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教学设计
教材: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讲授:永州九中周文湘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樱花》的学唱和赏析,初步感受、理解,表现日本音乐文化风格及相关知识。
二、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体会其独特的五声音阶的音阶特征,认知日本音乐及常用民族乐器。
教学重点:感受日本音乐特点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难点:准确演唱歌曲《樱花》的旋律和意境,锻炼气息的控
制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导入语:音乐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音乐能够反映出其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风土情与文化特质。
(2)播放图片,并设问?通过欣赏下列几幅图片,你能看出是描写的哪个国家的风土情吗?
(2)学生回答:老师讲解(日本是东亚岛国,国内火山繁多,富士山为日本“圣山”也是一座火山,日本的“和服”“歌舞伎”及文字等传统文化都直接受到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导入新课学习内容。
三、新课学习,学唱《樱花》
1、先欣赏日本民歌《樱花》并提问:
(1)歌曲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稍慢)
(2)歌曲的情绪有什么特点?(明朗)
(3)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五声都节音阶,强调fa、si)
(4)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暮春三月人们愉快地相邀,在晴朗的日子里去看樱花的美好心情)
2、学生回答,老师讲评讲解。
3、歌曲分析:
《樱花》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日本民歌,歌曲采用日本民间都节调式音阶()曲调优美、文雅,节奏舒展、从容,充分展示了樱花雍容华贵的一面和人们对其赞慕之情。
4、歌曲学唱
(1)老师先范唱一遍,并讲解歌曲中的重点部分。
(2)老师教唱(注意乐句力度,表现歌曲情绪“3,4”“7,”“7,6,4”要唱准)。
(3)学生随乐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表现和艺术处理。
四、音乐体验
1、根据前面所学歌曲提问,歌曲中出现了哪几个音符》
(旋律中出现了3,4,6,7,五个音,这就是日本“都节调式”,它体现了日本民族的音乐风格,这与我们中国古代五声调式是有明显区别的)
2、对比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与日本的都节调式音阶
3、感受中国五声调式音乐风格(播放音乐《太阳出来喜洋洋》)
五、知识拓展
1、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能乐、歌舞伎等形式,大多以其fa、si应用频繁,风格鲜明的都节调式为基础。
2、欣赏《樱花》三重奏,并提问乐曲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3、介绍日本民族乐器(三味线、尺八、日本筝)
4、对比认识中国三种乐器(三弦、箫、古筝)
六、能力提高
根据都节调式音阶,为下面旋律填空,并唱一唱
七、课堂小结及作业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日本民歌的旋律特点和都节调式,熟练演唱《樱花》能用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课后,同学们可通过收集资料,加深对日本民族音乐的认识。
八、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