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考查( (18分) )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怯懦(què) 锱铢(zī) 不屑置辩(xiè)
B.拾掇(dāo) 狡黠(jié) 雕梁画栋(dòng)
C.隐匿(lì) 惆怅(chòu) 伤痕累累(lèi)
D.阎罗(yán) 旷远(kuàng) 战战兢兢(jīng)
【答案】D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
A.有误,“怯懦”的“怯”应读“qiè”;
B.有误,“拾掇”的“掇”应读“duo”;“狡黠”的“黠”应读“xiá”;
C.有误,“隐匿”的“匿”应读“nì”;“惆怅”的“惆”应读“chóu”,“伤痕累累”的“累”应读“lěi”;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候 睥睨 无精打采 B.苍茫 拘呢 味同嚼蜡
C.飞窜 聪颖 浮光略影 D.坎肩 鼎盛 哗众取宠
【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
A有误, 待候 -侍侯
B有误,拘呢-拘泥
C有误, 浮光略影 -浮光掠影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读音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还是不放心,于是到处去找李易,而李易却坐在池边撩逗那些鲤鱼。
B.我们做什么事情,下定什么决心,都要郑重其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
C.在人们为未来而奋斗的过程中,很少会将目光和真心导向阴晦的一面。
D.李太白总是附庸风雅地饮酒作诗,有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华。
【答案】D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正确,撩逗,意思是挑逗;挑动。
B正确,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C正确;阴晦:天气阴沉、晦暗 。
D.有误,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友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此句中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C.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有误,否定不当,删去第二个“不”;
B正确。
C有误, 成分残缺,在“成为”前加上“这些公园”。
D有误, 搭配不当,在“友谊”前加“搭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除此文外,其代表作还有《京门脸子》等。
B.聂鲁达,中国诗人,曾经获得过 1971 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学过他的《统一》。
C.《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D.孟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我们曾经学过他的《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B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CD正确。
B有误,聂鲁达,是智利当代诗人,不是中国诗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6.下列片段选自《艾青诗选》中的哪首诗?( )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
A.《黎明的通知》 B.《树》
C.《煤的对话》 D.《礁石》
【答案】A
【知识点】《艾青诗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阅读“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可知,这首诗是《黎明的通知》。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包含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向太阳》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7.默写填空。
(1)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
(3)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点明主题的千古名句是: , 。
【答案】(1)梦回吹角连营
(2)二者不可得兼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营”“惫”“勒”的书写。
故答案为:
(1)梦回吹角连营
(2)二者不可得兼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二、阅读能力考查( (33分) )
现代文阅读。
燕 子
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有改动)
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 年生于重庆,1954
年迁居台湾,1963 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8.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9.作者在“去年的夏天”遇到“乌秋”却觉得自己很孤单的直接原因是( )。
A.原来这种有黑色羽毛、剪状双尾的鸟是乌秋,不是燕子,作者认错了。
B.身边虽然都是朋友,却没有一个是知心人。
C.这种有黑色羽毛、剪状双尾的鸟是燕子,但在台湾却叫乌秋,不叫燕子。
D.作者想求教朋友有关鸟的知识,但是却担心打扰他们。
10.对“美丽的错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错误”是指在台湾这种有黑色羽毛、剪状双尾的鸟叫乌秋而不叫燕子。
B.“美丽”是指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好,不用在意别人的判断。
C.“美丽”是指心中能有怀念、能有寄托就是美好的。
D.“美丽的错误”是指即使别人认为是错误也不用在意,只要心中有寄托、有思念就是美的。
11.当父亲发现歌词是“长亭”而不是“长城”时,当作者发现这种有黑色羽毛、剪状双尾的鸟叫“乌秋”而不是“燕子”时都表现出了难过。请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和父亲为什么会“舍不得”“好可惜”?
