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务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科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备课人: 审核人 : 使用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一、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史料证实: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历史解释: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结合课本和材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及唐朝前期的政策与唐朝走向强盛的关系。
时空观念:依据时序,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太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你是否知道在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做出了哪些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展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
自主合作学习
精讲点拨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起第一次“玄武门之变”。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626年,李世民即位,627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原因:
主观原因: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魏征前后进谏200多次。“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还重用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
客观原因:采取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人死了不能再活, 执法务必宽大简约。”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 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贞观政要》
“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墓碑上清楚地记载了他的丰功伟绩。
二、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 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 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了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 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 唯一的女皇帝。
1、武则天的统治:
她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殿试
请君入瓮----重用酷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 “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武则天死后,唐朝经历了几年的动荡,李隆基即位后,勤于政事,励精图治,效仿“贞观之治”,唐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统治措施:
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怠。玄宗经常对县官亲自出题考核他们,确切地了解这些县官是不是真正地称职。如果考试优秀,可以马上提拔,如果名不副实,也会马上遭到罢黜。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杜甫《忆昔》
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六)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隋朝灭亡为唐太宗提供了历史教训,在此基础上的治国思想和指施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之后的武则天继续实行贞观以来的政策和措施重用人才,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基础上,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四)、课堂练习
1.“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由此材料可知唐朝的建立者是( A )
A.李渊 B.李世民 C.李建成 D.李元吉
2.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认识,来自于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B )
A.春秋诸侯争霸 B.隋朝暴政而亡C.魏晋北民南迁 D.汉末军阀割据
3.热播电视剧《贞观之治》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下列与唐太宗无关的是( D )
A.虚心纳谏 B.勤于政事 C.广纳贤才 D.开凿大运河
4.小华在昭陵附近旅游时看到一处坟墓,导游介绍说墓主人曾被称作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请你帮小华判断一下,墓主人应该是( B )
A.李渊 B.魏征 C.房玄龄 D.杜如晦
(五)、板书设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1、建立
2、贞观之治
3、措施
4、作用
二、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的政绩
2、措施
三、开元盛世
1、统治措施
2、作用
(六)、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