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05 守株待兔
(第2课时)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齐声读一读课文,读完说一说故事大意。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大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梳理故事结构,来体会想法吧!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树桩。
耕种为生的人,也就是农民。
宋国有一个农民,他家的田里有一个大树桩。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5.守株待兔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一只兔子跑得快
撞到树上
脖子被撞断,死了
课文品析
走:跑
颈:脖子
5.守株待兔
课文品析
走
以前的意思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哦!
“走”在古语中是跑的意思,而“行”则表示是走的意思。
5.守株待兔
撞树折颈而死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读一读第四句话。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农夫放下农具,
守在树旁。
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课文品析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5.守株待兔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朗读指导
语调上扬,加重语气,表达宋人迫切想再一次得到兔子的心情。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
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种田人的好心情呢?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农夫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呢?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课文品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再也没有兔子跑过来撞死,所以再也没捡到兔子。
而他的这种行为却被宋国人嘲笑。
5.守株待兔
课文品析
当一个农夫不在田里劳作,会发生什么呢?
粮食会被草淹没
粮食会枯死
家里没有粮食吃会挨饿
5.守株待兔
课文品析
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偶尔侥幸捡到一只兔子,就以为可以永远这样不劳而获捡到更多兔子,但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再发生的可能性太小了。
5.守株待兔
现在我们来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梳理故事的逻辑关系。
因为宋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所以
因释其耒而守株。
因为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所以
田地荒芜,一无所获。
因为“兔不可复得”,所以
身为宋国笑。
课文品析
5.守株待兔
主题概括
这个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包含着两种意义,既讽刺了懒汉思想,也批判了经验主义。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着侥幸的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5.守株待兔
课文结构
守株待兔
侥幸心理
注定失败
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不费力捡兔子
放下农具等兔子
被人嘲笑
5.守株待兔
课后拓展
假如你是这位农夫的邻居,看到农夫这样不务正业,为他感到很着急,你会怎样去劝说农夫不再守株待兔?
劝一劝
5.守株待兔
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阅读链接
要求:先了解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想想这个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5.守株待兔
南辕北辙
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阅读链接
故事大意:
5.守株待兔
想一想: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阅读链接
故事中的人,一心想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这样他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5.守株待兔
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阅读链接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会离成功越来愈远。
5.守株待兔
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
一个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但是方向不对,劳而无功。
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蠢的事情。
阅读链接
5.守株待兔
《韩非子》中还有许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还为人们广泛运用,课后同学们可以多多阅读。
阅读链接
5.守株待兔
连一连,根据字的意思连线。
走
释
株
因
跑
放下
树桩
于是
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