【答案】8.第一件事与第二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
第二件事,也为第二件事作者产生孤独、难过的情感做了铺垫,使情感能得到升华。
9.C
10.B
11.作者少小离家,背井离乡到了台湾,对大陆有着深深的怀念之情,父亲同样如此。“长城”是家乡的事物,歌词中有“长城”就总还是家乡的一个寄托,突然没有了,而且还一直都是个错误,一下连寄托都没有了,父亲很是失落,所以“好可惜”;就作者而言,“燕子”是外婆歌唱中的事物,看到燕子作者就想起外婆,是一种寄托。同时,“燕子”是大陆的说法,也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燕子”变成了“乌秋”,虽然东西没变,味道却变了,作者自然也“舍不得”。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要注意分条梳理,要点要全面。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根据题干的要求,对每一个选项涉及的内容进行仔细辨别分析,找出哪个选项是直接原因。
(3)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抓住有用的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包括对文本以外,如注释等有用信息。
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作家写作文章都是有一定用意的,有时是用了一定的写作手法,有些事看起来与中心无关,仔细品味都是有一定的写作意图的。第一件事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第二件事“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两件事性质是相同的,都是“美丽的错误”,都表达了思乡的主题,同时写第一件事可以自然地引出第二件事。
9.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可注意上下文内容,寻找答案。由“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可知,C项交代了作者觉得孤单的直接原因。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ACD正确;
B.有误,此项说法过于绝对,“美丽”在文中指“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
故答案为:B。
1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抓住文本后面的注释“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及文中“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的语句可见,作者从小就远离故乡,燕子早已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所以作者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自己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根据“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可知,父亲原来听到歌唱“长城外”,可寄托思乡之情,如今知道竟然听错了,思乡之情无可寄托,所以父亲说“好可惜”。
现代文阅读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也许长时间以来,你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起色。你为改变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似乎你已无法跨越前方的障碍,但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的人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却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没有一些条件来助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其实,他们应该去看看大海,看看海风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看看被礁石击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缩的继续努力。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地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心灵受到一次次打击时,他们应当如海浪一般继续去尝试,去拼搏。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火焰山”必不可少的精神。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无法克服所遇的障碍,那么在人生长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图?
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奋斗,厄运连连,屡战屡败,但坚持不懈的他最终成就了辉煌。林肯也曾为他所遇的困难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再爬起来。林肯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在林肯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很不服气,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而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所以,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台下的参议员立刻哄笑起来。
但林肯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出色。”
接着,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A】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古今中外,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他们都有着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因此,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弃、不可能、没希望等字眼。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因为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人生的路还长,凡事需要靠自己。所以,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成大海。
12.下列选项中能作为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B.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C.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
D.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成大海。
13.请在【A】段最后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一、二段采用道理论证从反面论证了不放弃就能获得成功的观点。
B.文中叙述林肯先生平静地面对别人的羞辱的事有力地证明了只要你有勇气面对,再多的坎都能迈过。
C.“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俗地阐释了“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道理。
D.全文采用了正反角度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15.本文在论述中,运用相应的句式表现出了语言的力量,增强了说服力。请结合画线段说说你的感受。
【答案】12.A
13.略(示例: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他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和镭等 )
14.A
15.“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并且连用了四个五字短语,情感层层推进,使摆脱不了黑暗的阴霾那种痛苦的情感得到强调、升华。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补充论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能从文中直接找到,常出现在文章的下列位置:题目、开头、中间部分、结尾。
(2)本题考查根据论点拟写论据的能力。首先要确定要论证的论点是什么,所补充的论据必须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要有较强的说服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根据题干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对句式进行分析,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感受。
12.本题考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
