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09 16: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的无色液体
B. 向碘水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后的下层液体
C. 向沸水中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实验室中,通常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
B.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C. 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D. 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将制碱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 下列有关铁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 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
C. 、都不溶于水,但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D. 是黑色晶体,其中的铁显价,的铁显价
4.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了焰色试验
B. “时气错逆,霜雾蔽日”,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 公共场所用“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的混合溶液杀菌消毒效果会更好
D. 储氢合金是一类能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5. 溶液中含,取溶液稀释到,则稀释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B. C. D.
6. 以下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含有大量的溶液:加入、、、
B. 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加入、、、
C. 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的溶液:加入、、、
D. 所含溶质为的溶液:加入、、、
7. 今有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若某溶液中有和、共存,要氧化除去而又不影响和可加入的试剂是( )
A. B. C. D.
8. 某溶液中含有、、、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离子数目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 B. 、
C. 、 D. 、、
9.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无色溶液先滴加溶液后加稀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原溶液中一定有
无色溶液依次滴加氯水和,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原溶液中有
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 有漂白性
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大量
10. 如图为二氧化锰的有关转化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反应和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B.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 反应中均作催化剂
D. 反应生成的经干燥后,不可用钢瓶贮运
11. 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 是氧化产物
C. 在反应中被还原
D. 参加反应有 电子转移
12. 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碱性: B. 酸性:
C. 原子半径: D. 热稳定性:
13.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核反应中用粒子即氦核轰击金属原子,得到核素,开创了人造放射性核素的先河:其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均可形成三氯化物
C. 的原子半径小于的 D. 仅有一种含氧酸
1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的电子式:::
B. 的结构式:
C. 的结构示意图:
D. 的电离方程式:
15.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丹砂发生了氧化反应
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D. 根据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16. 碱式氯化铜制备需要的可用作催化剂得到,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转化过程中与个数比:
B. 图中、分别为、
C. 、、之间的关系式为:
D. 参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10分)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个电子;是金刚石的组成元素;元素的一种单质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
原子半径: ______填“”或“”。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______填“”或“”。
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______。
18. (10分)某实验小组以石灰粉主要成分为和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价。
“氯化”过程中控制氯气不过量,在左右进行。“氯化”温度较低时,易与反应而生成漂白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氯化”过程中与浆水反应生成的总反应为:,反应中还原产物为 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中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 ______。
19. (12分)采用如图装置制取一定量的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性质实验。
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写出丁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用制得的饱和氯水分别进行下列实验:
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说明氯水中发生反应的粒子是 ______;
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的现象:______。
久置的氯水漂白效果明显不足或消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0. (10分)如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浓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现用该浓硫酸配制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瓶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托盘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警示标志中的 ______。填字母
A.B.C.D.
该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
配制稀硫酸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______填仪器名称。
配制的稀硫酸需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______。
下列各项操作引起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______。填字母
A.将稀释后的硫酸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中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C.转移溶液时,不慎将少量溶液溅到容量瓶外面
D.所用容量瓶经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有少量残留蒸馏水
E.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水至刻度线处
21. (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是否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已知盐酸具有挥发性。装置中的试剂是饱和溶液,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装置中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 ____ __。
【进行实验】
步骤: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如图所示处。
步骤:打开弹簧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如图所示处。
步骤和步骤中,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带火星木条复燃。这说明 __ ____。
请写出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___ ___。
答案和解析
1. 【解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所得溶液是碳酸钠溶液,稳定存在,故A错误;
B.向碘水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后的下层液体,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稳定存在,故B错误;
C.向沸水中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为氢氧化铁胶体,较稳定存在,故C错误;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铜浊液,最不稳定,故D正确; 故选:。
2. 【解析】钠性质活泼,易与空气中水和氧气反应,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故A正确;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碳酸氢钠可用作食用碱,用于发酵粉等,碳酸钠可以用于制造玻璃等或工业用碱,故B正确;
C.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常用作供氧剂,氧化钠不具有此性质和用途,故C错误;
D.依据侯氏制碱原理可知,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将制碱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故D正确。 故选:。
3. 【解析】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红棕色固体,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A正确;
B.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故B错误;
C.、都不溶于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与盐酸反应生成三氯化铁和水,故C正确;
D.是黑色晶体,可看作,其中的铁显价,的铁显价,故D正确; 故选:。
4.C【解析】“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涉及硝酸钾的焰色反应,显紫色,故A正确;
B.雾属于气溶胶、具有胶体的性质,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消毒液”中含,而“洁厕灵”中含,两者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故两者不能混合使用,故C错误;
D.一些合金能够大量吸收氢气,一定条件下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又能放出氢气,这类金属材料叫做储氢合金,故D正确; 故选:。
5. 【解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故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故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稀释到,则稀释后该溶液中中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故选:。
6. 【解析】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A正确;
B.滴加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
C.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的溶液,为非强氧化性的酸溶液,不能大量存在,且、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
7. 【解析】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氧化剂,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氧化剂,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为氧化剂,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
即氧化性强弱为,
则某溶液中有和共存,要氧化除去而又不影响和,
选择氧化性强的物质除杂时能将和氧化,故选择弱氧化剂来除杂而不影响和,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故选:。
8. 【解析】粉末加入溶液中会有生成,与反应生成,导致溶液中、均增加,减少,整个过程中只有不参与反应,则溶液中离子数目基本保持不变的是,故A正确, 故选:。
9.
【解析】A.白色沉淀可能为,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故A错误;
B.由现象可知,氯气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则原溶液中有,故B正确;
C.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而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错误;
D.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原溶液中有或,或二者均存在,故D错误。故选B。
10. 【解析】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从价升高到价,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升高为价,则相同条件下生成,反应和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故A正确;
B.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B错误;
C.反应中作氧化剂,反应、中作催化剂,故C错误;
D.反应生成的经干燥后,常温下与不能发生反应,所以可用钢瓶贮运,故D错误; 故选:。
11. 【解析】元素的化合价由价降低为价,所以氯酸钾得电子为氧化剂,故A正确;
B.元素的化合价由价降低为价,所以氯酸钾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为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故C错误;
D.参加反应有,故D错误;故选:。
12. 【解析】金属性,则碱性:,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正确;
B.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正确;
C.、是同主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原子半径:,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正确;
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热稳定性:,和周期律无关,故D错误; 故选:。
13.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为、为,
A.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A错误;
B.、可形成三氯化物分别为、,故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的原子半径大于的半径,故C错误;
D.的含氧酸有磷酸、偏磷酸等,故D错误;故选:。
14. 【解析】水为共价化合物,、原子间共用对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含有键,中心原子是,其结构式为,故B错误;
C.的质子数为,电子数为,核外各层上电子数分别为、,其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
D.电离生成和,电离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
15. 【解析】“丹砂烧之成水银”,反应为 ;“积变又还成丹砂”发生的反应为:,“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发生的反应为:,据此分析;
A.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是水银发生了氧化反应,由生成,故A不正确;
B.中发生的反应为:,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曾青为硫酸铜,水银不能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故C错误;
D.根据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则会发生反应:,生成的无毒,故能防止中毒,故D正确; 故选:。
16. 【解析】发生的总反应为,则生成时消耗,即制备个,转化过程中与个数比:,故A错误;
B.发生的总反应为,其中在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反应历程为、,所以是,是,故B错误;
C.中为价、为价、为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可得,故C不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是,是,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
17. 第一周期族;




18. ;

;:。
19.浓;


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20.


容量瓶;


21.除去挥发的;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
与反应时要与接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