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分析史料、诗句,掌握清朝采取的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文化专制政策等加强皇权的举措,学会初步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清朝强化君主专制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史料,了解清朝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社会矛盾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内容和影响;通过分析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研讨,得出正确的历史经验,认可改革开放政策,从而形成制度自信。(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结构】
本课包括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清朝走向衰败的表现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包括政治机构军机处的设置和思想言论方面对人们的禁锢,书中主要介绍雍正设立军机处的目的和作用,说明君主集权的加强;叙述、分析文字狱的出现及其影响,说明清朝是从政治、思想等多方面来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第二部分讲述了在君主专制统治下逐渐加剧的各种社会矛盾和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衰败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本课重难点】
重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君主专制强化的利弊。
【新课导入】
百集纪录片《中国十大王朝》以独特、生动的切入点,用大量历史资料和最新考古发现,从多个角度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十大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让历史自己来说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由乱到治的内在规律。其中,第84集《专制顶峰军机处》讲述了雍正统治时期,封建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表现在军机处的设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军机处。
【新课讲授】
一、军机处的设立
教师:请同学们回顾历代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的措施。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秦朝: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2)西汉:削弱王国势力和相权(颁布“推恩令”,分内外朝)。
(3)隋唐: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4)北宋:“杯酒释兵权”、分化事权。
(5)元朝:行省制度。
(6)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教师介绍:清朝初年,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仍沿用内阁和六部,并保留满洲特有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觉得清初哪一个机构权力最大呢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清初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可以看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不仅架空了内阁和六部,还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教师出示军机处的图示,请同学们归纳军机处的设立时间、职能和特点。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清朝权力机构图示:
教师总结:军机大臣根据政令的紧急程度决定政令传达的速度,地方官员汇报事情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不用经过上一级官员。军机处的设立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军机大臣的地位和作用,就像清代史学家赵翼讲的:“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教师引导学生对军机大臣与议政王大臣的权力进行对比,得出军机处设立前后皇帝权力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都不能改变。军机处设立后,一切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
教师设问:军机处的设立对君主集权有何作用
学生讨论后回答:军机处的设立,使君臣等级关系进一步分化(君,独断专行;臣,唯命是从),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教师过渡:清朝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设立军机处加强君权,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教师出示幻灯片(右图):
教师设问:什么是文字狱
学生回答: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
清军入关后的百余年间,震动全国的文字狱即有近百起,仅选几例列表如下:
案例 时间 事由 处置
庄氏《明史》案 1663年 (康熙年间) 浙江富商庄廷鑨私自增编刻印《明史》,被认为是有意反清 庄氏全族及序、校、买卖、刻印者七十余人被杀;另有几百人充军边疆
查嗣庭试题案 1726年 (雍正年间) 查嗣庭任考官,出题“维民所止”,被认为是“雍正去首” 查嗣庭身死狱中;亲属或被杀或被流放;查嗣庭祖籍浙江,故停浙江乡试会试
方国泰诗词案 1782年 (乾隆年间) 诗有“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之句 杖一百,徒三年之刑罚
教师讲解: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文字狱指的是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大兴冤狱。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大兴文字狱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清朝制造文字狱的目的和危害。可以从满洲贵族统治者与汉族民众的矛盾等方面进行提示。在分析文字狱的影响时,鼓励学生从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使人不敢过问政治等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1)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致使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请同学们归纳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列表归纳。
学生归纳后,教师展示表格:
封建社会加强思想统治简表
朝代 措施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让学生讨论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利弊。
一方面,君主专制加强后,对解决当时清朝政治矛盾、巩固清朝统治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君主专制加强后,皇帝独断专行、大臣唯命是从,不利于政府的正确决策。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但自此以后清朝也逐渐走向了衰败。
出示资料:
康熙时,詹事府少詹事高士奇与左都御史王鸿绪结为死党,同大学士明珠、余国柱一派互相攻讦。
乾隆时军机大臣和珅,结党营私,包庇亲信,为害更甚于前人。
从以上资料和课本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清朝官场的腐败风气。
出示乾隆皇帝检阅八旗军的图片:
清朝实行旗兵制,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
教师设问:随着清朝的大一统和君主专制的强化,八旗兵久无战事,军队中出现了什么风气
学生回答。
出示资料:
乾隆南巡之奢靡,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每次南巡,动用巨舟达千余艘,浩浩荡荡,沿河南下,沿途都有戏台、彩棚、龙舟、彩船点缀,乾隆和后妃等乘坐的御舟的纤夫就有3600人,分成六班,轮流拉纤,还有马匹6000匹,骡马车400辆,骆驼600匹,征脚夫役
近万人,搬运帐篷、衣物、器具。自北京至杭州,往返近6000里,途中建行宫36处;每隔二三十里设尖堂。沿途街道都铺上锦毡,露天也要蒙以绸帐,地方官要进献山珍海味,土产方物,还要从全国运来所需食品,连所饮之水都是从北京、济南、镇江等地运来的著名泉水。沿途购置备用的木炭堆积如山,顷刻间就使用一空。为供纤夫小便用,沿河塘放置大盆,口加木盖,每县都安放上万个,御舟一过,没有完好的。行宫的陈设更是极尽奢侈之能事,以致痰盂都是用缕银丝造的。
地主和商人趁灾荒年月和通过放高利贷借以兼并农民土地;农民苦于徭役征派,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富户名下,土地被侵占,致使“富者日益其富,贫者日见其贫”。
教师讲解:社会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民众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国力越来越虚弱,清朝逐步走向衰败。
四、闭关锁国政策
出示幻灯片:马戛尔尼访华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思考:乾隆帝为何如此傲慢 乾隆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 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
学生回答:乾隆帝不了解外部世界,仍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愿与外界沟通。闭关锁国政策。
教师设问:什么是闭关锁国政策
学生回答:“闭关”一词原指关闭城门,引申为断绝来往。这里的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出示材料: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材料二 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嘉庆帝的敕谕
思考问题:
(1)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1)清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根本原因);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具体表现:严禁沿海人民擅自出海贸易;只开放四个港口,后减至广州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严格限制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
出示材料:
“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
思考: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哪些影响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影响: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200年,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启示:正是基于这段历史的惨痛教训,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毫无畏惧地加入世界范围的竞争中。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板书设计】
教材活动答案
【材料研读】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这句话意思是说,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想一想: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设立为什么强化了君主专制 (教材P102)
[答案] 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照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因为军机处设立后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所以说它的设立强化了君主专制。
【问题思考】
1.想一想:吏治的腐败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教材P103)
[答案] 吏治腐败使得社会风气败坏,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农民处境一日不如一日,社会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规模不等的农民暴动时有发生。
2.想一想: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否能够抵御外国的侵略 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教材P105)
[答案] 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这一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抵抗外国的侵略。
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使中国的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在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我国远远落伍于世界。
【课后活动】
1.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诗句的人就要被下大狱呢 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教材P106)
[答案] 因为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所以写了这样的诗句就要被下大狱。
后果: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 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教材P106)
[答案] 这一民谣意思是当了三年清廉知府,也能到手十万两雪花似的银子。讽刺那些号称清廉为官者,清廉是假,腐败是真。
它反映了清朝时官场的腐败之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