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亚非文明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这一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成就卓著,但对后世的思维方式影响不大……因为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只热衷于创造各种死亡仪式。”该文明是指(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2.(2022·山东临沂·统考二模)“据说埃及的农民们在建造这些金字塔时热情很高,相信他们正在为一位能决定他们共同的幸福的神建造宅邸。不管这一说法的理由是什么——也许还可以设想,无论埃及的农民们对建造金字塔有无热情,他们在这件事上没有选择的余地……”材料想表达的观点是
A.古埃及金字塔象征王权至高无上
B.古埃及金字塔里放置法老的木乃伊
C.古埃及金字塔坐落在尼罗河畔
D.古埃及金字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2022·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B.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建造巴黎圣母院 D.建造麦加清真寺
4.(2022·山东淄博·统考模拟预测)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类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A.古埃及国王的宫殿
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C.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5.(2022·山东枣庄·统考二模)埃及考古学者在一次发掘金字塔时,发现了金字塔内壁上写了大量的文字,这种文字最有可能是( )
A.楔形文字 B.象形文字 C.阿拉伯文字 D.希腊文字
6.(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下列古文字反映了世界文明的( )
A.扩展性 B.发展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
7.(2022·山东枣庄·统考一模)《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主要说明当时
A.奴隶制度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等级制度森严 D.法制传统悠久
8.(2022·山东潍坊·统考一模)《汉谟拉比法典》确定了基本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这些规定反映出该法典( )
A.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 D.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
9.(2022·山东临沂·统考模拟预测)据说因为汉谟拉比日理万机,应付不了每天要处理的大量案件,就让人把法律条文全部搜集起来,编成了法典,刻在石柱上以晓谕天下。刻在石柱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阿拉伯文字 B.象形文字
C.甲骨文文字 D.楔形文字
10.(2022·山东聊城·统考二模)《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法典
A.不保护手工业者利益 B.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11.(2022·山东临沂·统考二模)《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货币)。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这表明法典( )
A.刑罚极其严酷 B.阶级歧视明显 C.全民民主平等 D.以牙还牙政策
12.(2022·山东德州·校考模拟预测)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两河流域孕育了哪种古代文明(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
13.(2022·山东东营·统考二模)以下某同学在专题学习时搜集的一组图片,其学习主题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C.古代亚非文明 D.古代欧洲文明、
14.(2022·山东德州·模拟预测)《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 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里强调了古代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政治条件 B.地理条件
C.经济条件 D.文化条件
15.(2022·山东聊城·统考三模)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各项成果中属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是( )
A.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B.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
C.甲骨文和青铜器 D.梵文和佛教
16.(2022·山东烟台·统考中考真题)婆罗门教圣典《吠陀经》将种姓制度的等级描述得很具有艺术性,说是诸神们齐心协力一起灭了一个体型庞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演化为刹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脚部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17.(2022·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
18.(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右面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____________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19.(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与种姓制度、创立佛教、0﹣9数字相关的古代文明发祥地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20.(2022·山东济南·统考模拟预测)与“恒河”、“婆罗门”、“释迦牟尼”这些关键词有关的学习主题是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21.(2022·山东济南·统考一模)以下对古代亚非文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是幼发拉底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希腊的成文法典
C.阿拉伯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的计数方法
D.文明古国都具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特点
二、综合题
22.(2022·山东淄博·统考二模)文字使人类进入有历史记录的文明社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和汉字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材料二:公元前522年,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他让人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史称“贝希斯敦铭文”。贝希斯顿铭文上面刻着三种文字:楔形文字、古代伊朗埃兰文和古波斯文。1835年,英国学者罗林森发现了这个铭文,1843年,他译解了其中的古波斯文,然后又将古波斯文与楔形文字对照,终于读通了楔形文字。从此解开了楔形文字之谜。
(1)根据材料一,说出甲骨文有哪些特点?
