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第一课
课标要求: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本册知识框架
476
西罗马
帝国灭亡
1500前后
新航路
开辟
1917
十月革命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1-2课
第二单元
3-5课
第三-七单元
6-14课
第七-九单元
15-23课
世界古代史:人类各地基本处在相互隔绝和孤立分散状态,但也通过战争、贸易等途径建立了初步的联系。
世界近代史:西方通过殖民征服,逐步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到19世纪末,终于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各地均被纳入该体系之中。
世界现代史:人类社会遭受前所未有的战争浩劫和取得空前发展的世纪。
时空坐标
前3100年
埃及(东南非)初步统一
前2900年
苏美尔出现国家
建立完善官僚系统
前18世纪
汉莫拉比统一黄河流域
前2070年
恒河流域出现国家
前8世纪
前4世纪
种姓制度 、佛教产生
前6世纪
巴比伦(西亚)文明
印度(南亚)文明
希腊(东南欧)城邦制度
中国(东亚)华夏早期文明
黄河、长江流域
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导入新课】何谓“文明”“文明产生的标志”?
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吗?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文明:在历史学领域的文明是一个综合指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泛指原始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阶段。文明与原始相对应,意味文明社会较原始社会有巨大的社会进步。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分化加剧,进而形成不同的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东亚
农作物:水稻、粟
家畜:猪、鸡、水牛
东南亚
农作物:芋头、桔子、香蕉
西亚
农作物:大麦、小麦、豆类
家畜:狗、绵羊、猪、牛
中美洲
农作物:玉米、南瓜、番茄、
东非
农作物:甜高粱
家畜:牛、绵羊、山羊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放牧
收割
采集渔猎
农业和畜牧业
生产力提高
生产力就是人实际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也是劳动产出的能力。
(1)时间:前3500年~前18世纪
(2)自然环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流域)
(3)政治 干旱少雨,两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
的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①前2900 年,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
②古巴比伦王国
前18 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4)文化: 保护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
楔形文字是最古老文字;
《吉尔伽美什》是最早的史诗;
洪水和方舟传说;
苏美尔人的60进位制。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西亚文明
新月沃地
(1)两河流域文明(典型:古巴比伦文明)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 ①制度:
②法律: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文化
军事
太阳神沙玛什
汉谟拉比王
权柄
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保护私有财产
维护奴隶主利益
同态复仇
君权神授,具有神权色彩
①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②文学: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③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
④数学:发明了60进位制,
⑤建筑:空中花园
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
发明战车和车轮
洪水和方舟传说
二、探究——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巴比伦
苏美尔人之间经常相互征战,需要使用战车调动军队和作战,苏美尔文明成为第一个使用战车和车轮的文明。上图为苏美尔人的战车。
(2)古埃及文明
地域范围
兴起过程 公元前3500年左右:
公元前3100 年左右:
自然环境
北非尼罗河流域
埃及文明兴起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同样干旱,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2)古埃及文明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
文化 ①文学:
②文字:
③历法:
④建筑:
⑤造纸: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口中,认知在你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埃及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与圆周率、开平方根;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3.14159,这就是圆周率。
法老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
法老图坦卡蒙安葬面具
神话和文学故事。
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莎草纸
莎草纸不是现代概念的纸,只是对纸莎草这种植物做一定处理而做成的书写介质,类似于竹简的概念。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千年不腐,是法老时期重要的出口商品,远销至古希腊、古罗马等欧洲国家。
埃及象形文字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埃菲尔铁塔还未建成时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2.古埃及
莎(suo)草纸残卷
官僚系统
“法老”制:法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法老
二、探究——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古印度文明
地域范围
兴起过程前6 ~4世纪 ①公元前3千纪,诞生于
②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 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
③到 ,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自然环境
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
恒河流域
公元前6世纪
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3)古印度文明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
文化
种姓制度
①形成和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②内容: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①宗教:
②文学:
③自然科学:
早期佛教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③影响: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天文、历法、数学、医学。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按位计值的方法。
3.古印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
原人
婆罗门:掌握祭祀
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吠 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富有商人。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思考】在印度神话中,不同种姓的人的地位与身体的部位之间是什么关系?后来什么思想对其产生了冲击?
