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7.3南亚同步测试(提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7.3南亚同步测试(提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3 08:36: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7.3南亚同步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亚的地形图、降水分布图和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黄麻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 B.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C.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部沿海 D.棉花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
2.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
A.新德里 B.班加罗尔 C.孟买 D.加尔各答
3.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下列容易造成南亚洪涝灾害的是( )
A.东北季风来得晚,退的早 B.西南季风来得晚,退的早
C.东北季风来得早,退的晚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退的晚
【答案】1.C 2.C 3.D
【解析】1.据图可知,黄麻王要分布在南亚东北部地区,A错误;小麦主要分布在南亚西北部地区,B错误;水稻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C正确;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地区,D错误。故选C。
2.孟买位于棉花产区,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C正确;加尔各答位于黄麻产区,适合发展麻纺织工业,D错误;班加罗尔产花生,B错误;新德里位于小麦产区,A错误。故选C。
3.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盛行东北季风,雨季盛行西南季风,由于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雨季长;有的年份来得晚、退的早,雨季短;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造成旱涝灾害频繁,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南亚洪涝灾害的原因可能是西南季风来得早,退的晚,D正确 ,排除ABC。故选D。
【点睛】班加罗尔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工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度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海港。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也是印度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海港。
(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亚降水量分布图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B.6~10月为热季,盛行西南季风
C.3~5月为雨季,气候高温多雨 D.大部分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5.据图可知,有关南亚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B.小麦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C.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 D.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
6.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影响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 )
A.地势高峻,耕地不足 B.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C.旱涝灾害频繁 D.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答案】4.D 5.C 6.A 7.C
【解析】4.影响南亚降水主要是西南季风,易发生旱涝灾害,A错误。南亚6-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B错误。10月到次年的5月是旱季,C错误。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D正确。故选D。
5.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里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产区,A错误。南亚的小麦主要种植在印度的北部地区,那里冬季气温较低,且有少量冬雨,B错误。南亚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常年降水量为1200毫米以上的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C正确。黄麻集中分布在恒河下游,这里的湿热气候利于黄麻生长,而充足的河水又便于浸泡麻秆,加以稠密的河网为黄麻纤维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历史上这里就是黄麻集中产区,D错误。故选C。
6.南亚的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①,靠近原料产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为南亚带来降水的主要是西南季风,但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雨季长,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来得晚、退的早,雨季短,造成旱灾,C正确。当地地势较平坦,耕地比重大,A错误。当地光照充足,B错误。当地地处热带,气温较高,热量充足,D错误。故选C。
【点睛】因为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绐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持续时间长,则容易发生洪涝;当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来得晚、退得早,持续时间短,则容易发生旱灾。
(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孟加拉国中南部的戈巴尔甘尼县,每逢雨季,农民收集水葫芦、稻秆等杂物,与浮萍混合做成漂浮在水上的有机苗床,在其上种植农作物,形成“漂浮菜园”。左图为“漂浮菜园”景观,右图示意戈巴尔甘尼县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以下月份能看到“漂浮菜园”景观的是( )
A.2月 B.4月 C.8月 D.12月
9.当地农民通过“漂浮菜园”可有效应对的气象灾害是( )
A.冰雹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10.“漂浮菜园”的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其原因是( )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热条件好③种植经验丰富④土壤肥力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8.C 9.D 10.D
【解析】8.据材料可知,在孟加拉国中南部的戈巴尔甘尼县,每逢雨季,农民收集水葫芦、稻秆等杂物,与浮萍混合做成漂浮在水上的有机苗床,在其上种植农作物,形成“漂浮菜园”,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是6——10月,所以,8月份能看到“漂浮菜园”景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但是西南季风不稳定,再加上孟加拉国地势低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当地农民通过“漂浮菜园”可有效应对洪涝灾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漂浮菜园”的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其原因是水热条件好,种植经验丰富,土壤肥力高,②③④正确;据题意,无法判断机械化水平高低,①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 在孟加拉国中南部的一个地区,300至400年来,人们一直在遵循一种古老的传统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方式如图所示,在水面.上种植农作物,人称“漂浮的菜园”、‘人工岛屿”。这种古老又传统的耕作方式,有效克服了低洼地区容易积水的问题。“漂浮菜园”在孟加拉低洼地区很常见,每逢雨季,农民们就把水葫芦或稻秆之类的杂草收集起来,放在水里,把它们打成形状,这样就不容易被水冲走,然后他们在这些有机苗床上种植农作物。实践证明,这种种植方法是可靠的,产量大,为孟加拉国南部湿地60-90%的人提供最好的粮食生产。像孟加拉国这样的国家,水涝期每年都在增加,浮动农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截至2017年5月28日,斯里兰卡因暴雨引发的洪水和滑坡已造成146人死亡,受灾人数达到100多万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高纬度地区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中纬度地区
12.关于斯里兰卡的此次灾害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正值雨季,多暴雨
