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 授课题目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程标准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知道明朝政治的腐败与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7个课题,主要线索是明亡清兴,与前后课程内容联系密切,既承接了第14-16课明朝的历史,又下接了第18-21课清朝的历史。本课设置三个子目,分别是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期、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讲述了明朝中后期——明朝末年——明朝灭亡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层层深入。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李自成农民起义是其直接原因,满洲兴起则是其间接原因。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某普通初中七年级学生。 从知识基础看,七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影视、书籍等途径对明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认知。 从方法运用看,七年级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素养,也懂得运用一些基本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材料的技巧,但在学习方法上仍较欠缺,需要教师指导。 从心理基础看,七年级学生对抽象的事物较难理解,对一些概念性的历史知识会产生为难情绪。 基于此学情,教师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图片、视频材料等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对明朝灭亡原因的正确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从而涵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归纳梳理,学生能够充分理清明朝灭亡、李自成起义、满清兴起和清兵入关这几部分的时间先后关系,将历史发展带入时间空间之中,形成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从文献、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学生能分析出明朝灭亡的社会大背景,从而涵养“论从史出”这一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历史解释通过研读分析教材内容和相关史料,学生能够理解并尝试运用教材内容和相关史料解释政治腐败、李自成农民起义、满清兴起与明朝灭亡之间的内在联系。家国情怀通过对明朝灭亡原因的正确分析,学生能从明朝灭亡中收获启示,认识到以民为本,廉洁政治的重要性,知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及过程 难点:农民起义口号“均田免赋”;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设计理念 (教学特色) 一、主题引领,问题驱动 基于“是谁动了我的大明王朝”即明朝灭亡原因这一主题,本课将教材的三部分内容设置成三个“嫌疑人”,教师再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 (一)明亡于自身腐败 (二)明亡于李自成起义军 (二)明亡于满清兴起 二、角色扮演,学生主体 在教学主题和教学主线之下,本课将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设置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参与中逐渐理解知识点。 【cosplay】 教师角色: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 学生角色:六个小组对应中央六部大臣 学生人物:讨论找出嫌疑人、作案手法、作案动机、作案结果 三、网络用语,激发兴趣 为了避免历史课堂过于枯燥,本课在课件的制作上,采用的是史料展示与人物心理活动相辅相成的方式,并在其中融合一些网络用语或幽默用语,如“内卷”、“作死”等等,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的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联系古今,课程思政 本课属于中国古代史内容,通过王朝的兴衰阐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本课于课堂总结处引用习总书记的讲话,帮助学生联系古今,涵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历史核心素养。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归纳法、图示法、史料教学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3min) 播放剪辑视频《是谁杀了“我”?》 角色扮演介绍 【呈现材料】 【cosplay】 教师角色: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 学生角色:六个小组对应中央六部大臣 (皇帝角色自我介绍及遗诏阐述) 【教师讲述】那究竟是谁动了我的大明王朝呢?是谁逼死我崇祯皇帝呢? 以剪辑视频和角色扮演的自我介绍为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积极性。
