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期工程正式通水。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历经15天、1432千米的行程,于12月27日抵达中线工程终端北京团城湖,并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首都的千家万户。到2017年国庆节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0亿立方米,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直辖市5 310万人喝上了汉江水。
导入新课
【思考题】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在我国,类似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课标内容】
以某地区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状况均不相同,因
此区域之间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区
域的持续发展。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应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发生原因和过程,二是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后者是重点。
KE CHENG BIAO ZHUN
课 程 标 准
CONTENTS
目录
1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区域差异——资源禀赋
-01
OA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
OB
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 …
OC
我国主要油气资源的布…
OD
我国主要大煤矿的布. … …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区域差异——经济水平
-02
。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资源富集区
产品生产地具有集中性
1.调配原因
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资源贫乏区
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
经济、人口集聚
资源短缺
资源跨
区域调配
2.调配影响
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实现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①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②优化配置资源,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③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南水北调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3.我国的主要调配工程:
北煤南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图中箭头表示我国哪一项重大能源调配工程?
导
图中箭头表示我国哪一项重大能源调配工程?
西电东送
导
北煤南运
西气东输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概况
阅读教材图4.16。独立思考如下问题:
1.西气东输工程线、二线、三线工程的起点与终点分别位于哪里
2.西气东输工程线工程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
3.西气东输工程管道建设的主要自然障碍有哪些
4.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具体走向的因素有哪些
气源地
(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概况:
目的地
(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
输油管道
2002年正式开建,分为四期工程,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输气管道,与中国——中亚输气管道相连
(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我国东部地区:
经济发达,能源需求大
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我国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天然气为主
固体废弃物污染
排放SO2,形成酸雨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PM10)
造成交通压力
能源消费
(中国)
70.4%
煤炭
3.3%天然气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直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开发的战略重点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陆上天然气分布特征: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气区:
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③油气发展战略:
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问题:
1. 分析自然条件对新疆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 …
… …
答案:
不利影响: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少,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风力强劲,地表干燥,植被覆盖率低,沙尘多,沙尘暴威胁大等
有利影响:多晴天,利于工程建设等
问题:
2.结合天然气开发利用的特点(图4.19),讨论新疆
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能源消费需求等社会经济条
件对天然气开发的影响。
… …
… …
答案:
天然气开采储运难度大,而新疆由于人口少,经济落后,市场需求量少,因此不利于大规模开发天然气天然气开采技术要求高,投资大,而且回收周期长,新疆由于整体科技水平低,资金匮乏,技术人员匮乏等,不利于开发。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
①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严格遵循环境保护要求。
46%
2.对东部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②发挥东部经济、技术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③改善大气质量。
问题:
通过西气东输输送到上海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进口天然气的3/4,同等热值煤气的2/3。你以为是否应该提高天然气价格,以促进西部发展?
… …
… …
答案:
不能。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进口天然气比较,其开发利用的优势是价格低,而其他方面多为劣势,若提高价格,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就会失去比较优势,继而失去市场。
46%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激活沿线相关产业发展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大分水岭西侧降水少,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和雨影区,气流下沉, 降水稀少。
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425毫米,由于自然原因,墨累河流域的土壤中、河水里富含盐分,有的河水盐度甚至高于海水的盐度。 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新建雪山调水工程,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再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在沿途利用落差发电。
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
社会经济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425毫米,由于自然原因,墨累河流域的土壤中、河水里富含盐分,有的河水盐度甚至高于海水的盐度。 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新建雪山调水工程,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再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在沿途利用落差发电。
3.讨论雪山调水工程对于墨累河流域的城市供水和供电、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有利影响:增加墨累河流域的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量和供电量,扩大农牧业发展规模,有利于缓解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不利影响:灌溉增加后,可能会加剧土壤盐碱化;农牧业规模扩大后,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大分水岭的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其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农业区。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仅425毫米,由于自然原因,墨累河流域的土壤中、河水里富含盐分,有的河水盐度甚至高于海水的盐度。 1949年,澳大利亚开始新建雪山调水工程,于1974年完工。该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在大分水岭东部雪河流域建库蓄水,再通过隧道将东部的水引至西部墨累河流域,在沿途利用落差发电。
本节总结
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匹配
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匹配
能源生产、消费的区域不匹配
原因
西部地区促进经济发展
东部地区缓解能源紧张
东部地区改善环境质量
国家统筹协调区域发展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