A.正确;本文的标题“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意在坚持不放弃就会取得成功,与选项立意一致;
B.有误,家境条件与坚持无关;
C.有误,将困难比作“火焰山”,论点中不应有修辞成分;
D.有误,谈及梦想,与论点中的坚持不一致;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根据论点拟写论据的能力。阅读文章得知,A处所在自然段的分论点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就此论点我们补充的事实论据。所补充的事实论据必须是古今中外的伟人事迹。古今中外,面对挫折勇往直前,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后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如,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他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和镭等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文章开头第一段从正面论证提出论点: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二段叙述了那些“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的人,在“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这是从反面论证不放弃就能获得成功的观点;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5.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阅读句子,第一句“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运用反问句式。语气更加强烈,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运用五字短语,构成排比句式,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气势强烈、层次清楚,使摆脱不了黑暗的阴霾那种痛苦的情感得到强调、升华。运用“如果……即使……也”构成的陈述句式,运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出在逆境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引用陆游的诗句,告诉我们只要能够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敢于开拓,奋发前进,那么前方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古代诗歌阅读。
滕子京负
① 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
② 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 ③ 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或异二者之 为为众忌疾
B.不以物喜 扶苏以数谏故(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C.先天下之忧而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D.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
B.两人同时出生,范仲淹也很爱惜滕子京的才华,害怕以后滕子京遭到迫害。
C.但是滕子京很骄傲自负,很少听人劝。
D.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
18.理解填空。
从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 ,滕子京是一个 的人。
19.根据这篇文章判断,范仲淹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其最直接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6.B
17.B
18.友善、爱其才;德才兼备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
19.劝导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接纳他人的好的建议,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
16.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为:指心理活动/为:被;
B.以:因为/以:因为;
C.先:在……之前/先:从前、过去的;
D.书:书信/书:书写。
故答案为:B。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ACD.正确;
B.有误,根据文中“文正与之同年”一句可以知道,范仲淹和滕子京同年考中进士,并非同年出生。
故答案为:B。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文中“友善、爱其才”知道,范仲淹和滕子京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从文中“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可以看出滕子京是个德才兼备,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从“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等语句可以看出范仲淹是劝导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接纳他人的好的建议,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
诗歌鉴赏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①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20.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一个“丽”字,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的景色。
B.作者观察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阳光普照才“泥融”。
C.作者依托自己丰富的想象虚构了一幅美好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D.作者通过绝句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21.这首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个动静相宜的春日,请结合句子具体赏析。
【答案】20.C
21.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古诗鉴赏要注意:①抓住诗题;②抓住关键词句;③抓住意象特点;④注意诗歌给出的注释;⑤注意诗歌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20.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ABD.正确;
C.有误,“作者依托自己丰富的想象虚构了一幅美好的春天清晨的景象”说法错误。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写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第四句写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三、四句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不是虚构。
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解答此题认真审题,抓住“动静相宜”来赏析。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三、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 )
综合性学习考查
一 束
北 岛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海湾,是帆
是缆绳忠实的两端
你是喷泉,是风
是童年清脆的呼喊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画框,是窗口
①……
你是呼吸,是床头
是陪伴星星的夜晚
在我和世界之间
②……
是暗中滑行的光线
你是履历,是书签
是写在最后的序言
③……
22.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诗中①②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A.①是画框牢实的两端 ②你是小河,是大山
B.①是黑暗里的一道光 ②你是太阳,是雨滴
C.①是开满野花的田园 ②你是日历,是罗盘
D.①是床上舒适的床单 ②你是花朵,是阳光
23.请抓住诗歌的特点,仿照相应诗句,按照诗歌原有的格式,在③处续写一个小节,注意押韵。
【答案】22.C
23.示例一: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纱幕,是雾
是映入梦中的灯盏
你是口笛,是无言之歌
是石雕低垂的眼帘
示例二: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鸿沟,是池沼
是正在下陷的深渊
