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9 小英雄雨来(节选) 优质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9 小英雄雨来(节选) 优质教案(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09 15:1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树立正确三观,心中根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
语言运用:积累好词好句,学习描写方法。
思维能力: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感受运用比喻,多处方言土语呈现的生动画面和突出的人物形象,体会还乡河景物描写的作用。
【课前解析】
关注文章结构:本篇课文比较长,用序号的方式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雨来游冰本领高。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质朴的语言,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后面雨来脱险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写雨来上夜校;第三部分写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这部分按时间顺序写了两个情节:一是晚上雨来得知爸爸要到区上集合参加战斗。二是雨来为了掩护李大救被鬼子抓住,表现出雨来的机灵勇敢;第四部分写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重点写了雨来面对凶狠狡猾的敌人。机智地与之周旋。并且没有屈服于敌人的的威胁与毒打。第五部分写芦花村的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十分难过。这一部分又描写了还乡河优美的景色,呼应了开头,烘托了人们的心情;第六部分写雨来没有死。
关注故事背景:《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战争爆发后,冀东还乡河两岸的青年们踊跃加入八路军,拿起枪抗击日本侵略者。各村的百姓,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日本鬼子进行顽强的斗争。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家管桦亲眼目睹了自己美丽的故乡在战争中被摧残。在离家奔赴抗日战场之后,童年时代与儿童团的小伙伴们一起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送信、带路的场景不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就这样,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读准并理解“劫难”等词语,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
2.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了解各部分的内容,并能借助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聚焦重点段落,多角度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4.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了解各部分的内容,并能借助小标题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聚焦重点段落,多角度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晋、炕”等15个字。
2.学习列小标题的方法。
3.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播放视频《小英雄雨来》)教师引导:同学们,观看完视频,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呢?说到小英雄雨来,你还了解他的其他事迹吗?
2.过渡:通过视频,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战争之火。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小英雄雨来,学生齐读课题,初步理解课题中“英雄”的概念。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管桦一起了解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出示课件4)简介作者:管桦(1922-2002年),原名鲍化普,作家、诗人。河北省丰润县人。他1940年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曾做过随军记者。主要作品:《小英雄雨来》《将军河》等。
(出示课件5)简介写作背景:管桦从小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从军后,他以这些童年伙伴为原型,创作了《雨来没有死》,后来更名为《小英雄雨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解释课题以感知全文。引导小学生理解“英雄”的意思,激发学生反对侵略的爱国情感,为下面的快速阅读做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6)听课文范读,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快速默读课文,疏通字词,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预设:本文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少年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2.(出示课件7)大家看看这些词,你们能读出来吗?
晋察冀 柳絮 扭身 姥姥 吧嗒
塞在怀里 呜哩哇啦 糠皮 枪栓
捆绑 劫难 枪毙 扒开 尸首
教师指明读词语,同学间纠正读音,注意标红词语的拼读,前鼻音“晋”“捆”,后鼻音“绑 ”,翘舌音“栓”“尸”等。开火车读,再齐读。
(出示课件8-9)掌握识字方法:形近字辨析(“梆bāng”和“绑bǎng”,“趴pā”和“扒bā”)、组词识记(“劫jié”:劫难,抢劫,劫持)、生活识记(“栓shuān”门栓)。
(出示课件10-11)注意多音字:“吧”两个读音分别是“bā”,组词“吧嗒吧嗒”和“ba”,组词“好吧”。“哇”两个读音分别是“wā”,组词“呜哩哇啦”和“wa”,组词“走哇”。“塞”在这里读“sāi”,意为“堵入空隙,填入”,比如“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ài”,组词为“边塞”,意为“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和“sè”,组词“堵塞”,意为“塞sāi,用于某些合成词或成语中”。
(出示课件12)利用“小熊钓鱼”识字游戏巩固识字。
(出示课件13)出示生字:引导学生注意“劫”与“却”的区别。
(出示课件1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晋”:上部两竖平行,第二横长;下部“日”与上部对正。“膊”:“膊”左窄右宽,三部分组成“月+甫+寸”。注意右边的部分写得扁一些。
(出示课件15)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劫”:笔画相互避让。“去”撇折往右上倾斜,“力”写得倾斜而不歪倒。“趁”:“走”平捺舒展,里面四撇间距均等。“慌”:右部笔画要紧凑,“芒”竖折处无点。
3.(出示课件16)我们刚刚已经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课文中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1)睁眼瞎:比喻不识字的人;文盲。(2)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3)劫难:灾难。(4)有志不在年高:有志向不在于是否年长。