B.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了此次强降水
C.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小
D.此次灾害的发生地主要位于山区
【答案】11.A 12.C
【解析】11.由图中的经纬网可知,纬度越往南数值越小,故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A正确;西半球是 20°W——160°E的区域,故C错误;高、中、低纬的界线是南北纬30°和60°,斯里兰卡位于低纬度地区,故B、D错误。故选A。
12.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5月28日斯里兰卡已进入雨季,多暴雨;斯里兰卡受西南季风影响,来自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了此次强降水;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暴雨引发的洪水和滑坡灾害发生地位于山区。故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南亚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
13.(2019春·七年级课时练习)给南亚带来充沛雨水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
【答案】B
【详解】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雨水;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为南亚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季风是西南季风,来源于印度洋,B正确;排除ACD,选B。
(2017春·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南亚1、7月风向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对孟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 D.雨季前气温最高
15.将两图结合分析,可以看出( )
A.吹东北季风时降水多 B.吹西南季风时降水多
C.水热丰富无洪涝灾害 D.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
【答案】14.D 15.B
【解析】14.由图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故A不正确;孟买全年高温,无明显的冬夏季,故B、C不正确;5月开始降水迅速增加,进入雨季,雨季前4月达到最高温,故D正确。故选D。
15.由图可知,吹东北季风时是1月,降水量少,故A不正确;吹西南季风时是7月,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大,故B正确;该地区全年高温,分明显旱雨两季,热量条件充足,但是受季风强弱和进退时间的影响,旱涝灾害频发,故C不正确;受到喜马拉雅山脉地形的抬升,南坡是迎风坡,降水丰富,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南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1月盛行东北季风,从亚欧大陆吹向印度洋,温和干燥,7月盛行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吹向亚欧大陆,水汽充足。
二、解答题
16.(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亚略图及孟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孟买气候资料分析,孟买降水季节变化____(选填“大”或“小”),最炎热的是___月。
(2)该地区北部有世界上最最高大的____________山脉。
(3)据图判断尼泊尔的地势特征是____。(单选)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4)据图中农作物的分布分析,甲、乙、丙、丁四城市中降水最少的是____城市。
(5)受资源影响,以钢铁、机械、麻纺等工业部门为主的城市是____。(单选)
A.甲 B.乙 C.丙 D.丁
(6)本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________。(填国名)
【答案】(1) 大 5
(2)喜马拉雅
(3)B
(4)甲
(5)B
(6)印度
【分析】本题以南亚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气候、地形、经济 等知识,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的能力和素养。
【详解】(1)读孟买气候资料可知,降水季节变化大,6-9月份的降水量多,每月降水量在300mm以上;10月-次年5月的降水量少,月降水量不足100mm。通过气温曲线可知,气温最高的月份为5月,5月的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上。
(2)南亚的北部有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3)尼泊尔的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可判断尼泊尔的地势为北高南抵,ACD错误,故选B。
(4)黄麻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水稻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小麦喜温凉、耐旱。图中乙处生长有黄麻、水稻,丙丁处有水稻生长,说明当地降水量大。甲处作物为小麦,说明降水量较少。因此四城市中降水最少的是甲。
(5)乙为加尔各答,周边有铁矿、煤矿资源分布,适宜发展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距离黄麻产地近,以黄麻为原料发展麻纺织工业。ACD错误,故选B。
(6)南亚有七个国家,尼泊尔、不丹是内陆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是沿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是岛国。印度是是南亚面积最大国家,也是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17.(2022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南亚地区每年6~10月盛行西南季风,11月至次年2月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亚地跨五带中____带和____带,以热带气候为主,受____山脉对冬季风(东北季风)的阻挡,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
(2)印度河的流向为____,注入____洋。
(3)甲、乙两地相比较,降水量较丰富的是____地,主要原因是____。
(4)如果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雨季时间____,容易造成____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
(5)读图可知,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地形区)的西部,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河流)的下游。甲乙两地中,适合发展棉纺织业的是____地。
【答案】(1) 热 北温 喜马拉雅 热带季风
(2) 自东北向西南流 印度
(3) 甲 甲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4) 短 干旱
(5) 德干高原 恒河 甲
【分析】本题以南亚为切入点,涉及南亚的纬度位置、气候、农业等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读图分析能力,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由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南亚的中部地区,南亚地跨五带中的热带和北温带,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其北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由于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冬季风对南亚地区的影响小,所以南亚地区主要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由图可知,印度河大致自东北流行西南,注入印度洋。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
(3)甲、乙两地相比较,甲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多地形雨,乙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甲地降水量较丰富。
(4)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季风气候不稳定。如果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如果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雨季短,容易造成干旱灾害,这两种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
(5)棉花喜光,主要集中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德干高原西部,黄麻性习湿热,主要集中分布在恒河的下游;这些农产品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甲乙两地中,适合发展棉纺织业的是甲地,因为甲地靠近棉花产地。
【点睛】
18.(2021春·七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
材料二 南亚部分地区图(如图1)和孟买气候资料图(图2)
(1)判断图1中A区域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恒河下游平原地区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
(2)印度每年都会出现高温干燥的热季,据图2推断热季出现在哪两个月?______。