你是栅栏,是墙垣
是盾牌上永久的图案
【知识点】衔接仿写;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点评】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对诗歌的理解,依据上下文的提示,从语言的连贯,语气、语言表达多个方面去分析。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的仿写。仿句的几个注意点:①话题一致。②句式一致。③修辞一致。④结构一致。⑤衔接一体。⑥情感色彩一致。
2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者用一系列铺排的意象来渲染每一个特定的阶段。阅读诗歌可知,每一小节都能看到动与静的交错对立每一小节的意象都是递进的,深化的关系。第一小节是写作者初恋时的激情,运用海湾,帆,缆绳是静,喷泉,风,清脆的呼喊是动;以此分析,第二小节在内容上描写作者新婚时的温馨浪漫。“画框、窗口”是静,①处应该也是静态的,并能表达出作者的温馨浪漫的感情。故“开满野花的田园”更合适;第三小节表达的是枯燥乏味的生活,按照先动后静的描写方式,②应该选择静态的意象,并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单调、枯燥乏味。日历是单调枯燥的,每天的生活就像这只写着数字的一张纸一篇篇翻过。罗盘的指针是固定不变的,永远指着北,一种僵化的毫无生气的生活。所以应选择“你是日历,是罗盘”。故答案为:C。
23.本题考查对诗歌的仿写。阅读第1、2小节可知,每一小节的 意象都是动与静的交错对立,都是递进的,深化的关系。从诗歌感情的变化上分析,第一小节写出了初恋时的明丽、激情;第2小节写新婚的温馨;第三小节写婚后单调枯燥,僵化毫无生气的生活;第四小节,两人开始产生隔膜,由陌生到不屑再到不说话,对什么都没有反应,像石雕一样对你,而且连眼皮都不抬。故在第四小节选择纱幕、雾、梦中的灯盏、口笛和石雕,然后按照前三节的格式表达即可。
四、写作能力考查(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相信你有过把自己铸造成器的种种努力,一定也见过同样专心致志铸造自己的同道。回顾过往,你定有不少联想与思考。
请以《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⑴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请你打开思路,选择熟识的人、事、物、景、情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⑵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介绍说明等等,请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作文。
⑶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⑷文章不少于 600 字。
⑸不得抄袭。
【答案】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五月,是一个浪漫的季节,是一个花开的季节,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季节。
五月的天空,湛蓝如洗,美丽妖绕;五月的大地,一片春色,生机勃勃。翠绿的叶子,鲜艳的花朵;微风轻吹,曼妙如舞;五月的细雨,飘飘洒洒,缠缠绵绵,仿佛唱着温柔的歌。站在五月的田野里,喜欢凝望风筝高高飞翔,自由自在;喜欢漫步河畔沙滩,享受温暖;喜欢荡漾于美丽的花园,让心喜欢。行走在五月的天空下,心情很是舒畅。其实想想,许多的时候,我们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盔甲,心情郁闷,不能释怀。也有许多的事是经历后才明白,有时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只需要一份真诚,一个信任,需要一生的执着。用心地等待,需要那地老天荒的刹那;用心地守候;需要那亘古不变的诺言;用心地挚爱,还有那月下清婉的泪影,默默地挂念。
站在五月的窗口,就让我们自己变得简单些,再简单些,让情怀淡然,让生命无悔!一个人的时候,真得很自由。静静地走一段路,或徘徊或凝神,心里的感觉很踏实,因为脚步与心同行;静静的去想一个人,或浅笑或忧伤,感觉很美丽,因为思念与岁月同步;轻轻唱一首深情的歌,或无意或有意,感觉很微妙,因为痛也快乐着。
一个人的时候,行走于在风中,可以尽情敞开胸怀,容纳万物;一个人的时候,漫步在雨里,可以尽情酣快淋漓,洗刷心灵;一个人的时候,心中的爱,一直在路上,所以可以自由地歌唱,享受生命的璀璨!
当然,一个人的时候,有时总是想到自己,总能想到遥远,也总会想到流泪。一个人的时候,在寂寞的日子里,静静思考,默默聆听,细细享受;一个人的时候,在美好的季节,浅浅欢笑,淡淡回忆,深深铭记;一个人的时候,在幽幽的心里,默默等待,时时惦记,放飞思绪。一个人的风景,虽孤寂,却真实缭绕,因为那是最美好;一个人的笑声,虽单调,却温暖阳光,因为有人最明了;一个人的呼唤,声音有些小,却刻骨,因为她来自心底的呼唤。一个人,行走在雨里,行走在风里,行走于季节的美好。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欢笑,走着走着花也就开了。
一个人的时候,想想春天的美好,就会释怀,就会微笑。
一个人的时候,看看风景这边独好,就会容纳世间万物,心事向着远方飘摇。
一个人的时候,唱着快乐的歌,迈着矫健的步伐,就会心存感激,其乐融融。
一个人的时候,只要爱在心中,抒写着自己的美妙,就会处处鸟语花香,阳光普照。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也是一篇中考作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题目应理解为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不抛弃,不放弃,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梦想之花就会灿烂开放。本文可以写人记事,记叙自己为了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而努力走好每一步的事件。也可以抒情说理,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组织材料,表达自己的细腻情感。
在写法上,可以使用以小见大、细节描写等写法,深化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注意人物细节描写方法的恰当运用,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在记叙事件的过程中,事件详略得当的处理,写作顺序学会使用倒叙、插叙都会使文章收到生动感人,波澜起伏的效果。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贵州省贵阳市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测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考查( (18分) )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怯懦(què) 锱铢(zī) 不屑置辩(xiè)
B.拾掇(dāo) 狡黠(jié) 雕梁画栋(dòng)
C.隐匿(lì) 惆怅(chòu) 伤痕累累(lèi)
D.阎罗(yán) 旷远(kuàng) 战战兢兢(jīng)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候 睥睨 无精打采 B.苍茫 拘呢 味同嚼蜡
C.飞窜 聪颖 浮光略影 D.坎肩 鼎盛 哗众取宠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还是不放心,于是到处去找李易,而李易却坐在池边撩逗那些鲤鱼。
B.我们做什么事情,下定什么决心,都要郑重其事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
C.在人们为未来而奋斗的过程中,很少会将目光和真心导向阴晦的一面。
D.李太白总是附庸风雅地饮酒作诗,有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华。
4.下列句子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B.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深刻的思想内涵。
C.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的召开,增进了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桥梁,令人瞩目。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除此文外,其代表作还有《京门脸子》等。
B.聂鲁达,中国诗人,曾经获得过 1971 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学过他的《统一》。
C.《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D.孟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我们曾经学过他的《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下列片段选自《艾青诗选》中的哪首诗?( )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
A.《黎明的通知》 B.《树》
C.《煤的对话》 D.《礁石》
7.默写填空。
(1)醉里挑灯看剑,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
(3)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点明主题的千古名句是: , 。
二、阅读能力考查( (33分) )
现代文阅读。
燕 子
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
