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9 21: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红色象征革命,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你知道把五星红旗确定为新中国国旗的是哪次会议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3.(2022·山西晋中·统考模拟预测)为庆祝“明北京城”建成600周年,某历史小组举办了“百年北京”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选项的解读词与图片相对应的是( )
A.文明湮灭—众志成城—当家做主—体育盛会
B.中流砥柱—众志成城—生死攸关—屹立东方
C.大国梦碎—团结一致—天下为公—洗雪国耻
D.文明湮灭—中流砥柱—生死攸关—体育盛会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B.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成为过去
5.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其“新”主要体现在(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D.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7.下图的内容是关于西藏解放历史的部分叙述。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 )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A.背景和时间 B.人物和方式 C.方式和背景 D.方式和意义
8.某同学将新中国成立后与西藏有关的知识,制成复习表格,表格▲处应该填写的是( )
时间 事件 意义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
1959年 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 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一五”计划期间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004年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整理出版 保存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A.西藏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B.民族区域制度确立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9.一幅寥寥数字的标语,不但折射着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执政的方向和智慧。下列标语与西藏和平解放有关的是
A.走全面建设道路,建强大工业国家 B.祖国大陆获统一,各族实现大团结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10.(2022·山西临汾·统考二模)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时说:“应当号召人们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水,可以锻炼人们的意志。有些人害怕大的东西,美国不是很大吗?我们碰了它一次,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请判断其中的“碰了一次”指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美国侵略越南战争
11.(2022·山西晋中·统考一模)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 奥内尔博士评价一场战争时指出:“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 1950 年 11 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博士评价的战争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击八国联军 D.抗日战争
12.(2022·山西吕梁·统考一模)电影《长津湖》的持续热播再次激发了国人学英雄,敬英雄的热潮。让我们再次致敬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为保家卫国而献身的英雄,他们是( )
A.佟麟阁、赵登禹 B.黄继光、邱少云 C.邓稼先、袁隆平 D.王进喜、焦裕禄
13.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豪迈的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抗美援朝战争证明新中国是一个军事强国
B.抗美援朝战争证明新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抗美援朝胜利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现代化强国
14.毛泽东对于是否入朝参战曾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说明抗美援朝主要是为了( )
A.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保障
C.打击美帝国主义的气焰 D.维护朝鲜的和平与稳定
15.(2022·山西大同·统考二模)湖北省宜昌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王进山家珍藏着一个“老物件”,这是一张枝江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颁发给其祖父王心洲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家人得到土地的原因是( )
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B.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C.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16.(2022·山西大同·统考二模)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分六集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下列选项是其前四集的名称,其中“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应集中在( )
A.《千年局变》 B.《中国新生》
C.《峥嵘岁月》 D.《伟大转折》
17.(2022·山西·模拟预测)漫画以精妙的艺术形式再现历史事实。下面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C.洗雪了百年国耻 D.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18.下图是1952年1月1日,邮电部发行的《土地改革》特种邮票。邮票的主题是农民分得土地,领到土地证书,走向农业生产。票面的近景是三个农民手持土地证书,远景则是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票面上还有一个巨型拖拉机的特写。关于这张邮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邮票发行时土地改革已经结束
B.农民领到土地证书意味着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农民分得土地只是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D.票面上的拖拉机特写代表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19.1950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为了完成并巩固胜利……肃清中国境内的一切残余敌人,解放台湾、西藏、海南岛,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准备进行或着手进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继续加强中国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革命大团结。”材料旨在说明( )
A.祖国的统一受到了帝国主义国家阻挠 B.土地改革即将在新老解放区全面展开
C.我国面临严重的军事威胁和外交危机 D.我国面临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重任
20.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③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④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22·山西·统考模拟预测)光华中学的同学们进行了“穿越浩瀚历史·发现大美山西”的研学活动,下面是他们分组展示的部分成果。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下面是一组同学整理的相关研学资料,你认为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研学主题的是( )
太原位于山西的中心,三面环山,有汾河贯南北。古人云:太原“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其位置重要性非同一般。 战国时,晋阳是赵国第一个都城;汉朝汉文帝刘恒即位前为代王,居晋阳;南北朝时高欢、高洋以晋阳为基建立东魏、北齐;隋末,李渊、李世民晋阳起兵,最终夺得天下;五代十国时,太原地位更是尊崇。除了后梁、后周外,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以晋阳为国都,或从晋阳起兵而发迹。
A.太原——兵家必争之地的缘由 B.太原——王者之都的悠久历史
C.太原——民族交融的前沿阵地 D.太原——王朝定都最多的古都
22.二组同学走进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省地质博物馆,收集了如下图文资料。据此判断,这份“晋绥边区土地证”开具的时期是( )
左图是民国三十八年五月签发的一份土地证。内容为代县神涧村户主周益一家在土地改革中分的土地叁拾贰垧亩、房屋陆间。经勘察确属实。为保证人民土地房屋所有权,特为证明。嗣后此项土地所有权即归该户所有,此证。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二、填空题
2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4.(2022·山西·模拟预测)重要地点见证了党的发展足迹,对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革命精神,其有重大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上海的石库门,到嘉兴的南湖,一叶小船,摆渡了暮露沉沉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开启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最伟大革命的序幕。
(1)请解释材料中“一叶小船,摆渡了暮霭沉沉的中国”的内涵。
材料二 从井冈山出发,一路披荆斩棘,走过瑞金,走过遵义,爬雪山过草地,来到延安。理想和信念的力量,让延安与众不同。美国记者斯诺说:红星照耀中国。文学家鲁迅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华侨领袖陈嘉度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延安地处中国西北角,却代表光明和进步,代表先进的力量,让全中国看到了另一种前途。
——材料一和材料二摘编自《必由之路》
(2)据材料,简述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到……再到延安”的革命历程,并写出“延安与众不同”的原因。
材料三
A、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摘自统编版教材 B、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一年来,……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摘自《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3)指出A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据材料,举例阐释“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4)你心目中还有见证党的发展足迹的地点吗?请写出与其相关的事件及意义。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材料“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制定的,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临时宪法的作用,B项正确;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排除A项;1954年全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4年5月31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政协会议上,把五星红旗确定为新中国国旗,D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A项;新政协会议上选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圆明园遗址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湮灭;卢沟桥事变体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日军侵略;开国大典体现的是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北京奥运会一次体育盛会,A项正确;屹立东方指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B项;大国梦碎是鸦片战争的失败,排除C项;中流砥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开国大典隆重举行,B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是为了筹建新中国,排除A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成为过去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不是标志,排除C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项正确;土地改革的完成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为了商讨成立新中国问题,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6.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D项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排除A项;三大改造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三大改造后,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这段话提到了西藏解放的时间——1951年,方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因此,D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西藏解放的背景和人物,因此,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是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D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体现的是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并不能说明西藏经济迅速发展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更不代表西藏自治区成立,排除ABC项。故选D项。
