供给产品而且几乎全部都是用极复杂的机器生产的工业,有勤劳智慧的稠密的人口,这些人口有三分之二从事工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材料二: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筑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豪富。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①圈地运动的推行;②工业革命的开展;(根本原因)
③经济结构的变动;④生活观念的改变;⑤城市生活的吸引。
材料: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1801年已经发展到9.5万人,1841年有35万人,成为当时英国的第二大城市。
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比较
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
部分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
特点:
1、就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发展不均衡;
世界4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发展
年份 个数 占城市总人口%
世界 发达 发展中 世界 发达 发展中
1960 19 10 9 13.4 14.2 12.5
1980 35 13 22 15.8 14.1 17.2
2000 66 16 50 19.9 13.4 23.2
2、城市群与城市带相继崛起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注:世界公认的大型城市群有五个,也有学者将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列为第六大城市群。
结合教材,梳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840 41281 2668 6.5
1893 33677 2668 7.9
1920 44377 4700 10.6
1936 46136 5263 11.4
1949 54167 5765 10.6
1960 66207 13075.88 19.75
1992 117171 32374.35 27.63
2000 126743 45906.31 36.22
2011 134735 69078.63 51.27
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
①鸦片战争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
②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③1978年后,城市化进程加快
④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2、中国城市化演进历程
材料一: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明庥《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二: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新中华杂志》,第九期(1933年)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
原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通商口岸的开放;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
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及特点。
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
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
空间布局不均衡,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1949-2013)
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建国后城市化发展各阶段及原因。
新中国成立
一五计划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运动使城市化脱离农业超常发展,给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因素;
1959-1961严重的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
经济政策的调整(八字方针)
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文革”动乱,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快速发展阶段
停滞
徘徊
阶段
起步
发展
阶段
调整压缩
阶段
起步发展阶段
(1949--1957)
调整压缩阶段
(1958--1965)
快速发展阶段
(1978--至今)
停滞徘徊阶段
(1966--1978)
三、居住条件的改善
1、背景:城市的发展;建筑技术的革新
2、居住条件的改善
(1)19C50S,美国人发明电梯
(2)19C70S,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
(3)20C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推广,私人卫生间快速普及。
3、便捷、丰富的生活服务
四、基础设施的发展
1、西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
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
材料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的正常运转,对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包括良好的道路、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多种多样的运输设施,燃料及充足的电力、良好的给水排水工程、热供应,必要的职工住宅区及相应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以及随之而来邮电通讯、公共交通、文化娱乐设施、学校图书馆、医疗卫生及科研技术机构等等。
——高嵩《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对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
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1.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公共健康问题
2.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
3.交通拥堵
4.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
1、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科学决策、统筹城乡规划。
4、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
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化必由之路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
——摘编自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
材料二 (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
——摘编自《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
(2)举措: 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
(3)原因: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等;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城市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为解决城市化问题而采取的举措及原因。
(1)原因:
①城市人口增长迅猛;②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③环保观念缺乏;④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
综合探究
卫星城市的理论雏形来自英国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材料一 德国许多城市与此类似,只要步行45分钟左右便可走完全城。城市不大,但水、电等基础设施都是高标准,街道整洁干净,店铺应有尽有,在那里可以找到大城市里几乎所有的一线品牌和全国连锁超市。
——摘自张诗雨《发达国家的城市治理范式》
材料二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提出”多核多圈域”空间概念,将大学、研究机构和一些城市功能向建成区以外区域转移。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限制在建成区内发展工业等的法律,以引导工业企业向圈内其他区域转移,逐渐形成日本城市圈的区域布局。
——摘自刘春燕《日本如何疏解大城市人口压力》
【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转型】
政治、军事中心转变为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心
经济居于城市生活的主导地位
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
发生改变
社会环境由封闭走向开放
综合探究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演进
基础设施的发展
居住条件的改善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原因
表现
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增加
原因
表现
(世界、中国)
历程
原因
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
城市的发展,建筑技术的革新
二战前:
二战后:
社区功能的完善,购物中心的发展,公共设施的增多
19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以来
西方国家(管网、照明、通信、交通)
中国(近代、现代)
环境污染、
贫富矛盾加剧
交通拥堵
社会问题(犯罪、失业)
本课小结
1、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农业快速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急剧减少
C.工业革命加快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D.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人口流动
C
2、(2023.1·浙江选考·19)1865 年, 上海大英自来火房制成煤气灯。19 世纪 80 年代,有人记云:“地火皆由铁管通至马路,于是 各戏馆及酒楼、茶肆俱可接点。其灯每盏有玻罩,或倒悬,或直竖,或向壁上横穿,各随其便。人行其间,真如入不夜城也。 ”这一时期“煤气灯”在上海的使用
①与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关 ②反映了上海对外贸易的繁盛
③为居民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④开启了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3、(2018·海南高考·19)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工业化开始启动
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A
4、(2013·四川高考·3)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A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
5、(2014·福建高考·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