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的,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
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
“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也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飞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的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可以马上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唯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有改动)
注:席慕蓉,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1943 年生于重庆,1954
年迁居台湾,1963 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初中语文教材选了她的《乡愁》一诗。
8.本文以《燕子》为题,但第一件事与燕子没有关系,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9.作者在“去年的夏天”遇到“乌秋”却觉得自己很孤单的直接原因是( )。
A.原来这种有黑色羽毛、剪状双尾的鸟是乌秋,不是燕子,作者认错了。
B.身边虽然都是朋友,却没有一个是知心人。
C.这种有黑色羽毛、剪状双尾的鸟是燕子,但在台湾却叫乌秋,不叫燕子。
D.作者想求教朋友有关鸟的知识,但是却担心打扰他们。
10.对“美丽的错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错误”是指在台湾这种有黑色羽毛、剪状双尾的鸟叫乌秋而不叫燕子。
B.“美丽”是指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好,不用在意别人的判断。
C.“美丽”是指心中能有怀念、能有寄托就是美好的。
D.“美丽的错误”是指即使别人认为是错误也不用在意,只要心中有寄托、有思念就是美的。
11.当父亲发现歌词是“长亭”而不是“长城”时,当作者发现这种有黑色羽毛、剪状双尾的鸟叫“乌秋”而不是“燕子”时都表现出了难过。请联系作者生平,说说作者和父亲为什么会“舍不得”“好可惜”?
现代文阅读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也许长时间以来,你的生活并没有任何起色。你为改变命运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没有得到回报。似乎你已无法跨越前方的障碍,但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的人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却因为家庭环境不好而没有一些条件来助他们取得成功。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其实,他们应该去看看大海,看看海风刮起海浪澎湃的景象,看看被礁石击成碎片的浪花不退缩的继续努力。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地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当心灵受到一次次打击时,他们应当如海浪一般继续去尝试,去拼搏。愈挫愈勇和锲而不舍是翻越人生的“火焰山”必不可少的精神。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果你无法克服所遇的障碍,那么在人生长途中你又怎能一展宏图?
林肯出生卑微,一身孤苦奋斗,厄运连连,屡战屡败,但坚持不懈的他最终成就了辉煌。林肯也曾为他所遇的困难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至极,担心自己会不再爬起来。林肯对自己的评价就是:“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在林肯当选总统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很不服气,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而当时的参议员大都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人士,怎可容忍自己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所以,当林肯首次站在参议院的演讲台上时,一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便羞辱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台下的参议员立刻哄笑起来。
但林肯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他平静地对大家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出色。”
接着,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一个伟大的鞋匠,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可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顿时,所有的嘲笑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掌声。林肯并没有因为步入权力的顶峰而以新贵自居,相反,卑微的出身成了他体察民情、为民众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的基石,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A】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古今中外,无数伟人都是这样成功的。他们都有着一颗自信、坚强的心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在逆境中愈挫愈勇,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拥有了这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我们要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明天的蓝图。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因此,要相信自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字典里有放弃、不可能、没希望等字眼。要知道,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而江河也因为永不放弃,才汇成大海。人生的路还长,凡事需要靠自己。所以,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成大海。
12.下列选项中能作为作者的观点的一项是( )。
A.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B.因为我坚信,即便我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条件来帮助我,但这并不代表我不能成功。
C.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
D.不妨抓住梦想与理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总有一天你将会从小溪变成大海。
13.请在【A】段最后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一、二段采用道理论证从反面论证了不放弃就能获得成功的观点。
B.文中叙述林肯先生平静地面对别人的羞辱的事有力地证明了只要你有勇气面对,再多的坎都能迈过。
C.“小溪因永不放弃,才汇成江河。”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俗地阐释了“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的道理。
D.全文采用了正反角度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15.本文在论述中,运用相应的句式表现出了语言的力量,增强了说服力。请结合画线段说说你的感受。
古代诗歌阅读。
滕子京负
① 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
② 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 ③ 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注:①〔负〕依仗。②〔贻〕遗留。③〔规〕劝诫。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或异二者之 为为众忌疾
B.不以物喜 扶苏以数谏故(选自司马迁《陈涉世家》)
C.先天下之忧而忧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D.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
B.两人同时出生,范仲淹也很爱惜滕子京的才华,害怕以后滕子京遭到迫害。
C.但是滕子京很骄傲自负,很少听人劝。
D.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
18.理解填空。
从文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 ,滕子京是一个 的人。
19.根据这篇文章判断,范仲淹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其最直接的目的是什么?