(3)恒河三角洲常发生洪涝灾害,原因是夏季受______季风(风向)的影响且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的______坡,降水过多造成的。
(4)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南亚的地形由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三部分组成
B.东濒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C.印度河流经印度全境,注入阿拉伯海
D.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稠密区之一,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答案】 小麦 黄麻 4、5 西南 迎风坡 A
【分析】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印度三大地形区分别是: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详解】(1)读图可得,图1中A区域代表小麦,主要分布在印度的西北部(该地区降水少);恒河下游平原地区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黄麻。
(2)据图2推断,印度热季出现在4、5两个月。
(3)恒河三角洲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受夏季西南风的影响且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降水过多造成的。
(4)南亚的地形由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三部分组成,A正确。南亚西濒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B错误。印度河流经巴勒斯坦全境,注入阿拉伯海,C错误。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稠密区之一,是佛教的发源地,D错误。A符合题意。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南亚的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读图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7.3南亚同步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亚的地形图、降水分布图和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黄麻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 B.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C.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部沿海 D.棉花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
2.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
A.新德里 B.班加罗尔 C.孟买 D.加尔各答
3.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下列容易造成南亚洪涝灾害的是( )
A.东北季风来得晚,退的早 B.西南季风来得晚,退的早
C.东北季风来得早,退的晚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退的晚
(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亚降水量分布图和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 B.6~10月为热季,盛行西南季风
C.3~5月为雨季,气候高温多雨 D.大部分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5.据图可知,有关南亚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B.小麦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C.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 D.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
6.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影响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是( )
A.地势高峻,耕地不足 B.阴雨天多,光照不足
C.旱涝灾害频繁 D.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在孟加拉国中南部的戈巴尔甘尼县,每逢雨季,农民收集水葫芦、稻秆等杂物,与浮萍混合做成漂浮在水上的有机苗床,在其上种植农作物,形成“漂浮菜园”。左图为“漂浮菜园”景观,右图示意戈巴尔甘尼县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以下月份能看到“漂浮菜园”景观的是( )
A.2月 B.4月 C.8月 D.12月
9.当地农民通过“漂浮菜园”可有效应对的气象灾害是( )
A.冰雹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10.“漂浮菜园”的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其原因是( )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水热条件好③种植经验丰富④土壤肥力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截至2017年5月28日,斯里兰卡因暴雨引发的洪水和滑坡已造成146人死亡,受灾人数达到100多万人。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高纬度地区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中纬度地区
12.关于斯里兰卡的此次灾害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正值雨季,多暴雨
B.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了此次强降水
C.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变化小
D.此次灾害的发生地主要位于山区
13.(2019春·七年级课时练习)给南亚带来充沛雨水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
(2017春·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南亚1、7月风向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对孟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 D.雨季前气温最高
15.将两图结合分析,可以看出( )
A.吹东北季风时降水多 B.吹西南季风时降水多
C.水热丰富无洪涝灾害 D.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
二、解答题
16.(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读“南亚略图及孟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孟买气候资料分析,孟买降水季节变化____(选填“大”或“小”),最炎热的是___月。
(2)该地区北部有世界上最最高大的____________山脉。
(3)据图判断尼泊尔的地势特征是____。(单选)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4)据图中农作物的分布分析,甲、乙、丙、丁四城市中降水最少的是____城市。
(5)受资源影响,以钢铁、机械、麻纺等工业部门为主的城市是____。(单选)
A.甲 B.乙 C.丙 D.丁
(6)本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是________。(填国名)
17.(2022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南亚地区每年6~10月盛行西南季风,11月至次年2月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亚地跨五带中____带和____带,以热带气候为主,受____山脉对冬季风(东北季风)的阻挡,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气候。
(2)印度河的流向为____,注入____洋。
(3)甲、乙两地相比较,降水量较丰富的是____地,主要原因是____。
(4)如果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雨季时间____,容易造成____灾害,对农业生产不利。
(5)读图可知,棉花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地形区)的西部,黄麻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河流)的下游。甲乙两地中,适合发展棉纺织业的是____地。
18.(2021春·七年级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
材料二 南亚部分地区图(如图1)和孟买气候资料图(图2)
(1)判断图1中A区域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恒河下游平原地区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
(2)印度每年都会出现高温干燥的热季,据图2推断热季出现在哪两个月?______。
(3)恒河三角洲常发生洪涝灾害,原因是夏季受______季风(风向)的影响且处于喜马拉雅山脉的______坡,降水过多造成的。
(4)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南亚的地形由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三部分组成
B.东濒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C.印度河流经印度全境,注入阿拉伯海
D.是世界上人口分布稠密区之一,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