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古印度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释迦牟尼菩提悟道与《舍身饲虎》壁画
印度数字与十进制
二、探究——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4)古希腊文明
地域范围
兴起过程 ①公元前2千纪,
②公元前8—前6 世纪,
自然环境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城邦发展,数量众多,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
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
斯巴达和雅典
4.古希腊:
【合作探究】结合以下材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并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一: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四:
前8世纪
萌芽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衰落
前6世纪初
梭伦改革
奠定基础
前6世纪末
克利斯提尼改革
确立
前5世纪
伯利克里改革
顶峰
前4世纪
衰落
二、探究——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地理环境:海洋阻隔,陆地分离,难以统一,城邦逐渐形成;多山地适宜农的土地较少,发展海外贸易与对外扩张;港湾众多,有利于航与海外贸易的发展。
2、政治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特位的城邦制度,便公民能更多地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3、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工商业看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
直接民主、政权在民、轮番而治、权力制约。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2)消极方面:
①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
②就其形式而言,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较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且容易导致集体暴政。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执政的参政方式,很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积极:①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繁荣。
②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定了基础。
(4)古希腊文明
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 政治特征:小国寡民、民主政治 ①寡头政治:
②民主政治:
a.表现:
公民都有 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
b.局限性:
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 基础之上,…… 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文化
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
雅典;多数公民掌权
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
直接民主
奴隶制
妇女、外邦人和奴隶
①文学:神话、悲剧、喜剧
②史学: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4)文化:
①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②希罗多德是西方“历史之父”;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奠基人;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基础。
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人文色彩
4.古希腊:
二、探究——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思考探究: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决定性因素
01
02
三、探究——
文明多元的原因
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
四、探究轴心时代文明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把公元前800—公元前200称作“ 轴心时代 ” 。 他认为在这一时期 ,中国 、印度 和希腊都产生了著名的哲人和思想家,他们对如何治理国家 、人与人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 。这个时期文化和思想上的创造 ,深刻影响了此后各个文明的发展。
材料:在轴心时代印度、希腊和中国都或早或晚地产生铁器 ,铁器的使用和经济的 发展 ,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深度和广度 ,也扩大了人们在地区内和地区间的 往来 ,从而使人有可能由原先的狭小的活动范围和狭窄的眼界中解脱出来 。这是三 者在经济基础上的共性 。
——刘家和《中国古代与世界》
各文明在发展形态上各有差异 ,由于各文明经济发展的相对 同步性 ,它们在文化发展方面很早便存在着一致性 。 这就是 德国哲学家产生于不同文明区域的伟大文明统称为 “轴心时代 ” 的原因 。各文明多元形态中存在着统一性 。
五、如何看待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化
亨廷顿不认为历史会因冷战的结束而终结,相反,他认为古老的文明正在复苏, 因而提出了 “文明冲突 ”论 。
钱乘旦认为这是“文明的回归” 。“回归”意味着文明的多元性再次呈现 ,文明间的关系重 新平等 。
思考: 就这两种说法 ,请大家发表观点,如何看待文明多元性?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开始了抢夺殖民地的过程 。到19世纪末,西方的霸权终成定局 。 恰恰在西方霸权达到顶峰、众多文明存亡危殆时,“ 现 代 化 ” 在全球形成、发展 。20 世纪现代化进程中成就最大 、 最引人注目的,几乎都是人类古老文明的核心区。
★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应该秉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交流对话。
★主题升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
对待世界多元文明,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前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区 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制度 世界文学瑰宝、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哲学史学
君 主 专 制
民主政治
小结:世界文明的多元性:阶级、国家、文字、科学=共同规律
艺术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东亚
黄河和长江流域
古中国
奴隶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夏小正》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大河文明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经济:农业发达
海洋文明
政治:民主政治
经济:工商业发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人类文明的产生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重要影响,但非决定性)
前提:农耕畜牧的产生(生产力发展)
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区 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
两河 流域 苏美尔及古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水源 君主专制制度;《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提供便利 比较完善官僚体系;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恒河流域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爱琴海地区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文明 巴尔干半岛南部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制度 世界文学瑰宝、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课堂练习
1、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6000年,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一座城市遗址。这些城市遗址的出现是( )
A.农耕生产的结果 B.社会分工的需求
C.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D.国家出现的必然
2.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A
A
3.“从来没有不事火的婆罗门,没有婆罗门不祭祀布施好善,在阿逾陀这一座城市里面,从没有因通婚而种姓混乱。”(选自《罗摩衍那》)以上内容可作为原始史料来( )
A.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学创作 B.考查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
C.知道古巴比伦的阶级关系 D.研究古代中国的社会关系
4.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瘟疫后,伯里克利成为雅典民众发泄怨气的对象,将军职务被罢免,并被判处巨额罚款。但是雅典人不久之后又选举他为将军,并且把国家事务交托给他处理。这一现象说明雅典( )
A.平民权利至上 B、民主制度达到顶峰
C.实行轮番而治 D、采取直接民主方式
5、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点,主要是因为( )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挡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B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