诗歌鉴赏
绝句二首(其一)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①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20.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一个“丽”字,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的景色。
B.作者观察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阳光普照才“泥融”。
C.作者依托自己丰富的想象虚构了一幅美好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D.作者通过绝句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
21.这首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个动静相宜的春日,请结合句子具体赏析。
三、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 )
综合性学习考查
一 束
北 岛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海湾,是帆
是缆绳忠实的两端
你是喷泉,是风
是童年清脆的呼喊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画框,是窗口
①……
你是呼吸,是床头
是陪伴星星的夜晚
在我和世界之间
②……
是暗中滑行的光线
你是履历,是书签
是写在最后的序言
③……
22.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诗中①②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A.①是画框牢实的两端 ②你是小河,是大山
B.①是黑暗里的一道光 ②你是太阳,是雨滴
C.①是开满野花的田园 ②你是日历,是罗盘
D.①是床上舒适的床单 ②你是花朵,是阳光
23.请抓住诗歌的特点,仿照相应诗句,按照诗歌原有的格式,在③处续写一个小节,注意押韵。
四、写作能力考查(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相信你有过把自己铸造成器的种种努力,一定也见过同样专心致志铸造自己的同道。回顾过往,你定有不少联想与思考。
请以《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⑴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请你打开思路,选择熟识的人、事、物、景、情作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⑵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介绍说明等等,请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作文。
⑶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⑷文章不少于 600 字。
⑸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
A.有误,“怯懦”的“怯”应读“qiè”;
B.有误,“拾掇”的“掇”应读“duo”;“狡黠”的“黠”应读“xiá”;
C.有误,“隐匿”的“匿”应读“nì”;“惆怅”的“惆”应读“chóu”,“伤痕累累”的“累”应读“lěi”;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答案】D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形。
A有误, 待候 -侍侯
B有误,拘呢-拘泥
C有误, 浮光略影 -浮光掠影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读音的掌握。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3.【答案】D
【知识点】常见易混成语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A正确,撩逗,意思是挑逗;挑动。
B正确, 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C正确;阴晦:天气阴沉、晦暗 。
D.有误,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友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此句中望文生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A.有误,否定不当,删去第二个“不”;
B正确。
C有误, 成分残缺,在“成为”前加上“这些公园”。
D有误, 搭配不当,在“友谊”前加“搭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5.【答案】B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外国文学;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CD正确。
B有误,聂鲁达,是智利当代诗人,不是中国诗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6.【答案】A
【知识点】《艾青诗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阅读“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可知,这首诗是《黎明的通知》。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收录了艾青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包含有《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向太阳》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7.【答案】(1)梦回吹角连营
(2)二者不可得兼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注意“营”“惫”“勒”的书写。
故答案为:
(1)梦回吹角连营
(2)二者不可得兼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答案】8.第一件事与第二件事性质相同,都属于“美丽的错误”;作者由第一件事自然地引出了
第二件事,也为第二件事作者产生孤独、难过的情感做了铺垫,使情感能得到升华。
9.C
10.B
11.作者少小离家,背井离乡到了台湾,对大陆有着深深的怀念之情,父亲同样如此。“长城”是家乡的事物,歌词中有“长城”就总还是家乡的一个寄托,突然没有了,而且还一直都是个错误,一下连寄托都没有了,父亲很是失落,所以“好可惜”;就作者而言,“燕子”是外婆歌唱中的事物,看到燕子作者就想起外婆,是一种寄托。同时,“燕子”是大陆的说法,也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燕子”变成了“乌秋”,虽然东西没变,味道却变了,作者自然也“舍不得”。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进行回答。要注意分条梳理,要点要全面。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根据题干的要求,对每一个选项涉及的内容进行仔细辨别分析,找出哪个选项是直接原因。
(3)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找到相关的语句,抓住有用的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包括对文本以外,如注释等有用信息。
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作家写作文章都是有一定用意的,有时是用了一定的写作手法,有些事看起来与中心无关,仔细品味都是有一定的写作意图的。第一件事父亲把《送别》中的“长亭外”误听为“长城外”。第二件事“我”把乌秋误认为燕子,两件事性质是相同的,都是“美丽的错误”,都表达了思乡的主题,同时写第一件事可以自然地引出第二件事。