课堂活动 (10min) 【呈现活动要求】 【教师讲述】接下的时间就交给各部大臣了。大家先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再讨论出你们组认为的最大嫌疑人及其作案手法、作案动机、作案结果。 (7分钟后) 【教师提问各组组长】你们部讨论出的最大嫌疑人是? 【各组组长表达观点】我们认为是李自成;我们认为是皇室内部的问题;我认为是满清兴起所导致的…… 【教师讲述】好,这是同学们所锁定的嫌疑人。 【呈现归纳】 围绕明朝灭亡的原因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本,再就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既能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了解本课教学内容,为后面分析做准备,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第一部分 (10min) 【教师陈述】有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点觉悟朕还是有的。(教师提问锁定“自己”为嫌疑人的小组,由这几个小组的组员轮流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我们在政治方面发生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政治日益腐败 【教师提问】具体表现在?(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 【学生回答】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教师讲述】说到这个,我们老朱家确实要做一下自我检讨,但朕也很无奈啊。今天朕也不再害羞了,把自己的列祖列宗都给请了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呈现材料】 【教师讲述】在朕之前有15位皇帝,“奇葩”特别多:明宣宗喜欢斗蟋蟀,被称为“促织天子”;明武宗尽情享乐,抢劫民女;明世宗好炼丹,向往长生不老。 【呈现材料】 【教师讲述】再来讲讲离朕比较近的,朕的爷爷明神宗20年不上朝,被称为“深度肥宅爱好者”;朕的爸爸明光宗纵情享乐,被称为“红丸案的一月天子”;接着是朕的哥哥继位了,他就更奇葩了,他沉迷木工,在历史上名气仅此于鲁班。所以朕接过手的就是这样的烂摊子。众多皇帝沉迷享乐,这是朕首先做的检讨。那既然皇帝不管事,朕的先祖们会把政务交给谁呢? 【学生回答】宦官 【教师提问】那课本“相关史事”讲了哪两大宦官呢? 【学生回答】刘瑾和魏忠贤 【呈现材料】 【教师讲述】是的,朕也特别讨厌这些太监,他们权倾朝野,被称为“阉党”,尤其是魏忠贤,还称“九千岁”朕登基后是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干掉的。那有没有跟朕一样,看太监很不爽的呀? 【学生回答】有 【呈现材料】 【教师讲述】确实有,你们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文官都结成党派了。顾宪成创立了东林党,看太监不爽,就写文章抨击他们,但是太监没有读书没有文化啊,阉党会如何反击你们呢? 【学生回答】直接杀掉 【教师讲述】是啊,血腥镇压,所以说你们傻不傻,自己人跟自己人干起来了,争权夺利。再说了,中央有党争,对地方的控制力就会下降,接着又会发生什么呢?你们调查的怎么样? 【学生回答】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剥削。 【呈现材料】 【教师讲述】朕也有所耳闻,武宗时期有一个叫刘瑾的太监,贪污了很多,他的财产有如果只靠着他的工资,不吃不喝500万年才可达到;可是他只用了5年!就真的太离谱了。剥削百姓这确实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官员还犯了什么错误呢?我这里可是有一份奏折哦,你们要反思彻底。 【学生回答】大地主大商人不断兼并土地 【呈现材料】 材料:明崇祯时期,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教师讲述】是的,有锦衣卫来报,云南沐家一家就掌握了整个云南省三分之一的土地。这太过分了。这样一来,我的子民还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就只能? 【学生回答】流离失所 【教师讲述】是呀,我的子民,是朕对不起你们。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图片、史料等,帮助学生理解政治腐败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二部分 (10min) 【教师讲述】除了自身问题之外,李自成是你们大部分人认为的罪魁祸首。(教师提问锁定“李自成”为嫌疑人的小组,由这几个小组的组员轮流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那李自成何许人也?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呢? 【学生回答】(根据课本“人物扫描”回答) 【呈现归纳】 【教师提问】那他做了什么?你们为什么要怀疑他? 【学生回答】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1644年,他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接着便挥师北上,4月攻入北京城。 【呈现地图】 【教师提问】是的,从当时的地图来看,李自成起义的过程是:陕北起义—西安建立政权—挥师北上—攻入京城。但朕就是不明白,自己都这么勤政爱民了,他们为什么还要起义呢?结合这两份奏折,请你们告诉我。 【呈现材料】 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 ——《豫变纪略》 材料二:(陕西北部)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卷八六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发生农民起义的原因。 【教师引导】我们先看第一封奏折,当时发生了什么? 【学生回答】明朝末年,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教师讲述】朝廷加派赋税呀,这个我也是没办法呀,当时哪哪都需要钱,对辽东作战要钱,训练军队要钱,围剿农民起义军也要钱,我也很无奈。那起义为什么是在陕西北部最先开始呢? 【学生回答】陕北发生了旱灾 【教师提问】那真的是祸不单行啊,那既没有土地,又要交税,他们自己吃什么? 【学生回答】草;草吃完了吃树皮;树皮吃完吃石头。 【教师讲述】好吧,社会矛盾已然很尖锐。但即便这样,农民起义很多朝代都有,朕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他能够这么快攻进京城呢?他领导的起义军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你根据课本85页的内容给大家讲一讲。 【呈现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教师引导】首先,起义军提出了什么口号? 【学生回答】“均田免赋”,所以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教师提问】何为“均田免赋”? 【学生回答】“均田”是平均分配土地;“免赋”是减免税收 【教师讲述】确实,这在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中是没出现过的,可以说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对土地的要求。那除此之外他还有什么举措呢? 【学生回答】他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呈现归纳】 【教师讲述】那他还挺会收买人心的,终究是朕低估了他。