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件(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件(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0 23: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78
1984
1980
1992
2001
2010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2017
1982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987
中共十三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国十四大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开始“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2000
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改革开放进程
特点:改革先农村后城市;开放由沿海到内地;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四、伟大的建设成就
曲折中发展 伟大的建设成就 ——核心素养落实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领域
建设成就
工业
国防
农业
教育
医疗
时代
精神
外交
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人造卫星
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杂交水稻),提倡科学种田,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育事业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打开外交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
三线建设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
从一五计划时期到四五计划时期,逐步建成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梳理50—7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伟大的建设成就?
形成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涌现。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1984年)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材料一: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材料二: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1977年,全国有1.5亿农村人口的口粮不足。1978年,全国有将近30%的生产队年人均分配在50元以下。
材料三:农村实行“一大二公”为特征的人民公社体制……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农民缺少自主权,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根据材料思考: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中国仍有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计划经济体制(即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1984年)
(1)原因:
(2)措施:
①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②计划经济体制(即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③安徽凤阳县农村问题突出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含义: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由集体经营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交给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B、特点:包干到户,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将土地的所有权
与经营权分离。实行双层经营体制--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体制。
C.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用权
经营权
所有权
集体
农民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1984年)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改革前
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凤阳小岗村
—— 凤阳花鼓词
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长期以来
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给国家
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
斤粮食。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7年粮食产量达到4亿吨,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产量达到419万吨,比1978年增加了93.3%,农业总产值达到4676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
改革后的凤阳
(1)原因:
(2)措施: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1984年)
②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1983年)
③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1984年)
B.意义: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A.背景:家庭承包责任制普及后,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政府鼓励他们兴办社会急需的行业,扶助他们发展多种经营。
广东乡镇企业
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2)措施:
(3)意义: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1984年)
②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1983年)
③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1984年)
①废除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旧体制,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③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推行。
经济体制改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年代及农业政策
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
是否改变土地私有制
突出意义或问题
1950-1952土地改革
地主→农民
没有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1956农业合作社
农民→集体
改变
私有→公有
确立了农业的公有制
1958-1983人民公社化

提高公有化程度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或调整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984—1992年)
(1)原因:
材料一: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很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很多年后,他回忆说“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在车间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①国有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根本)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984年)
(2)开始:
(3)中心环节:
(4)内容:
(5)结果:
(6)作用: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增强企业活力,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改革前
改革后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方式
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实行厂长负责制改革。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一)(对内)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3、深化改革:1992年以来
(1)目标提出:
(2)深化改革: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国企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2)
②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度为核心,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1982年中共十二大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年春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十四大召开做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
提出基本经济制度,非公经济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初
95%以上的商品和资源实现了市场配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200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共十六大得到进一步完善
理论准备
目标确立
基本框架确立
基本确立
理论完善
进一步完善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行政手段配置为主
市场配置为主
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资源配
置方式
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三次转变
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
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
1、过程:(1)引进来:
①过程:A、设立经济特区:
a.设立:1980年,我国先后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将海南岛设为(最大)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经济特区: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特”: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
1、过程:(1)引进来:
a.设立:1980年,我国先后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将海南岛设为(最大)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b.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营管理体制
c.意义: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验田、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①过程:A、设立经济特区:
2020年的深圳
1970年的深圳
1980年的深圳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
1、过程:(1)引进来:
①过程:B、开放沿海沿海城市:1984年,14个
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
福(州)音(烟)连(云)南(通)北(海),
湛江到(秦皇岛)浙江(宁波温州)。
C、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开放浦东: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新区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开发前的浦东
开放后的浦东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
1、过程:(1)引进来:
①过程:E、开放内地:1992年,主要开放沿江城市和内地的省会城市。
②目的:
③特点:
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汕头
厦门
深圳
珠海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珠江三角洲
闽三角区
长三角
环渤海
浦东
乌鲁木齐
拉萨
西宁
银川
成都
昆明
贵阳
南宁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西安
太原
呼和浩特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济南
石家庄
南京
杭州
经济特区
(1980.5、1988)
沿海港口城市
(1984,14个)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5,4个地带)
开发开放浦东
(1990,进一步对
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特点:
从沿海到内江,从沿海到内陆;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
1、过程:(1)引进来:
①过程:E、开放内地:1992年,主要开放沿江城市和内地的省会城市。
②目的:
③特点:
④意义:
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A.从沿海到内江,从沿海到内陆;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既指各领域都开放,也指对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还指沿海、内地都开放。
多层次指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
宽领域指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
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
1、过程:(1)引进来:
(2)走出去:
①战略:
②实践:
③意义: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2001 年12 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对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提出:
2、内涵: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 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和核心
主体
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一国两制”的最初设想——解决台湾问题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同日,《告台湾同胞书》发布。1月底,邓小平访美,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3、目的:
4、成功实践:
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
香港、澳门回归
(1)过程:
①1984.12,中英签署联合声明,1997.7.1,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②1987.4,中葡签署联合声明,1999. 12.20,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香港回归
澳门回归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4、成功实践:
香港、澳门回归
(2)原因:
(3)意义:
1、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符合实际
3、群众基础: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4、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准备工作: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回归做了很大的准备。
①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4、成功实践:
5、意义:
香港、澳门回归
①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②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团结台湾、港澳同胞,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有利于维护台港澳的繁荣与稳定,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异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台湾问题
港澳问题

本质
权利

措施
权利
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内政问题,反对外国势力干涉
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问题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港澳则派驻中国人民解放军
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表现:
(1)《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3)“九二共识” (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晤,形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2)大陆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表现:
(4)“汪辜会谈”(1993 年 4 月,两岸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即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5)《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了反对“台湾独立”、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国家统一的法律保障)
(7)两岸领导人会面(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和马英九,新加坡。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 习近平与马英九历史性握手
(6)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的因素:
①根本保证: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人心所向: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历史潮流。
③历史依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文化同源。
④国际法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等国际
文献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国际公认)
⑤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
⑥榜样借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蓬勃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1)有利因素: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影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的因素:
(1)不利因素:
②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①岛内台独势力的猖獗
中国对台湾问题的立场: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和平统一台湾,
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的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人认为,责任制只是包干到户一种形式,包干到户就是“土地还家”、平分集体财产、分田单干。这一看法(  )
A.肯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B.主张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C.否定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D.忽视了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的事实
A
D
3.1984年11月,邓小平会见外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A.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性质 B.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C.奠定了城市改革的基础 D.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B
5.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党的会议
观点或论断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政府宏观调控不断强化 D.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
6.邓小平曾指出,香港问题能够谈成,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据此可知,香港回归主要得益于(  )
A.中国政府的正义立场 B.外交人员的谈判努力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A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