9.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此题可注意上下文内容,寻找答案。由“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可知,C项交代了作者觉得孤单的直接原因。故答案为:C。
10.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ACD正确;
B.有误,此项说法过于绝对,“美丽”在文中指“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
故答案为:B。
1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抓住文本后面的注释“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祖籍内蒙古……”及文中“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的语句可见,作者从小就远离故乡,燕子早已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所以作者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自己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根据“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地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可知,父亲原来听到歌唱“长城外”,可寄托思乡之情,如今知道竟然听错了,思乡之情无可寄托,所以父亲说“好可惜”。
【答案】12.A
13.略(示例: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他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和镭等 )
14.A
15.“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并且连用了四个五字短语,情感层层推进,使摆脱不了黑暗的阴霾那种痛苦的情感得到强调、升华。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补充论据;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能从文中直接找到,常出现在文章的下列位置:题目、开头、中间部分、结尾。
(2)本题考查根据论点拟写论据的能力。首先要确定要论证的论点是什么,所补充的论据必须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要有较强的说服力。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找出分析有误的一项。
(4)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根据题干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对句式进行分析,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感受。
12.本题考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
A.正确;本文的标题“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意在坚持不放弃就会取得成功,与选项立意一致;
B.有误,家境条件与坚持无关;
C.有误,将困难比作“火焰山”,论点中不应有修辞成分;
D.有误,谈及梦想,与论点中的坚持不一致;
故答案为:A。
13.本题考查根据论点拟写论据的能力。阅读文章得知,A处所在自然段的分论点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就此论点我们补充的事实论据。所补充的事实论据必须是古今中外的伟人事迹。古今中外,面对挫折勇往直前,失败了再爬起来,重振旗鼓,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后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如,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他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居里夫妇不断地提炼沥青铀矿石中的放射成分。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分离出了氯化镭并发现了两种新的化学元素:钋和镭等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文章开头第一段从正面论证提出论点:只要你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你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二段叙述了那些“胸怀大志,并且很有天赋”的人,在“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拼搏,却遭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打击,在多次的打击后,终于他们丧失了信心,意志也被磨灭,那改变命运的梦想也随之破灭”,这是从反面论证不放弃就能获得成功的观点;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15.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阅读句子,第一句“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运用反问句式。语气更加强烈,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运用五字短语,构成排比句式,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气势强烈、层次清楚,使摆脱不了黑暗的阴霾那种痛苦的情感得到强调、升华。运用“如果……即使……也”构成的陈述句式,运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出在逆境中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引用陆游的诗句,告诉我们只要能够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敢于开拓,奋发前进,那么前方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答案】16.B
17.B
18.友善、爱其才;德才兼备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
19.劝导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接纳他人的好的建议,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一词多义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滕子京依仗着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庆阳统帅降职到巴陵郡,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他以后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迈自负,很少听别人规劝,范仲淹正担心没有机会来规劝他。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求他写《岳阳楼记》。所以《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了。
16.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为:指心理活动/为:被;
B.以:因为/以:因为;
C.先:在……之前/先:从前、过去的;
D.书:书信/书:书写。
故答案为:B。
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ACD.正确;
B.有误,根据文中“文正与之同年”一句可以知道,范仲淹和滕子京同年考中进士,并非同年出生。
