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0 10: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山西临汾·统考模拟预测)比较学习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元、明两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都曾经定都在南京
C.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D.都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2.(2022·山西·统考模拟预测)建筑蕴含了丰富的信息,是了解历史的渠道之一。下列两处建筑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隋唐文化,影响深远 B.民族交融,和谐顺睦
C.中外交流,和平绵延 D.道教文化,千年传承
3.(2022·山西大同·统考二模)麒麟是中国古人幻想出来的一种独角神兽。汉画像石上面的麒麟图案,均与马和鹿的样子相似,躯高颈长,身被纹彩,头生一角,角上有圆球或三角状物,尾如牛尾。至于真正的麒麟究竟是何形状,亦不得而知。郑和下西洋到达过榜葛刺,后来榜葛刺国王进贡长颈鹿,引发了朝野轰动。这反映了郑和远航( )
A.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活跃 B.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C.发生在明成祖在位时期 D.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2022·山西晋中·统考一模)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下列可以印证戚继光这一志向的史实是( )
A.抵抗匈奴,修筑长城 B.抗击金军,取得郾城大捷
C.逐出荷兰,收复台湾 D.抗击倭寇,台州九战九捷
5.(2022·山西·统考模拟预测)“李时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了《本草纲目》。”材料体现了《本草纲目》( )
A.汇聚民间医学精华 B.全面总结前人经验
C.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D.蕴含丰富实践经验
6.(2022·山西大同·统考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徒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据此,李文同学要制作“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小报,下列能入选的一组是( )
A.都江堰,指南针,毕昇、《天工开物》 B.大运河、《红楼梦》、徐光启、郑成功
C.《伤寒杂病论》、祖冲之,李白、郑和 D.《清明上河图》、徐光启、司马光,戚继光
7.(2022·山西晋中·统考二模)“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1662年,被荷兰殖民者占据多年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与此相关的诗句是( )
A.藩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8.(2022·山西太原·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小华同学画了一个思维导图(如图),其主题是( )
A.清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B.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清朝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D.清朝对外来侵略的反抗
9.(2022·山西·模拟预测)清代,历任驻藏大臣直接受皇帝指挥,秉承中央政府政令办事。达赖、班禅及全藏一切陈禀、西藏地方一切应办事宜,皆须经驻藏大臣转奏皇帝裁决。这表明( )
A.清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 B.驻藏大臣拥有藏务决策权
C.皇权对西藏管辖的强化 D.中央正式对西藏进行管辖
10.(2022·山西晋中·统考一模)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列文物都是在清朝时颁发的,文物反映出( )
达赖金印 班禅金印 金奔巴瓶
A.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B.清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清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机构 D.清朝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11.(2022·山西太原·统考一模)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面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这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据此判断,①处应填写的管辖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西域都护府 C.伊犁将军 D.宣政院
12.(2022·山西·统考一模)山西旅游文化丰富多彩,遍布全省各地。下面是一组同学整理的相关研学记录卡。请你据此在_________拟定一个恰当的词语
A.戏味浓厚 B.兼具特色 C.中西合璧 D.儒雅凝重
13.(2022·山西·模拟预测)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利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秦汉时期,早期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②是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是宋元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D.④是明清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4.(2022·山西晋中·统考模拟预测)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走进平遥古城,在了解山西古代建筑发展的同时,拍摄了下面的照片及文字说明。由此可推断出( )
平遥古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相传这里是帝尧的封地,始建于西周周宣王时,西周大将尹吉甫曾屯兵于此,明洪武年间扩建为砖石城墙。平遥因商贾云集、实力雄厚,汇兑通达天下,当时有“小北京”之称。
A.平遥古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B.相传这里是帝尧的封地,始建于西周周武王时
C.平遥商贾云集实力雄厚,著名的商帮是晋商
D.明清晋商因墨守成规、思想保守而逐渐衰落
15.(2022·山西·一模)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16.(2022·山西太原·统考一模)明朝的内阁办公地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而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这让皇帝能随时召见军机大臣,了解国家大事。皇帝阅览官员呈报的奏折,军机大臣聆听皇帝口述上谕,回到军机处,凭借记忆拟定上谕,然后再赴养心殿,交皇帝定夺,这中间只需一个时辰,就成为正式的诏书。从1000米到50米的距离变化最能体现的是
A.明朝内阁权力弱化 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军机大臣跪受笔录 D.地方权力的削弱
17.(2022·山西·统考三模)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A.严禁对外贸易 B.长期闭关锁国
C.加强封建皇权 D.抵御外敌入侵.