4.(出示课件17)了解晋察冀边区:“晋”是陕西省的简称,“察”是民国时期察哈尔省的简称,“冀”是河北省的简称。晋察冀边区是我抗日根据地之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包括解决生字词和理解词语,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理解重点词汇,为后面的课文学习做铺垫。)
三、学习方法,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8)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并说一说:这篇课文跟以前学过的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
预设:篇幅较长 有序号标注
2.(出示课件19)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泡泡形状的学习提示,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边读边想,化整为零。前后联系,瞻前顾后。
3.(出示课件20)现在你能运用刚学到的阅读方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总结。
预设:(出示课件21)第一部分:雨来游泳本领高,不仅写出了雨来的机灵、善水,还写出了雨来的调皮、可爱。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雨来爱护自己的课本,学习也非常认真。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被敌人抓住,表现得很机智。
(出示课件22)第四部分:雨来和敌人进行不屈的斗争,表现得很勇敢,很坚强。第五部分: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非常难过。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在敌人的枪口下巧妙地逃生。
4.(出示课件23)互动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课后第二题列举了第一部分的小标题,回顾这部分的内容,说说这个小标题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雨来游泳本领高。(游泳本领高)这个小标题是对这个部分内容的概括,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雨来“游泳本领高”来写的。以雨来为主体。
5.(出示课件24)快速默读第二至六部分,照样子给这五个部分列小标题。教师提示方法:可以结合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用精练的语言来概括小标题;还可以选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作为小标题。
6.(出示课件25-26)预设: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第三部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智勇斗鬼子;第五部分:怀念雨来;第六部分:机智脱险。
教师板书: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李大叔 志勇斗鬼子 怀念雨来 机智脱险
7.小标题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提炼小标题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还可以用书上的语句。谁能试着用书中的语句提炼小标题?
预设: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第三部分:把缸挪回原地;第四部分:什么也没看见;第五部分:有志不在年高;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教师板书:望着妈妈笑 爱自己的祖国 把缸挪回原地 什么也没看见 有志不在年高 雨来没有死
(设计意图:归纳小标题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学生很难一步到位。所以,这里提示了学生方法。这样,可以多角度地培养小学生的概括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多种表述中感受提炼小标题的方法。)
三、归纳总结,拓展训练
1.(出示课件27)出示课后习题2,给其他五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3.(出示课件28)通过对课文的初步学习,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同学们,你们能借助思维导图复述课文吗?
预设: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 游泳 本领高的孩子,他上夜校 读书 ,他为了 掩护 交通员李大叔,哪怕被鬼子抓住了,也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 勇斗 鬼子。当鬼子想杀害雨来,但雨来凭借着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 脱险 ,顺利 逃生 了。
四、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9-3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小雨来英雄品质。
2.体会文中三处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梳理文章(出示课件32)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阅读长课文的方法?
2.指名回答。
预设:边读边想、前后联系、列小标题
二、研读事迹,提炼品质
1.(出示课件33)同桌交流并思考: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最能表现雨来是小英雄的是哪些部分呢?
2.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预设: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志勇斗鬼子
3.(出示课件34)请大家快速浏览第四部分“志勇斗鬼子”找出相关语句:雨来一共说了几次“没看见”?
(出示课件35)交流语句:(1)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2)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3)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学生汇报交流:雨来三次说“没看见”。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雨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三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课件36)第一次:“鬼子假装很温和,叫人给雨来松绑,还摸雨来的头。”面对鬼子的哄骗,雨来没有上当,嘟嘟囔囔地说话,降低敌人的防备。也说得含混小声,麻痹鬼子。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雨来?(机智)
(出示课件37)第二次:“扁鼻子军官掏出糖块和金戒指给雨来。”鬼子用糖块、金戒指利诱雨来,雨来没有理睬他。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雨来?(立场坚定、毫不动摇)
(出示课件38)第三次:“鬼子的诡计落空,显露出凶恶的本质。他们凶狠地毒打雨来,并把雨来拉出去准备枪毙。”鬼子撕破伪装,毒打、威胁雨来,雨来两眼冒金花,鼻子流着血,可是他还是不屈服。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雨来?(勇敢)
教师总结:你们看,“没看见”三个字是多么简单,但又是多么的有力量啊,这就是文字的魅力,这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机智、立场坚定、勇敢的小英雄。
4.鬼子是如何毒打雨来的?为什么作者把敌人描写得如此凶残,把这个场景写得这样血腥?
