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总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总备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9 10:3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总备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古诗词三首
乡下人家
天窗
四月桃花水
口语交际:转述
习作:我的乐园
语文园地一
二、单元学习目标(对应单元要素)
1、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学会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关于学习如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范畴的阅读训练要素,部编版教材的编写者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我对本单元前后单元要素做了表格式的梳理: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二上 第七单元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二下 第二单元 读句子,想象画面。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上 第一单元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四上 第六单元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四下 第一单元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下 第三单元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
五上 第六单元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五下 第一单元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如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情”,教材相关单元都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从低、中年级的借助“想象”,即运用图像化阅读策略,到中年级的抓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抓关键语句等,再到高年级的关注场景、细节描写,最后到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总体上是循序渐进的。“抓住关键语句”,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具体方法和路径。三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下学期第四单元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学生应该对如何判断文章中的哪些语句是“关键语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判断关键语句,要在读懂每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发现句子意思间的联系,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理清句子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不过,针对不同的需要,所指的关键语句,是不同的。本单元的关键语句,是针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言的,也就是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提示或比较直接帮助的语句。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就能很清楚地领会这里所指的关键语句是什么样的语句了。 “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是一个程度要求,与“深入”相对,可以理解为基本准确地体验和领会了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比如喜爱或不喜爱、赞美或讨厌等。“初步体会”,也就是从具体语句中体会到了即可,不必深究诗文创作的背景、有可能更加复杂的作者创作意图、学生生活体验和经验等深层次结合后的判断等。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描写乡村景象和生活的古诗词、现代文,能从诗文描写的画面情景中初步体会到作家笔下乡村的纯朴、和谐和独特之美,有了解不同生活环境的意愿和热情,对不同的生活环境有初步的理解和判断。(领域:我和世界)
通过阅读思考,能够从文章中发现比较直接地表达作者情感和想法的语句,知道这样的语句是能够帮助自己初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
在抓住关键语句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运用图像化、联系生活经验等策略,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关注描写乡村景象的诗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积累、欣赏、有情有趣地朗读生动优美的语句,丰富语言积累和经验,并能尝试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自己印象中的乡村景致。
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比如,《古诗词三首》中的提到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乡下人家》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天窗》中通过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赞美。《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表达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单元教学难点: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写之前学会仿照表格列一下提纲。
七、单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微课视频、课文朗读视频、课件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大作文本、小作文本
教法学法
教法建议
板块一:阅读导语页,激发学习期待。
不同地域的学生,对乡村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导语页这样定位乡村: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这样的定位是怎么来的呢?与学生的实际认知和体验是一致的吗?将教材“观点”强加给学生,是不应该的,先要听听学生的看法,要了解学生自己心目中是否有了对乡村生活和景象的自我判断。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单元诗文中描写的乡村生活和景象,是作者心目中的,是带着作者的特定发现和情感的。只有学生带着自己的已有经验,展开具有批判意识的学习活动,才能以主体身份建构真实的学习意义。要将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灵活用在这一学习活动中。关于阅读训练要素和习作训练要素,四年级的学生,要通过这两句概括性、方向性的学习“指南”,让自己的学习有比较清晰的目标和期待。
板块二:通读诗文,整体了解内容。
单元整体教学,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单元文本组织形式,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设计。这个单元,有了导语页的深入阅读,接下来应该是一个探索与发现的学习过程。通读诗文,除了自学字词,读通诗文外,首先要了解这些诗文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乡村生活和景象;其次是初步了解诗文作者对自己所写乡村生活和景象的感情态度,这也是自主发现“关键语句”的过程;第三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运用提问、批注等方法尝试读出自己更进一步的理解。交流自主发现“关键语句”的学习活动中,要将“交流平台”融在一起学习,学习方法,总结方法,运用方法。
学法建议
四年级学生在学法上,要一篇一篇地阅读《古诗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要抓住“关键语句”,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运用图像化、联系生活经验等策略,从课文描写本身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重视朗读、品味描写细致的句段、有特点的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和表达经验的积累;同时敢于实描写自己眼中的乡村,真实表达对自己心目中乡村的感情。
九、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11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古诗词三首 本课介绍了三篇关于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重点是能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2 乡下人家 本文介绍了乡村的景致和乡下人家的生活,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练习说话,写出自己眼里的乡村生活。
3 天窗 本文主要写小时候乡下房子里的天窗给“我”的影响,重点是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 1.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2.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
4 三月桃花水 本文讲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光芒耀眼的特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 学会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品味语言情境。
口语交际:转述 本次口语交际是学会转述,重点是能够清楚、正确地转述。 1 1.弄清要点,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注意人称的转换。
习作一:我的乐园 本次写作的题目是《我的乐园》,重点是写出乐园的样子及带给什么样的“我”的快乐。 2 分析例文,总结写作方法技巧,再练习写一写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