18.(2022·山西临汾·统考模拟预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史纲》中写道:“事实证明,朝贡社会不能容忍那些可能引起重大进步的技术创新。……朝贡社会不仅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这是在分析( )
A.清朝专制措施 B.清朝前期的兴盛 C.清朝腐败现象 D.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19.(2022·山西晋中·统考中考真题)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撤,虽不失庄重,却也预示着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
A.真实再现历史场景 B.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
C.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D.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
20.(2022·山西阳泉·统考模拟预测)以下文物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半两钱②殷墟甲骨 ③京剧早期戏服④三彩骆驼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二、综合题
21.(2022·山西阳泉·统考一模)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文物之光]文物是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请分别指出下面文物承载的历史价值。
图一 司母戊鼎 图二 唐朝墓葬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和非洲黑人俑
(2)[思想之光]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需要巨人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分别概括下面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并指出其共同点。
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 认识你自己。
(3)[建筑之光]中国古代建筑精美绝伦,彰显民族精神风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说明材料二中“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在我国古代的主要功能及它的精神内涵。
材料一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同时,它在精神内涵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22.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优秀文明成果虽然时隔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但是仍向世人展现着自己独特而且耀眼的“美”。请与史增智同学一块探讨中华文明之美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感知美〗
(1)把下列信息补充完整
_______(名称)水利工程: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②此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③它最伟大之处是建成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隋朝大运河: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思考美〗
(2)补充填空并思考问题。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_______。此书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________,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京剧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抒发美〗
(3)除了上述之外,你肯定还学到了很多其它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请以“我叹_________”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补充完整;表述条理清晰,史论结合。)
23.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展现历史的发展脉络,承载文化自信。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科技之光】
(1)科技成就推动着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从上面科技著作任选两部为其撰写简要介绍。
【建筑之魂】
有时它是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有时却演变为长墙间矗立着的烽燧与零星散落的烽火墩台。……沿山脊线起伏的超长墙体曲线是它整体的形廓,展现了线的力量与韵律,无数垛口重复而有节奏,竖立于城墙之间的敌楼与绵延的墙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尽显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美态。
——摘编自屈琳《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视觉艺术表现特征》
(2)建筑工程承载着民族的精神与智慧。根据上面图文信息概括长城的建筑特征,并简述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艺术之美】
上图是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孙公园25号安徽会馆的戏楼(建于清代)。中国古代的戏剧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当时观看戏剧已成为城乡民众的一种主要的文化和活动。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3)戏剧艺术铸成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和人格魅力。根据上面图文信息概括清代戏剧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明朝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A项正确;元朝定都大都,排除B项;明朝是汉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排除C项;明朝没有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唐招提寺与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中日交流有关,图二爪哇岛三宝庙与明朝郑和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地区的交流有关,因此共同主题是“中外交流,和平绵延”,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时期,与隋唐文化不符,排除A项;鉴真东渡日本和郑和下西洋都属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外交往的重大事件,而非民族交融,排除B项;“寺”“庙”与佛教文化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古代榜葛剌(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国王向明朝进献长颈鹿,当时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B项正确;促进了明朝商品经济活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发生在明成祖在位时期不能反映材料的内涵,排除C项;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明代中期,倭寇猖獗,戚继光抗击倭寇,台州九战九捷,为抵抗侵略做出了巨大贡献,故D符合题意;在秦代,抵抗匈奴,修筑长城,故A不符合题意;岳飞抗击金军,取得郾城大捷,故B不符合题意;郑成功逐出荷兰,收复台湾,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D