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地图、史料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李自成起义的背景和迅速攻入北京城的原因,认识李自成农民起义是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 (7min) 【教师讲述】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个嫌疑人。(教师提问锁定“满清势力”为嫌疑人的小组,由这几个小组的组员轮流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当时的东北也是朕的一个心头大患呀,哪一个少数民族强大起来了呢? 【学生回答】女真族 【呈现地图】 【教师提问】女真族我们不陌生,还记得这位帅哥吗?他叫? 【学生回答】完颜阿骨打 【教师提问】他建立了什么政权? 【学生回答】金国 【教师提问】是的,后来就被蒙古族灭了。到了明朝,哪一个厉害人物出现了? 【学生回答】努尔哈赤 【教师提问】那他到底做了什么?你们要怀疑他。 【学生回答】1616年,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后来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重威胁。 【呈现地图】 【教师提问】那欺负我们的只有他一个吗?还有谁? 【学生回答】皇太极 【教师提问】那他又做了什么? 【学生回答】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呈现地图】 【教师讲述】是的,怪不得当时地图变成了这样。那这三个人物我们来归纳一下。 【呈现归纳】 【教师讲述】皇太极建立清朝之后还是继续欺负我们,不过他有没有灭了我们大明朝呢? 【学生回答】没有,直接灭亡的原因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城 【呈现地图】 【教师讲述】是的,所以当时的地图又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后代逃到了南方,建立了南明政权;中原地区则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北面则是满清政权。不过朕也挺好奇的,朕死后,满清政权和李自成政权,有打起来吗?谁赢了呢? 【学生回答】满清赢了 【教师讲述】不对呀,我们北方有长城防护,还有“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那他们究竟是怎么打赢大顺政权?怎么进驻中原地区的? 【学生回答】吴三桂投降满清,放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呈现地图】 【教师讲述】吴三桂,朕认识他,当年是朕派他担任辽东总兵,镇守山海关的。他居然投降清朝了呀。那李自成呢?清军入关后他怎么样了? 【学生回答】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教师讲述】如朕所掌握的情况,也早猜到他会失败的。他能迅速攻入北京城后的原因我们已经分析出来,我们再来看看他攻入北京城之后又做了些什么? 【呈现材料】 【教师讲述】前后一对比,我们就能得出什么样的道理呀? 【学生回答】得民心者得天下 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地图、史料等,帮助学生理清吴三桂放清兵入关与明朝灭亡的时间先后关系,理解满清兴起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间接原因。
课堂总结 (3min) 课堂知识小结 【呈现小结】 【教师讲述】最后,我们重新回到这个问题“是谁动了我的大明朝?”。(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区分导致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以及间接原因) 【教师提问】所以到底是谁杀了“我”呀? 【学生回答】 播放剪辑视频《“我”杀了“我”》 课程思政 【呈现材料】 【教师讲述】好,回到课堂上来。其实,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大明王朝,都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在去年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也说过这样一段话。联系古今,民生问题对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发展来说也是同样的重要。 通过框架图的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腐败、李自成农民起义、满清兴起与明朝灭亡之间的内在联系; 播放剪辑视频,首尾呼应,引起学生的兴趣; 以习总书记的讲话作结,引导学生联系古今,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
习题巩固 (2min) 1、(2020·山东省临沂·8)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由于世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立过的“中原王朝”是( ) ①辽朝 ②金朝 ③元朝 ④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 A. 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 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C.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 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 3、大清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下列对这一朝代建立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蒙古族建立 B. 建立者是皇太极 C. 最早的国号是金 D. 都城后来迁到北京 4、(2019·山东东营·6)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选用四道中考题,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将本课设计思路呈现于板书上,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本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