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树立“以人为本、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技能培养,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选自水平三阶段六年级上期篮球单元教学第一次课时,本课教学内容以主教材和副教材两个方面进行,主教材主要是通过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并有20%的学生能在实战中去完成运用;而副教材则是身体素质练习和游戏竞赛。通过力量练习,提高学生身体对抗力;以游戏活动方式发展学生灵敏、速度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多项意识品质。
三、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高阶段对篮球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以及学练中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学生喜爱篮球运动,但对枯燥的篮球基本技术学习兴趣不大;而且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还比较薄弱,技术动作不定型,加上心理不稳定,所以在学习时情绪化思想比较严重。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重视课堂的教学组织,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变换练习和游戏竞赛等方式吸取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刚上初中阶段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因此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导入法、讲解示范法、循序渐进法、游戏激趣法、激励评价法。
学法:观察法、尝试学习法、模仿练习法、自主评价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85%的学生能基本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2、通过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与协调性。3、学生在游戏、比赛中,逐步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传球时:蹬、伸、翻、拨 接球时:伸臂迎球,接球缓冲难点: 身体的协调配合用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激情导入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检查并报告人数。②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安排见习生,分组并安排小组长。③提醒安全注意事项。2、绕篮球场慢跑,进行相反方向口令练习,同时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3、球性练习①双手指拨球练习;②低手运球练习;③球绕身体练习;④抛球击掌接球练习;⑤各组自由练习。 1、提前到达,准备好场地和器材,师生互动、交流,检查学生的服装。2、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的内容。3、强调上课安全。4、安排见习生。5、分组并安排小组长。6、教师组织与学生共同参与。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激情口令提示。3、轻松幽默引导。要求: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1、按课堂常规进行。2、认真听取教师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3、听教师指挥统一练习,认真听讲、练习动作到位,注意安全。4、主动体验,大胆表现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组织: 要求:1、根椐教师意图舒展筋骨,充分热身,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新知部分。 8′ 10∫15 小
合作与探究合作与探究 1、篮球基本知识提问2、学生传接球演示
①随意抽4-6名同学上前做篮球传接球练习。(提示:学生可以发挥想象进行各种传球)②思考讨论:通过刚才传接球练习大家认为球传到什么位置同伴接球舒服,最容易接住球,怎样去接球才能接得稳?以此引入教学。3、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动作要领:①手法:拇指相对成“八”字,掌心空出,双手“包”球;②传球:蹬地、伸臂、翻腕、拨指;③接球:伸臂主动迎球,接球后引缓冲。4、学生分组进行尝试性练习。 基础区:①两人推球练习;②两人一球迎面传接球练习;③四人两球练习。提高区及趣味区:④过圈传接球练习;⑤移动过圈传接球练习。练习方法:4名同学一组,两人侧身将呼啦圈举在胸前,另两人利用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将球从圈中传接,然后两人进行移动过圈传接球提升练习。目的:通过该项练习让学生再次体会和固定动作,更有效的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5、课堂实践:运球与传接球接力游戏通过运球和转体变向进行传接球游戏(提高传球的准确性,同时为下次课教学作铺垫)练习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相对6米位置左右放置标志杆,每组以纵队站在端线后,排头学生两手各持一球。教师鸣哨开始,队员依顺序快速运球过标志杆后传球给下一个队友,球传出后,站在标志杆后面,依次继续,当队伍所有人完成传球后,为胜利!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开拓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思维。 1、教师提问2、①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内容,组织学生练习;②教师提问引导。3、讲解示范,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①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以及练习要求。4、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内容,组织学生练习。①巡回指导,适时点拨;②用语言鼓励和激发学生;③集体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④引导学生如何各尽其能、协作竞争。5、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方法。①教师点评传接球游戏完成情况;②表扬和“小小奖励”。要求:①讲解示范到位;②精讲多练,让学生多体会动作要领;③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行安排出发顺序,充分发挥每位同学的跳跃能力和全身协调性。 1、认真思考,积极回答。2、认真听讲、观察思考。传接球演示: 要求:发挥想象进行各种方式的传球。3、观察教师讲解和示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动作要领。①主动参与练习;②记住老师讲的动作要领;③主动模仿练习;④乐意接受教师指导;⑤分组练习,学生相互评价、反馈;⑥发现问题,小组互评,与老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法。组织:基础区:两人一组练习 四角传接球练习:提高区及趣味区过圈传接球练习: ♀移动过圈传接球练习: ♀… ♀ … ♀ 要求:①认真听讲、观察;②学生集体练习;③学生分组练习;④学生展示练习;⑤纠错与改进;⑥注意安全。组织:运球与传接球接力游戏 ♀ ♀ ♀ ♀要求:①各小组长认真领悟教师的意图; ②合理运用运球及双手传接球的技术;③有团队意识,创造赢球机会。 4′10′9′5′ 8∫1010∫155∫10 小小∫中中中
恢复身心 一、整理放松1、放松四肢。(拍拍胳膊拍拍腿、拍完屁股拍小腿)2.、深呼吸,理气。(意念放松)二、小结讲评。三、回收器材。四、师生再见。 1、组织:全班进行练习。2、教法:跟着老师的口令做放松动作。3、总结课堂情况。4、及时表扬同学。5、要求学生课外进行练习。 练习队列2、学生和教师一起练习。3、小组间同学自评、互评。4、认真聆听和思考。 4′ 小
场地与器材 篮球场一片、41个篮球、10个呼啦圈、4个标志杆 练习密度 练习密度35%-45%
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安全预案:
1、课前检查学生服装,并提醒学生自己检查鞋带、衣服;
2、询问有无身体不适或生病不能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并安排见习;
3、上课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情,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的学生并询问;
4、如学生在练习中受伤,及时送医并及时报告学校;
5、练习过程中听指挥,听口令,不允逆向跳或者阻碍他人;
6、使用器材时注意相互之间的间隔,保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