【详解】由材料“李时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历时27年编成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它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李时珍进行了广泛的社会实践,体现了《本草纲目》蕴含丰富实践经验,汇聚民间医学精华、全面总结前人经验,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B项;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体现的是《本草纲目》的历史价值,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都江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属于科技科技成就;指南针和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属于宋代科技成就;《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的科技著作,A项正确;郑成功的贡献是收复台湾,与科技文化成就无关,排除B项;郑和的活动是七下西洋,属于对外交往,排除C项;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他的事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意思是,郑成功经过长期努力,终于赶走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宝岛台湾,其功绩永不可没,B项正确;“藩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的意思是吐蕃人过去不耕犁,现在互相学习如何种庄稼,排除A项;“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是歌颂唐朝的鉴真东渡日本,使唐朝的文化在日本奈良城蔚然成风,排除C项;“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岳飞写的诗,意识是: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表达了收复山河的决心,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设置伊利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关系,抗击沙俄维护了东北地区的安全,因此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项正确;清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清朝对外来侵略的反抗仅是材料的一方面,说法片面,AD项排除;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项排除。故选B。
9.C
【详解】根据材料“直接受皇帝指挥”“秉承中央政府政令办事”“皆须经驻藏大臣转奏皇帝裁决”可知,驻藏大臣直接对中央和皇帝负责,西藏地区的一切事务经驻藏大臣之手由皇帝直接裁决,这表明清朝通过设置驻藏大臣,中央对西藏的管辖得到强化,C项正确;西藏属于西南地区,并非西北地区,排除A项;由材料信息“皆须经驻藏大臣转奏皇帝裁决”可知,驻藏大臣对西藏事务只有行政权,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排除B项;元朝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帝以后,达赖、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清政府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大活佛转世颁发金奔巴瓶,这都表明了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A项正确,排除D项;图片只与西藏有关,反映不出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排除B项;文物图片与设置机构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
11.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D项正确;元朝政府管辖澎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元世祖灭宋后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属于福建行省泉州路同安县,是中国在台湾附近岛屿设立正式建置的开始,排除A项;西域都护府是汉朝时期在西域(今新疆)设置的管辖机构,排除B项;伊犁将军,全称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 ,正一品武官,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乔家大院具有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又体现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色彩……渠家大院……建有山西民宅中最大的戏台与戏园……王家大院,具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具有南国建筑的秀雅风格……常家庄园……文化品味高雅,历史底蕴凝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研学记录卡中的内容具有兼具各种特色,所以在_________拟定一个恰当的词语应是“兼具特色”,B项正确;只有渠家大院体现了“戏味浓厚”,排除A项;“中西合璧”是乔家大院的风格,排除C项;“儒雅凝重”是常家庄园的特色,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④,是处在1368--1840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1840年是鸦片战争;这一阶段是明清时期,主要特征是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项正确;①是秦汉时期,主要特征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排除A项;②是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排除B项;③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平遥因商贾云集、实力雄厚,汇兑通达天下,当时有“小北京”之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遥商贾云集实力雄厚,著名的商帮是晋商,C项正确;平遥古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排除A项;相传这里是帝尧的封地,始建于西周周宣王时,不是周武王,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晋商墨守成规,排除D项。故选C项。
15.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的命令能直接下达到地方,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保密性,加强了皇权,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B
【详解】题干反映了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这让皇帝能随时召见军机大臣,了解国家大事,也便利了皇帝诏书的正式出台,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皇帝处理全国军政事务,因此这段距离变化最能体现的是君主专制的强化,B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反映从明朝内阁制到清朝军机处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并不是凸显内阁权力的弱化,排除A项;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只是题干的部分现象,没有折射出实质问题,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明清中枢体制的变化有利于君主专制强化,没有体现地方权力的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详解】根据题干“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结合所学知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国家的闭塞,是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B正确;中国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是严禁对外贸易,排除A;题干“外交事务”“西方国家”与“加强封建皇权”不符,排除C;抵御外敌入侵不是出现题干这一现象的原因,排除D。故选B。
