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全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六章二次根式全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4-03-13 23:3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1 二次根式
[学习目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教学重点: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的概念
教学难点:利用“(a≥0)”解决具体问题.
教 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 法:1、类比的方法、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 16.1 二次根式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 习 目 标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并利用(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自导
自 学 指 导
认真看课本P2全部内容:
思考“思考1、2”中的问题,完成思考1中的问题,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二次根式有无意义的条件。
注意例题1的格式和步骤。
讨论回答思考2中的问题。.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三)检测 : P.3 练习1、2题。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教师引导学生评议、订正。
归纳小结:
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五、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① ;②; ③; ④; ⑤;
⑥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有( )个。
A . 1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若,则b的值为( )
A.0 B.0或1 C.b≤3 D.b≥3
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 )
A .5 B C D.以上皆不对
二、填空题
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负数________平方根.
三、综合提高题
1.若+有意义,则=_______.
2.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 )个.
A.0 B.1 C.2 D.无数
3.当x是多少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4. 已知y=++5,求的值.
教学反思:
16.1 二次根式(2)
[学习目标]
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和()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教学重点:(a≥0)是一个非负数;()2=a(a≥0)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导出(a≥0)是一个非负数;用探究()2=a(a≥0).
教 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 法:1、类比的方法 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16.1 二次根式(2)
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1 二次根式(2)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理解(a≥0)是一个非负数和()2=a(a≥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自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3“探究”至例2结束。
思考“探究”中的问题,并完成探究中的空白。
注意例2的格式和步骤,思考每一步的依据。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出示检测题:P.4 练习1题。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评析,教师引导归纳:
1.(a≥0)是一个非负数 2.()2=a(a≥0);反之:a=()2(a≥0).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1. P5 习题16.1 2.(1)--(4)
2.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
(1)x2-3 (2)x4-4 (3) 2x2-3
3.已知+=0,求xy的值.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16.1 二次根式(3)
[学习目标]
理解=a(a≥0)并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
教学重难点:=a(a≥0).
教学重难点 :探究结论.关键:讲清a≥0时,=a才成立.
教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法:1、类比的方法 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1 二次根式(3)
(二) 板书课题:16.1 二次根式(3)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理解=a(a≥0)并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自导
自 学 指 导
认真看课本P.4“探究”至P.4练习前。
1. 思考“探究”中的问题,并完成探究中的空白。
2.注意例2的格式和步骤,思考每一步的依据。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4 练习 2题。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评析,教师引导归纳:
=a(a≥0)及其运用,同时理解当a<0时,=-a的应用拓展.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1. P.5:2(5)——(8) 4、5、7
2. 当x>2,化简-.
3. 若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的最小值是__.
4. 若│1995-a│+=a,求a-19952的值.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 教学反思:
二次根式的乘除(1)
[学习目标]
理解·=(a≥0,b≥0),=·(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教学重点:·=(a≥0,b≥0),=·(a≥0,b≥0)及运用.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导出·=(a≥0,b≥0).
教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法:1、类比的方法 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2二次根式的乘除(1)
(二) 板书课题: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1)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 习 目 标
理解·=(a≥0,b≥0),=·(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自导
自 学 指 导
认真看课本P.6“探究”至P.7练习前。
1. 思考“探究”中的问题,并完成探究中的空白。
2.注意例1-例3的格式和步骤,思考每一步的依据。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9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7 练习 1、2、3题。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老师点评(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议一议 :(1)被开方数都是正数;(2)两个二次根式的乘除等于一个二次根式,并且把这两个二次根式中的数相乘,作为等号另一边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
(二)讨论、评析,教师引导归纳:
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为: ·=.(a≥0,b≥0)
反过来: =·(a≥0,b≥0)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一、选择题
1.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边长分别为cm和cm,那么此直角三角形 斜边长是( ).A.3cm B.3cm C.9cm D.27cm
2.化简a的结果是( ). A. B C.- D.-
3.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A.x≥1 B.x≥-1 C.-1≤x≤1 D.x≥1或x≤-1
二、填空题:1.=___.2.自由落体的公式为S=gt2(g为重力加速度,它的值为10m/s2),若物体下落的高度为720m,则下落的时间是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计算 比校大小
(1)与 (2)与
2、计算(1) (2)
(3)
3.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
(1)
(2)×=4××=4×=4=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 教学反思: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
[学习目标] 理解=(a≥0,b>0)和=(a≥0,b>0)及利用它运算.
教学重点:理解=(a≥0,b>0),=(a≥0,b>0)及计算和化简.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归纳出二次根式的除法规定.
