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8单元《扎红头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8单元《扎红头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09 09:3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扎红头绳》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学习表演简单的歌剧,并能对自己与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弘扬民族音乐,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地位和作用】
歌曲《扎红头绳》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歌剧览胜(一)》中的歌剧《白毛女》选段,这是湘文艺版教材中“歌剧”系列单元的第一系列。《音乐课程标准》中阐明:“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歌剧属于“审美与欣赏”部分,学习价值在于充分感受中国歌剧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为后面其它歌剧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但音乐欣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般只关注所谓的流行音乐和网络歌曲。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歌剧,一定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歌剧的兴趣爱好,树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内容】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
音乐知识:歌剧的概念、歌剧音乐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能知道歌剧的概念、歌剧音乐的作用,能了解中国歌剧与中国民歌音乐之间的联系。
2.能认真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初步认知歌剧艺术的表现特点。
3.能分角色演唱《扎红头绳》并与他人合作进行简单表演,初步感受歌剧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增强喜爱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树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扎红头绳》,初步认知歌剧艺术的表现特点。
难点:分角色表演《扎红头绳》 ,初步感受歌剧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
【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根据“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通过欣赏、哼唱、表现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品味歌剧,发表感受,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教法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学案教学法、对比欣赏法、情境创设法、微课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
学法:听唱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模仿表演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微课、影音资料、电钢琴、《白毛女》演出服装等。
学生准备:课前利用导学案自学、收集歌剧《白毛女》的相关资料、红头绳等。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了解概念(6分钟)
1.对比欣赏,引出课题。
(1)欣赏两段表演,想一想它们分别是歌剧、舞剧的哪一种?对比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歌剧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真的很强,这两段视频演唱的歌曲都是歌剧《白毛女》选段《北风吹》,但第二段视频的剧情性更强,因为它采用的是歌剧的表现形式。
(2)引出并板书课题。
师:今天的音乐之旅,让我们走进“歌剧览胜”单元,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了解歌剧艺术的表现特点,领略中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2.明确学习目标。请一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3.了解概念。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歌剧吗?
生:略。
师总结:歌剧是一门以演唱为主,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2)歌剧音乐有什么作用呢?
生:略。
师总结:音乐在歌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起到刻画人物性格,揭示剧情与戏剧矛盾冲突,以及描绘场景、渲染气氛、为舞蹈伴奏等作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体验歌剧音乐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认知和辨别能力,初步感受歌剧的表现形式,明确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活动一:自主介绍、了解作品(我来说)(6分钟)
1.分组交流: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选择《白毛女》的“作品特点”、“剧情简介”、“主要人物”中的任一个话题在组内交流归纳。
2.汇报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教师积极评价并适时补充。(播放“《白毛女》剧情”微视频)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全员参与,检测对歌剧《白毛女》相关知识的了解,既是对导学案的有效反馈,也为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歌剧音乐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三、活动二:赏析体验、深入探究(我来唱)(16分钟)
1.播放《扎红头绳》自制MV,标出调号和拍号,思考: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演唱者是歌剧中的什么角色?
讨论交流并板书。(F调 4/4 2/4 速度:稍快 情绪:喜悦地 演唱形式:男女对唱 角色:杨白劳 喜儿)
2.听老师演唱,随音乐划旋律线,思考:歌曲表现了什么故事情节?
讨论交流。(大年三十的晚上,杨白劳为喜儿买来红头绳作为新年礼物,父女二人包饺子、贴门神,欢欢喜喜过年的情景。)
3.听录音(郭兰英版),随音乐击拍,思考:杨白劳和喜儿的唱段的节拍有什么不同?他们的艺术形象是怎样的?
请一名学生到白板上划出拍、拍,集体交流。(杨白劳的唱段:4/4拍,塑造了一个年迈、老实憨厚又极为疼爱女儿的老佃户形象;喜儿的唱段:2/4拍,塑造了一个美丽天真活泼、勤劳纯洁的旧社会农村少女形象。)
4.欣赏《扎红头绳》歌剧表演(谭晶版),男女生分角色学唱,重点观察歌剧演员的表情和动作并试着模仿其音色。
探究喜儿和杨白劳的声音特点。杨白劳:浑厚、低沉,喜儿:声音清脆、甜美。
5.全班一起随“卡拉OK”版伴奏视频,边唱、边演、边用打击乐伴奏。注意表现出喜儿的天真活泼和杨白劳作为父亲对女儿的一片深情。
6.探究中国歌剧与中国民歌音乐之间的联系。
出示《扎红头绳》和《拣麦根》的曲谱,随琴哼唱歌曲《拣麦根》的首句旋律,了解《扎红头绳》是根据山西民歌《拣麦根》改编创作而成的,说明中国歌剧与中国民歌音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学唱《扎红头绳》,体验喜儿和杨白劳的性格特点,初步感受歌剧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
四、活动三:自主创编、合作表演(我来演)( 8分钟)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扎红头绳》中的任意一个片段,选择喜欢的方式(演唱、表演、打击乐伴奏)排练,要求抓住人物的外形特点、动作特点和性格特点。
2.表演展示,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通过简单的创编表演,加深对歌剧体裁的认知,初步感受歌剧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提高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课堂小结、情感升华(4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今天的音乐之旅吗?通过今天的音乐活动,你有
什么收获?
生:略。
2.思维导图,归纳总结。
3.结束语:同学们,著名作家丁玲在回忆《白毛女》当年演出盛况时说:每逢演出,那墙头上、屋顶上、草垛上到处都是人。凄凉的情节,悲壮的音乐,感动着全场的观众。那二尺红头绳不仅仅系在了喜儿的头上,也系在了人民的心里。七十多年过去了,有几代艺术家塑造的喜儿形象更是受人喜爱,久演不衰。如第一代“白毛女”王昆、第二代“白毛女”郭兰英、第三代“白毛女”彭丽媛,第四代“白毛女”雷佳。其实艺术作品永葆青春的奥秘就在于它植根于生活,植根于人民。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歌剧,热爱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梳理学习内容,树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六、课外延伸、拓展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完整观看歌剧《白毛女》,体会当时的时代特征和人物情感。
2.对比欣赏《白毛女》的电影、京剧、芭蕾舞剧版本。
七、下课礼仪
师生唱《再见歌》。(伴着《扎红头绳》的旋律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扎红头绳
(男女对唱)
1=G 鲁艺
稍快 喜悦地
杨白劳: 老实
喜 儿: 天真
【教学反思】
《扎红头绳》这节课,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释放激情、展示才华、体验成功。
我始终努力贯彻新课标提出的以音乐为定位的宗旨,遵循新课程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适度进行学科综合与渗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新意;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实践能力、创造合作能力;以教室为舞台,学生为演员,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究、合作展示、创编表演等一系列音乐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发言,尽情展示演唱和表演才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素养。
总之,能让歌剧《扎红头绳》的旋律流淌在学生的心里,激发学生热爱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情感,是本课最大的收获。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板书的空间没有布局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驾驭能力,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