18.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形成周边国家向自己朝见进贡的朝贡体系,这种以自己为天下共主、以周边国家为蛮夷落后之邦的陈腐观念,势必会产生、执行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必然就会缺乏技术创新的刺激因素,也缺乏进行此类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意愿,精英人士把从事此类活动视为有失身份,D项正确;材料是说清朝外交政策的弊端,不是说清朝专制、前期兴盛、 清朝腐败,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9.B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京剧脸谱各具特色,如黑脸凸显包拯的铁面无私,红脸凸显关羽的忠义,由此可知京剧脸谱渗透人们的价值取向,固化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认知,B项正确;京剧脸谱体现了创作者对历史人物的主观认知,并不是真实再现历史场景或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排除AC项;京剧脸谱并不是刻画善变的人物性格,而是采用不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两钱是秦朝统一使用的货币,殷墟甲骨出现于商朝,京剧形成于清朝,三彩骆驼俑是唐三彩的杰作,按照朝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文物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C符合题意;ABD排列顺序错误,排除ABD。故选C。
21.(1)图一: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高超工艺。
图二:说明唐朝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
(2)孔子:主张要有同情心和爱心;把“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孟子:认为人民最重要,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苏格拉底:主张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只有获取知识才能具有美德;人要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共同点: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3)北京故宫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建筑群;是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的结晶。
长城主要功能:军事防御功能。精神内涵:长城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充满向心力;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等。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高超工艺。唐朝墓葬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和非洲黑人俑说明唐朝经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要有同情心和爱心;把“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他认为人民最重要,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主张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只有获取知识才能具有美德;人要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三人的共同点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的结晶。长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北方蒙古族的南扰。长城动气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是长城内外各民族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充满向心力;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22.(1) 都江堰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 罗贯中 史书的记载与文学作品的叙述有很大的区别(言之有理即可) 国粹 受到清朝皇室的支持。 融合了多个戏曲曲种的优点。 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
(3)示例:我叹《红楼梦》
《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和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解析】(1)
根据信息“水利工程……此工程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结合所学知识,图示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根据都江堰水利工程例子,结合所学知识填写隋朝大运河的信息,①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②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
根据所学知识,《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此书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书在描写赤壁之“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这种现象说明史书的记载与文学作品的叙述有很大的区别。根据所学知识,京剧被视为国粹。根据材料“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可知,京剧的特点:受到清朝皇室的支持。根据材料“徽剧是京剧的前身……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可得出特点:融合了多个戏曲曲种的优点。根据材料“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可得出特点:影响力和地位不断提升。
(3)
本问是小论文题,只要表述条理,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如:以“我叹《红楼梦》”为题。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论述,红楼梦》,别名《石头记》等,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百态的史诗性著作。《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二十世纪以来,《红楼梦》更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和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使学术界产生了以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23.(1)李时珍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出了《天工开物》一书,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从作者、内容、影响、历史地位等方面回答)
(2)特征: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因地制宜;技艺高超等。精神: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3)联系社会现实、反映民意;戏剧种类(剧目、流派)众多;雅俗共赏等。
【解析】(1)
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题干显示的书名,结合书的作者、内容、影响、历史地位等方面解释这些书。如《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出了《天工开物》一书,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的作者是徐光启,这本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2)
根据题干信息“沿山脊线起伏的超长墙体曲线是它整体的形廓,展现了线的力量与韵律,无数垛口重复而有节奏,竖立于城墙之间的敌楼与绵延的墙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尽显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美态”可知,长城具有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因地制宜;技艺高超等特征。根据所学知识,长城蕴含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
(3)
根据题干信息,“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可知,清代戏剧具有联系社会现实、反映民意的特点;根据题干信息,“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可知,清代戏剧具有戏剧种类(剧目、流派)众多;雅俗共赏等特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