教 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 法:1、类比的方法 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
(二) 板书课题: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2)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 习 目 标
理解=(a≥0,b>0)和=(a≥0,b>0)及利用它运算.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自导
自 学 指 导
认真看课本P.8“探究”至P.8例5结束。
1. 思考“探究”中的问题,并完成探究中的空白。
2. 注意例4、例5的格式和步骤,思考每一步的依据。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9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10 练习 1题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评析,教师引导归纳:
本节课要掌握=(a≥0,b>0)和=(a≥0,b>0)及其运用.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1. P.10:2、4
2. 化简:(1) (2) (3) (4)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教学反思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3)
[学习目标]
理解最简二次根式,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重点:1、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2、会判断这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教 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 法:1、类比的方法 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2二次根式的乘除(3)
(二) 板书课题:16.2二次根式的乘除(3)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理解最简二次根式,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自导
自 学 指 导
认真看课本P.9例6至P.10练习前。
1. 思考“例6”中的解法,并思考每一步的依据。
2.注意例4-例6的最后结果,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需满足什么条件?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8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10练习 2、3题。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评析,教师引导归纳:
本节课应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
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注意:二次根式的计算题最后的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11 5、6、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 教学反思: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4)
[学习目标]
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及分母有理化的运用。
教学重点: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及分母有理化的运用
教学难点: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及分母有理化的运用.
教 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 法:1、类比的方法 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4)
(二) 板书课题: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4)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及分母有理化的运用。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问题:
观察下列各式,原来各个式子的分母都含有根号,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变形,把各式分母中的根号化去,这种变形就叫做分母有理化。如:
1.(1), (2),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EMBED Equation.DSMT4
2.(1)
==-1,
(2)
==-,
同理可得:=-...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
(+++……)(+1)的值.
解:原式=(-1+-+-+……+-)×(+1)
=(-1)(+1)
=2002-1=2001
四、归纳小结:如:,
数学上将这种把分母的根号去掉的过程称作“分母有理化”。 利用分母有理化可将分式化简。
五、当堂训练:
一、选择题
1.把(y>0)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
A.(y>0) B.(y>0) C.(y>0) D.以上都不对
2.把(a-1)中根号外的(a-1)移入根号内得( ).
A. B. C.- D.-
3.化简的结果是( )A.- B.-C.-D.-
4.那么,化简的结果是( ). A.2 B.6 C. D.
二、填空题:1.化简=_________.(x≥0)
2.a化简二次根式号后的结果是_________.
3.分母有理化:(1) =___;(2) =__;(3) =_.
三、综合提高题
1、若x、y为实数,且y=,求的值.
2.解方程(1)= (2)3x-=
3、已知,,求的值。
4、计算(1) (2)
教学反思: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1)
[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
教学重点:二次根式化简为最简根式.
教学难点:会判定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教 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 法:1、类比的方法 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1)
(二) 板书课题: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1)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自导
自 学 指 导
认真看课本P.12“问题”至P.13练习前。
1. 思考“问题”中的问题,并正确列式。
2.注意观察例1、例2,思考二次根式的加法法则及步骤。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13 练习1- 3题。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评析,教师引导归纳:
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1.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应化成最简二次根式;2.再把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一、选择题
1.以下二次根式:①;②;③;④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2.下列各式:①3+3=6;②=1;③+==2;④=2,其中错误的有( ) A.3个 B.2个 C.1个D.0个
二、填空题:1.在、、、、、3、-2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有—. 2.计算5-3-7+9的最后结果是_.
三、综合提高题:
1.已知≈2.236,求(-)-(+)的值.(结果精确到0.01)
2.先化简,再求值.(6x+)-(4x+),其中x=,y=27.
3、计算:
(1) (2)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七、 教学反思: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2)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步走步骤,能灵活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讲清如何解答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灵活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教 法:1、引导发现法: 2、讲练结合法:
学 法:1、类比的方法 2、阅读的方法3、分组讨论法 4、练习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我们来学习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2)
(二) 板书课题: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2)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步走步骤,能灵活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三、指导自学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自导
自 学 指 导
认真看课本P.14“探究”至P.14练习前。
1. 思考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步走步骤是什么?
2. 注意例2的格式和步骤,思考每一步的依据。
如有疑问,可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14 练习1、 2题。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评析,教师引导归纳:
本节课应掌握运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合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一、选择题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和5,那么斜边的长应为( ).(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 A.5 B. C.2 D.以上都不对
2.小明想自己钉一个长与宽分别为30cm和20cm的长方形的木框,为了增加其稳定性,他沿长方形的对角线又钉上了一根木条,木条的长应为( )米.(结果同最简二次根式表示) A.13 B. C.10 D.5
二、填空题
1.某地有一长方形鱼塘,已知鱼塘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是1600m2,鱼塘的宽是_______m.(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
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边长为,那么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
三、综合提高题
1.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求m、n的值.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你一定熟练掌握了吧!现在,我们又学习了二次根式,那么所有的正数(包括0)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平方,如3=()2,5=()2,是谁的二次根式呢?观察(-1)2=()2-2·1·+12=2-2+1=3-2反之3-2=2-2+1=(-1)2
∴3-2=(-1)2 ∴=-1
求:(1);(2);(3)你会算吗?
(4)若=,则m、n与a、b的关系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