(出示课件39)交流语句: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学生汇报交流: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把敌人的凶残体现的淋漓尽致。用敌人的残暴反衬雨来的坚强不屈。
(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概括人物品质,体会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40)不管敌人如何利诱、残暴,雨来自始至终都是坚定地回答“没看见”,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坚定、勇敢。
教师板书:机智勇敢 热爱祖国
6.(出示课件41)是什么力量,让年少的雨来在敌人的毒打之下依然态度坚决、绝不屈服?
预设:“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7.(出示课件42)“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学生交流汇报,老师引读总结:三次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出示课件43)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上夜校时,雨来坐在昏暗的教室里,大声地跟着老师念道:“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当雨来被敌人哄骗、利诱、威胁时,雨来的耳畔萦绕着那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当雨来被敌人摧残得遍体鳞伤、脸色苍白、鲜血直流时,还是那句话在支撑着他:“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就是雨来毫不动摇,坚贞不屈的原因。是对祖国深深的爱。当老师在夜校领着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就为雨来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这颗种子一点点萌发、生长、成熟,最终变成了雨来勇敢面对强敌的强大力量。
这三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使主题更加鲜明,反映了雨来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让我们放开声音,再读这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出示课件44)让我们牢牢的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8.(出示课件45)总结:你知道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了吗?
预设:雨来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小英雄,是因为他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鬼子进行了顽强地斗争,不管鬼子如何哄骗、威吓甚至毒打,他始终不动摇,他具有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英雄品质,他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
9.(出示课件46)有志不在年高。有抱负的人不一定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来衡量。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拓展其他“有志不在年高”的孩子。(送鸡毛信的海娃、小兵张嘎)
三、探究景色,挖掘作用
1.(出示课件47)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写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预设:(1)课文第一部分(出示课件48)“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这一段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这一段环境描写,描写了小英雄生长的优美的环境,也为下文雨来跳河逃生作了铺垫。
课文第五部分(出示课件49)“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一段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预设:这段描写以景衬情,给人以压抑、沉痛的感受,还乡河景色如此美丽,而生活在的雨来却没有出现,表达了人们误以为雨来已经牺牲的惋惜与不舍。
课文第六部分(出示课件50)“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这一段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大家深深地怀念雨来,暗示雨来没有死。
2.指导朗读。
3.教师小结:文章中三次环境描写,都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情感。由此看来,成功的环境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故事中的写景是为课文中心服务的,文章前后联系,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设计意图:一切景语皆情语”。课文中多次写到雨来生活的家乡还乡河的景色,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意味。结合课后题要求,引导学生关注景物描写在叙事文章中的作用,体会景中之情。为突破学习难点,通过找出景色、朗读景色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用等步骤展开学习,体现指导层次与学习过程。)
4.(出示课件51)这样美丽富饶的家乡,岂容外来侵略者肆意妄为,恶意践踏?!让我们牢牢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四、归纳总结,拓展训练
1.(出示课件53)小结概括:本文主要写了抗日战争时期,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的精神。
2.(出示课件54)拓展延伸爱国名言。
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55-58)
2.课后作业(出示课件59)教师布置作业:将《小英雄雨来》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可以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具体讲述,也可以结合小标题讲述整个故事。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提高读写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选自作家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作家凭空想象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建国之初,小说《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全国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交流三处“没看见”和还乡河的景色。最后,组织学生讲故事,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融入到讨论、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这一环节中,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这对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要求太高,因此,教师在学生阅读每一部分时,提出阅读时间要求,促使学生加快阅读速度。
本文篇幅较长,因此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抓住重点部分导读,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底蕴,确定了价值指向的导读目标。在引领小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