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
科学2011课标版-六年级第二学期
《抛、推、掷实心球》课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提升他们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合作、自主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中学习,促进身体、心理、社会健康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顽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抛、推、掷实心球》是小学田径投掷教材的重点内容,发展学生上肢及腰腹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本节课采用软式排球代替实心球,器材简单易行,练习花样繁多,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减少了练习时的危险性,使学生更好更安全的来学习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的动作。特别适宜在小场地及班生数较多的学校开展,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三、学情分析
对于水平三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在水平二阶段已经初步学习双手前抛实心球动作技术,已经具备了双手投掷的动作经验,教师应根据学生动作技术不断提高的特点,适当提高动作质量的要求和练习密度,特别强调蹬地、收腹、挥臂配合协调,加强技术防范。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本节课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白板,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使课堂多样化,更容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表象。
四、教学目标
1.认知和技能目标:通过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投掷运动的技术特点及锻炼价值。80%以上学生熟练掌握蹬地、收腹、挥臂的动作,最后出手快速有力,角度准确,2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前抛实心球的发力顺序。
2.体能目标:通过各种抛、推、掷、实心球练习及体能练习,发展学生上肢及腰腹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在投掷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运动兴趣,体验参与投掷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培养竞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持球后引呈反弓,蹬地收腹臂快挥。
难点:动作连贯协调,快速挥臂耍腕。
五、任务分析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形式的抛实心球的技术要领,知道投掷的鞭打动作,握原地正面投掷时肩上屈肘,背后过肩的动作。有较快的出手速度和正确的出手角度。学会两种增强上肢及腰腹力量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六、环境分析
物理环境因素:因为是四月份上课,温差变化较大,锻炼前要提醒孩子们适当删减衣服,合理安排好热身活动达到预热状态,锻炼后要提醒孩子们做好保暖和及时补充水分。
心理环境方面:借班上课,师生情感上较为生疏,通过暖场活动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积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保障方面:上课时务必采用耳式扩音器,确认学生是否能听清楚老师讲授的内容;同时根据场地情况选择恰当的示范面,保证学生能看清动作。
七、教学策略
针对课的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中引导通过观察--体验--带问题练习--师生讨论--学生表演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判断及思考能力。
采用呈递进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探索发现投掷动作的规律,了解鞭打动作的原理,熟练掌握原地正面投掷的技术要领。通过对练习方法的难易性,合作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控,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激发挑战欲望,促进学生上肢及腰腹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提高。
1.直观教学法:教师讲解精炼扼要,动作示范正确,同时采用多媒体设备,强化技术动作练习。
2.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教师及时发现错误动作,采取诱导性和限制性辅助练习法,有针对性的纠正错误动作。
1)诱导性练习:通过各种形式的抛、推、掷实心球练习,诱导逐步掌握双手投掷实心球的鞭打动作。
2)限制性练习:让学生投掷不同高度的标志物,限制出手的角度。
3.游戏法:将教材游戏化,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形式多样的练习。
4.比赛法:通过小组比赛的方法,如:“十字接力赛跑”,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八、教学程序
1.开始热身部分
通过课前学生观看现代信息技术平板电脑的视频和师生对话将学生引入本课,热身活动是以慢跑来进行,接着做双人操,学生通过以上练习,从心理上达到兴奋程度,身体上达到热身作用,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以愉快的身心状态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2.学习提高部分
在学习投掷教学过程中利用“躺着向前掷球”、“坐着向前掷球”、“跪着向前掷球”、“站着向前掷球”等练习,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最后进行完整的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的投掷练习,设置“愤怒的小鸟大作战”的游戏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整个学习提高部分,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带问题练习--师生讨论--学生表演,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判断及思考能力。同时,采用语言启发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的方法,培养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再则,在投掷练习过程中,不但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更重要的是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安排了“十字接力跑”的游戏,营造有竞争、有快乐的学习氛围,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