故答案为:B。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文中“友善、爱其才”知道,范仲淹和滕子京同年考中进士,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从文中“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可以看出滕子京是个德才兼备,又豪迈自负,很少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能力。从“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等语句可以看出范仲淹是劝导滕子京,希望滕子京能接纳他人的好的建议,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
【答案】20.C
21.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古诗鉴赏要注意:①抓住诗题;②抓住关键词句;③抓住意象特点;④注意诗歌给出的注释;⑤注意诗歌表达的情感。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20.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ABD.正确;
C.有误,“作者依托自己丰富的想象虚构了一幅美好的春天清晨的景象”说法错误。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第三句写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第四句写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三、四句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不是虚构。
故答案为:C。
2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解答此题认真审题,抓住“动静相宜”来赏析。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有一种动态美。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答案】22.C
23.示例一: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纱幕,是雾
是映入梦中的灯盏
你是口笛,是无言之歌
是石雕低垂的眼帘
示例二:
在我和世界之间
你是鸿沟,是池沼
是正在下陷的深渊
你是栅栏,是墙垣
是盾牌上永久的图案
【知识点】衔接仿写;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点评】
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对诗歌的理解,依据上下文的提示,从语言的连贯,语气、语言表达多个方面去分析。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的仿写。仿句的几个注意点:①话题一致。②句式一致。③修辞一致。④结构一致。⑤衔接一体。⑥情感色彩一致。
2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者用一系列铺排的意象来渲染每一个特定的阶段。阅读诗歌可知,每一小节都能看到动与静的交错对立每一小节的意象都是递进的,深化的关系。第一小节是写作者初恋时的激情,运用海湾,帆,缆绳是静,喷泉,风,清脆的呼喊是动;以此分析,第二小节在内容上描写作者新婚时的温馨浪漫。“画框、窗口”是静,①处应该也是静态的,并能表达出作者的温馨浪漫的感情。故“开满野花的田园”更合适;第三小节表达的是枯燥乏味的生活,按照先动后静的描写方式,②应该选择静态的意象,并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单调、枯燥乏味。日历是单调枯燥的,每天的生活就像这只写着数字的一张纸一篇篇翻过。罗盘的指针是固定不变的,永远指着北,一种僵化的毫无生气的生活。所以应选择“你是日历,是罗盘”。故答案为:C。
23.本题考查对诗歌的仿写。阅读第1、2小节可知,每一小节的 意象都是动与静的交错对立,都是递进的,深化的关系。从诗歌感情的变化上分析,第一小节写出了初恋时的明丽、激情;第2小节写新婚的温馨;第三小节写婚后单调枯燥,僵化毫无生气的生活;第四小节,两人开始产生隔膜,由陌生到不屑再到不说话,对什么都没有反应,像石雕一样对你,而且连眼皮都不抬。故在第四小节选择纱幕、雾、梦中的灯盏、口笛和石雕,然后按照前三节的格式表达即可。
24.【答案】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五月,是一个浪漫的季节,是一个花开的季节,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季节。
五月的天空,湛蓝如洗,美丽妖绕;五月的大地,一片春色,生机勃勃。翠绿的叶子,鲜艳的花朵;微风轻吹,曼妙如舞;五月的细雨,飘飘洒洒,缠缠绵绵,仿佛唱着温柔的歌。站在五月的田野里,喜欢凝望风筝高高飞翔,自由自在;喜欢漫步河畔沙滩,享受温暖;喜欢荡漾于美丽的花园,让心喜欢。行走在五月的天空下,心情很是舒畅。其实想想,许多的时候,我们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盔甲,心情郁闷,不能释怀。也有许多的事是经历后才明白,有时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只需要一份真诚,一个信任,需要一生的执着。用心地等待,需要那地老天荒的刹那;用心地守候;需要那亘古不变的诺言;用心地挚爱,还有那月下清婉的泪影,默默地挂念。
站在五月的窗口,就让我们自己变得简单些,再简单些,让情怀淡然,让生命无悔!一个人的时候,真得很自由。静静地走一段路,或徘徊或凝神,心里的感觉很踏实,因为脚步与心同行;静静的去想一个人,或浅笑或忧伤,感觉很美丽,因为思念与岁月同步;轻轻唱一首深情的歌,或无意或有意,感觉很微妙,因为痛也快乐着。
一个人的时候,行走于在风中,可以尽情敞开胸怀,容纳万物;一个人的时候,漫步在雨里,可以尽情酣快淋漓,洗刷心灵;一个人的时候,心中的爱,一直在路上,所以可以自由地歌唱,享受生命的璀璨!
当然,一个人的时候,有时总是想到自己,总能想到遥远,也总会想到流泪。一个人的时候,在寂寞的日子里,静静思考,默默聆听,细细享受;一个人的时候,在美好的季节,浅浅欢笑,淡淡回忆,深深铭记;一个人的时候,在幽幽的心里,默默等待,时时惦记,放飞思绪。一个人的风景,虽孤寂,却真实缭绕,因为那是最美好;一个人的笑声,虽单调,却温暖阳光,因为有人最明了;一个人的呼唤,声音有些小,却刻骨,因为她来自心底的呼唤。一个人,行走在雨里,行走在风里,行走于季节的美好。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欢笑,走着走着花也就开了。
一个人的时候,想想春天的美好,就会释怀,就会微笑。
一个人的时候,看看风景这边独好,就会容纳世间万物,心事向着远方飘摇。
一个人的时候,唱着快乐的歌,迈着矫健的步伐,就会心存感激,其乐融融。
一个人的时候,只要爱在心中,抒写着自己的美妙,就会处处鸟语花香,阳光普照。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也是一篇中考作文。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可知,题目应理解为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不抛弃,不放弃,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梦想之花就会灿烂开放。本文可以写人记事,记叙自己为了获得某个方面的成功而努力走好每一步的事件。也可以抒情说理,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组织材料,表达自己的细腻情感。
在写法上,可以使用以小见大、细节描写等写法,深化文章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注意人物细节描写方法的恰当运用,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在记叙事件的过程中,事件详略得当的处理,写作顺序学会使用倒叙、插叙都会使文章收到生动感人,波澜起伏的效果。
【点评】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选择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也要扬长避短。如果写记叙文就要写好情节,写出精彩的细节;如果写议论文就要观点鲜明,真正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平时要多积累写作素材,多写随笔,考场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