9.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统一,各族实现大团结,故选B;A项与西藏和平解放无关,排除A;C项反映的是开国大典,排除;D项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取得的三项重要的外交成就,与西藏和平解放无关,排除。
10.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我国开展了抗美援朝战争,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最终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C项正确;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了,美国没有参战,排除A项;抗日战争期间,美国、中国都是反法西斯同盟国,两国相互配合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排除B项;1955年美国侵略越南战争,1975年美国从越南撤军,而材料的时间是1956年,此时越南战争还没有结束,不符合“我们碰了它一次,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1950 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在11月的清长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胜利,因此,博士评价的战争是抗美援朝战争,A项正确;解放战争1936-1949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31-1945年抗日战争,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长津湖》是反映抗美援朝的战争影片,展现许多为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英雄,如黄继光、邱少云等,B项正确;佟麟阁、赵登禹是在卢沟桥事变中英勇抗日的民族英雄,排除A项;邓稼先是“两弹元勋”、袁隆平研究出籼型杂交水稻,排除C项;在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C项正确;“新中国是一个军事强国”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抗美援朝战争并不能证明新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B项;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现代化强国,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说明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如果不出兵就会影响新中国的建设,因此为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保障必须抗美援朝,B项正确;ACD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B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中“枝江县人民政府于1952年颁发给其祖父王心洲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结合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这家人得到土地的原因是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C项正确;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A项;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B项;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生产经营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故前四集应集中在《中国新生》中,B项正确;《千年局变》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排除A项;《峥嵘岁月》讲述的是民国时期,排除C项;《伟大转折》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详解】根据图文“耕者有田”“终结封建制度”“农民翻身得解放”“神州大地齐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事件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排除A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排除C项;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B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结束于1952年底,排除A项;农民分得土地只是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土地改革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票面上的拖拉机特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工业化的向往,而非已经取得的工业化成就,排除D项。故选B项。
19.D
【详解】据材料“为了完成并巩固胜利……肃清中国境内的一切残余敌人,解放台湾、西藏、海南岛,完成统一全中国的大业,准备进行或着手进行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继续加强中国与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革命大团结。”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说明当时新中国面临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等重任,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项; B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项; C项不属于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 D项。
20.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953年,新中国在巩固新生政权方面取得成就,例如,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C项正确;1956年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954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宪法,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1.A 22.C
【解析】21.根据“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除了后梁、后周外,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以晋阳为国都,或从晋阳起兵而发迹。”可得出太原在中国古代军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A项主题符合题意,A项正确;只有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以晋阳为国都,因此并不能说明其王者之都的悠久历史,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民族交融,排除C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最多,排除D项。故选A项;
22.根据所学可得出,民国三十八年是1949年,材料的内容是土地改革,因此有可能是在解放战争时期,C项正确;A项是1927-1937年间;B项是1931-1945年间,D项是1953-1956年间,都不是民国三十八年,排除ABD项。故选C项。
23. 土地改革运动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大跃进”运动 农村改革(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亦可。)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对农村政策的调整,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此问考查的是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相关史实。观察图一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根据所学知识,1950年,土地改革在去昂轰轰烈烈展开,到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因此是土地改革运动。
(2)此问考查的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史实。观察图片二,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因此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此问考查的是“大跃进”运动的相关史实。观察图片三,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根据所学知识,是指当时的大跃进运动运动,大跃进片面追求工农业建设的高速度,表现在农业上就是虚报农作物产量,漫画就很好的表现了当时的浮夸风严重,表现在工业上要求钢产量翻一番,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大练钢铁运动,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因此是大跃进运动。
(4)此问考查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史实。观察图片四,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12月的一天,凤阳县小岗村一个普通社员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后来震惊全国的事儿:小岗大队的十几个社员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偷偷摸摸签订了一份“文书”,把生产队的地给分了。对他们来说,这份“包干合同”可是押上身家性命的“生死文书”,18位社员在那张大纸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这份红手印包干书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重要文件,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小岗村农民的行动实质上是自主建立生产责任制,因此是农村改革(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大改造;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24.(1)石库门、南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方,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可能性。
(2)党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党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革命。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取得了一系列战果,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广大青年怀抱救国理想,奔赴代表着光明、进步的延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召开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
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4)选甘肃会宁——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于此。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解析】(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库门、南湖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方,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可能性。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1931年冬,党在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革命,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取得了一系列战果,鼓舞了全国军民的信心,广大青年怀抱救国理想,奔赴代表着光明、进步的延安。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召开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4)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宣告长征胜利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