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中学06-0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对九年级的语文学习,你肯定有了深刻的感受。我们这张试卷,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舞台。在此,你尽可以全面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用心、专心、细心,你将得到最大的收获!同时请你注意卷面分还有5分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请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给加线的词语注音。(4分)
有的人走了,带着遗憾和内心的惭愧;有的人走了,带着míwǎng和未知答案的问题;有的人走了,带着一半的清醒和一半的醉。巴金的一生,有人说留下了等身之著作和不朽的文学丰碑,有人说留下了一个人用生命观望中国一个世纪的cāngsāng感悟,有人说留下的是谎言中的真实,也有人说留下了一部灵魂在苦难和自由中的挣扎史。
(1) (2) (3) (4)
2.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两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 (4分)
[示例] 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
空 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答:(1)
(2)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君子好逑。
(2) ,宵眠抱玉鞍。
(3)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作者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 。
(6)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
, 。
4.名著阅读。(4分)
有一句戏文唱道:“为忠者忠心耿耿,彪炳千秋;为义者义薄云天,留名万代。”我国古典名著中有不少“为忠者”“为义者”。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人,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为忠”或“为义”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5—9题。(21分)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名字的老人,却用他的朴实和爱,铭刻了一个道理――
爱从来不卑微
①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个命题所困扰。关于人生终极,关于真情的困惑。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②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路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相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里,哀哀的目光在秋风中抖瑟着。
③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们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④他正佝偻着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他停了下来,在那幅红布前站定,眯着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做垃圾收跑了!”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一元钱。
⑤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⑥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远去的佝偻着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他朴实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我。
⑦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名字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⑧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到的,仅仅是我们丢掉的垃圾吗?
(《儿童文学》2005年第7期)
5.读完本文,你是如何理解题目“爱从来不卑微”的?(4分)
6.读了选文第①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你有什么感想或体会?(4分)
7.第⑦段说我们这个年代“真情有些消瘦”,文中有具体表现吗?请你找出来。并结合自己的见闻、经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分)
8.阅读选文第⑧段中划浪线的句子,请你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说说老人拾到的除了垃圾还有什么。(4分)
9.本文目的是赞扬这个拾垃圾的老人,先却写他的脏、卑微,甚至让人可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4分)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1.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4分)
12.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
13.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瘦马”比喻 。(4分)
14.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4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16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任意东西( ) ②争高直指( )
③鸢飞戾天者( ) ④窥谷忘反(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写下的《朝发白帝城》。《与朱元思书》中哪两句话与划线诗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18.(1)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在著名散文《醉翁亭记》中描写了琅琊山醉翁亭的秀美景色,请你根据《与朱元思书》描写的富春江景色特征,以“琅琊山蔚然深秀”为上联,写出下句组成一副对联。(2分)
上联:琅 琊 山 蔚 然 深 秀
下联:
(2)请说说《与朱元思书》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2分)
19.有人认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放在文章原处不是很适合,应该放在最后。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3分)
三、语文综合运用 (15分)
你班组织“毕业晚会”活动,你经历了下面—些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
20.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你写的是什么 (3分)
21.根据节目表,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之后是舞蹈“友谊地久天长”,请你为连接这两个节目写几句串台词。(4分)
22.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他请你做些修改: (5分)
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一)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过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1)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一词改为“ ”。
(2)句②中,词语“ ”使用不当,应改为“ ”。
(3)句③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
23.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 ”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 (3分)
四、写作(55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5分)
阳光,公平无私地洒落在每一个人头上。清晨的阳光明亮而透彻,万物为之欣喜;雨后的阳光幻化成彩虹,尽情展示世界的美丽;严寒之后的阳光温暖而舒适,向你诉说着重逢的喜悦、友情的珍贵。阳光会让你狭窄的生活变得开阔,让你枯寂单调的日子变得丰富多彩,让你用浪漫的想象驱走现实的郁闷。
其实,真正的阳光是要用心去感觉的。和阳光对话,你会感受到光明、快乐、温暖、向上、力量……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请以“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600
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①cánkuì ②迷惘 ③沧桑 ④línghǘn
2.(1)台灯——总以为自己比别的灯亮,其实只不过是有人给它戴了一顶帽子。
(2)电脑——似乎是无所不能,却只有在别人的敲击下才能找到自己的灵魂。
3.(1)窈窕淑女 (2) 晓战随金鼓 (3)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关羽/诸葛亮等。(事迹略)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
5. 爱从来都是高尚的,不会因为人身份的卑微而卑微,同时具有爱心的人也是高尚的,从不卑微。
6. 答案示例: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却感到越来越空虚,因为许多人不但没有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反而丢掉了许多宝贵的品质,比如真情、爱心。
7. 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捐款的人不多,捐款也少得可怜。作者说这年代“真情有些消瘦”,表现了她对有些现状的担忧。当然我们也看到也有许多人正热心地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千万不要泯灭爱心,这样社会就会充满真情。
8. 他拾到的还有被我们不少人丢弃的爱心。
9. 这样写一方面欲扬先抑,使文章曲折耐读。同时,一个看似卑微的拾垃圾的老人,虽然可能生活比较困难,但还是献出了他的一片爱心,这爱心显得更加高尚与可贵。
(二)
10. 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11. (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2. (1)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2)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
13. 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
14. 例:我从小体质不好,体育成绩很差,但我不气不馁,寻找一切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今的我身强体健,在体育中考时三项成绩均获得了满分。
(三)
15. (1)任意:随心所欲地随船观赏景物 (2)指:向 (3)戾:至,到 (4)反:通“返”,返回
16.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长绿的树木,高山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出和远处伸展。
17.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8. 富春江清澈湍急 吴均通过描写景色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远离社会名利场的愿望。
19. 可以放在后面,因为它是文章的中心句;应放在远原处,因为上文是写的是山峰和山谷,这两句话是,紧跟着上文的意思写的
三、语文综合运用 (15分)
四、写作(55分)
班级 ________ 考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