(2)楔形文字的译解对研究哪一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大流士一世让人用三种文字刻成了贝希斯敦铭文,这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图片中这两件文物有哪些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
参考答案:
1.A
【详解】据材料“源远流长,成就卓著,但对后世的思维方式影响不大……因为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只热衷于创造各种死亡仪式。”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他们甚至认为“人生只不过是一个短暂的居留,而死后才是永久的享受,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A项正确;古巴比伦文明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与材料“……人只热衷于创造各种死亡仪式”不符,排除B项;古希腊文明与材料“因为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不符,排除C项;古印度文明与材料“源远流长,成就卓著,但对后世的思维方式影响不大”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故材料想表达的观点是古埃及金字塔象征王权至高无上,A符合题意;古埃及金字塔里放置法老的木乃伊,但不是材料想表达的观点,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古埃及金字塔坐落于尼罗河畔,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古埃及金字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排除。故选择A。
3.B
【详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证明了材料中“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王国成就,排除A项;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排除C项;建造麦加清真寺是阿拉伯人,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5.B
【详解】古代埃及人发明的是象形文字,B项正确;楔形文字是古代苏美尔人发明,排除A项;阿拉伯文字是古代阿拉伯人发明,排除C项;希腊文字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伦的楔形文字、古达中国的甲骨文,不同地区的文明有不同的文字,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D项正确;扩展性、发展性、开放性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材料“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体现的是当时商品经济较为活跃,B项正确;材料与奴隶制度发达、等级制度森严及法制传统悠久的说法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8.B
【详解】根据材料“确定了基本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可知,题干中相关规定,实际是通过政权对社会保障的关注,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B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的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D项正确;阿拉伯文字是西亚阿拉伯地区及部分穆斯林国家和穆斯林教徒使用的文字,排除A项;古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排除B项;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时期发明的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依据题干“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可见法典规定不许私自剃去奴隶标识,说明它维护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压迫,体现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C正确;据此分析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针对同样的犯罪行为,法典对奴隶的处罚明显重于贵族阶层,表明法典阶级歧视明显,B项正确;法典对贵族阶层的处罚较轻,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全民民主平等,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以牙还牙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B项正确;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印度河、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排除C项;黄河、长江孕育了古中国文明,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第一幅图《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属于亚洲文明。第二幅图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属于亚洲文明。第三幅图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成果,属于非洲文明。第四幅图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文明成果,属于亚洲文明,综上所述。题干学习的主题是古代亚非文明,C项正确;古代埃及文明只符合第三幅图,排除A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只符合第一幅和第三幅图,排除BC项;古代欧洲文明与那一幅图也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这四块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可知,这指出了四大文明产生地域的共同性,是地理条件,B项正确;大河流域和平原,这是地理条件,不是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文化条件,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而梵文是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文字,D项正确;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属于古代埃及文明的代表,排除A项;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或巴比伦的文明代表,排除B项;甲骨文和青铜器属于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的文明代表,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巨人的不同部位转化成了不同的种姓,这体现了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的特征,D项正确,排除C项;种姓制度不是艺术创作的产物,排除A项;B项是西欧的封君封臣制,排除B项。故选D项。
17.D
【详解】根据材料关键词“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特点,D项正确;A、B、C三项与“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不符合,排除。故选D项。
18.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世界史中,农业文明时代包括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B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 古代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会的文明,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9.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6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有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排除A项;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排除B项;希腊半岛成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排除D项。故选C项。
20.B
【详解】根据材料“恒河”、“婆罗门”、“释迦牟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恒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婆罗门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第一等级,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建佛教,由此可见与“恒河”、“婆罗门”、“释迦牟尼”这些关键词有关的学习主题是古印度,B项正确;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都与材料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亚非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古代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故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D项正确;古埃及是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不是“幼发拉底河流域”,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文化遗产,不是古希腊的,排除B项;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不是创造,排除C项。故选D项。
22.(1)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记载内容丰富;具备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基本结构。
(2)颂扬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古代西亚或者两河流域。
(3)研究历史的文献史料;研究文字演变的实物史料。
【详解】(1)根据“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得出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根据“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得出记载内容丰富;根据“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和汉字基本结构”得出具备了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基本结构。
(2)根据所学可知,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对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他让人把其战绩刻在悬崖上”,概括得出颂扬大流士一世建立起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3)材料一、二是研究历史的文献史料,图片中两件文物是研究文字演变的实物史料,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