3.恢复整理部分
1)以舒展的动作配上优美的音乐,充分放松身体。
2)教师小结。
九、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本课所学的投掷的动作技术。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8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40次/分,练习密度为50-60%左右。
3.测量心率主要方法:课前随机抽取4-6位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先测量安静状态心率,在课的不同部分随时通过观察法,(观察学生面部、肢体的不同反应,汗的多少)测量法,(现场测量5-10秒的脉搏)谈话法等,了解学生的运动强度,预计心率多少。
十、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防方法。
1.安全教育:课前指导学生认真检查场地、器材,保证器材的安全性,合理布置场地;上下楼梯靠右走,有秩序。
2.课堂组织:
1)课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合理安排队伍留出足够的练习空间;
2)合理分组,做到每组水平差不多,减少学生间不必要的争吵,如发生争吵应及时处理,耐心教育;
3)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协助教师做好队伍的管理工作,以扩大防范的范围及力度;4)课后强化安全教育,及时收器材。
3.器材准备:教师多准备几个软式排球,以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及练习密度。
4.突发事件:预备一些外伤药品,及时处理摔伤事故;多预备器材如有损坏及时补充;预备饮料及时补充水分。
十一、场地器材的布置回收
平板电脑8台,软式排球41个,海绵垫21个,接力棒4根。
小学体育与健康
科学2011课标版-六年级第二学期
《抛、推、掷实心球》教案
教学内容 1.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2.体能练习:十字接力跑 重点:持球后引呈反弓,蹬地收腹臂快挥。难点:动作连贯协调,快速挥臂耍腕。
教学目标 1.认知和技能目标:通过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投掷运动的技术特点及锻炼价值。80%以上学生熟练掌握蹬地、收腹、挥臂的动作,最后出手快速有力,角度准确,2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前抛实心球的发力顺序。2.体能目标:通过各种抛、推、掷、实心球练习及体能练习,发展学生上肢及腰腹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在投掷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运动兴趣,体验参与投掷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培养竞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课的结构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 次数 时间
开始热身部分8分钟 一、上课常规1.课堂常规2.整队、检查人数3.师生问好4.课的内容二、螺旋跑方法:在教师的带领下有秩序的绕着圆形场地慢跑,教师强调弯道跑的技术要领。三、双人操1.压肩运动 2.伸展运动3.体侧屈运动 4.腹背运动5.侧压腿运动 6.弓步压腿 一、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2.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3.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4.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 ********** ********** (图1) 5.要求:快、静、齐。二、1.组织队形:(图2)4.要求:慢跑有秩序,注意安全。三、教学活动1.听老师口令和带领下,原地站立。2.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双人操。3.组织队形:图(3)4.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 1次1次4x8拍 2分钟3分钟3分钟
学习提高部分28分钟 一、各种姿势投掷实心球1.躺着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2.坐着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3.跪着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4.站着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二、双手从头后向前掷实心球。方法: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两臂屈肘,两手持球与头后,呈反弓;上体稍后仰,重心落在后腿上,瞄准一定高度印有“绿皮猪”的纸箱,然后两腿用力蹬地、收腹、甩臂,用全身力量将球从头后向前上方抛出,越过纸箱或者击打到“绿皮猪”。重点:蹬地收腹,快速挥臂。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出手快速,角度正确。三、体能练习:十字接力跑方法:分为人数相等四个组进行,每组学生依次站十字线上,第一个学生拿着接力棒,发令后绕着外圈线【强调不能跑进外圈里面】进行逆时针弯道跑一周,并把接力棒交给第二个同学的时候,以此类推,以先完成队为优胜。动作要领:身体向内微微倾斜,右脚步伐要比左脚大规则:1. 强调不能跑进外圈里面。2. 超越对手的时候只能从右侧超越,严禁从左侧超越。 一、1. 教师示范示范各种抛球并讲解。2.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姿势的练习,提醒学生注意用力的部位和用力方式。3.教师巡视进行个人指导,及时纠错,进行积极评价与鼓励。4.组织队形 (图4)5.要求:一人投掷,一人接球或捡球,注意安全。二、1.通过辅助练习让学生总结投掷的发力方式,引导学生获得更大力量以及正确的出手角度。2.教师结合展板.多媒体讲解技术动作,完整示范动作。3.学生积极参与练习,体会技术要领。4.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5.优秀生展示,教师积极评价和鼓励。6.投掷游戏:游戏“愤怒的小鸟大作战”。7.组织队形: (图5)8.要求:学生认真练习,统一投球、捡球,强调安全注意事项。三、1.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方法,强调弯道跑的技术及超越的注意事项。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3.教师小结和评价。4.组织队形: 图(6)5.要求:学生按要求积极进行练习,并注意安全。 4次4次4次2次7-8次2-3次 10分钟10分钟8分钟
恢复整理部分 1.放松操。2.总结布置体育家庭作业。3.整理器材。 4.师生再见。 一、教学活动1.师生放松。 2.教师总结讲评布置作业。二、组织队形如图(3)三、要求:充分放松。 1次 4分钟
场地器材 平板电脑4台,软式排球41个,海绵垫21个,接力棒4根。
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平均心率:130次/分 课后反思
个人辅导区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