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孙权劝学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 孙权劝学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0 15: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4 孙权劝学
第一单元
目录
01
02
03
04
05
名师导学
名师导读
名师导练
比较阅读
群文阅读推荐
语文要素 文言文断句技巧
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搞清楚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思想,翻译几个关键的字词以理解文段大意。
语文要素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语文要素 (2)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这些后面一般要断开。
(3)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即可断句。
语文要素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4.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语文要素 5.利用对称句式。
解题时,注意骈体文讲究整齐对称的特点,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一课一法 【文本链接】通过对话体会本文中三位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孙权的话: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
一课一法 2.吕蒙的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与鲁肃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有调侃的意味。
3.鲁肃的话:“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由衷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从侧面写出吕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技法点睛 常见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2.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技法点睛 3.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4.心理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的性格或特点。
1. 背景解读
文学常识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春秋战国到宋朝建立之前共1 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人物背景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后在吴蜀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称帝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旋即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人物背景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军旅之时,在孙权的劝说下发愤读书,深为孙权、鲁肃所依赖。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于合淝战奋勇抵抗魏军追袭,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又后上代鲁肃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2. 内容梳理(采用课文原句填空,理清文脉)
本文通过记叙孙权劝吕蒙读书,使得吕蒙才略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诫人们学习能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因而不可不学习的道理。文章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接着写出结果,详略分明,突出人物的风采。
一、字词解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  推托 
(3)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 
(4)见.往事耳  了解 
(5)及鲁肃过.寻阳  经过 
当道,当权
推托
粗略地阅读
了解
经过
(6)非.复.吴下阿蒙  不再是 
(7)即更.刮目相待  另,另外 
(8)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事情 
不再是
另,另外
知晓事情
2.文言词汇选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 但.当涉猎/但.微颔之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 自以.为大有所益/以.钱覆其口
D. 但当.涉猎/当.世无双
A
2. (1)A【解析】A. 只,只是;B. 知晓/看到; C. 认为/用; D. 应当/处在某个时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险躁则不能治.性
B. 蒙辞.以军中多务/旦辞.爷娘去
C. 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刀劈狼首
D. 卿今当.涂掌事/木兰当.户织
C
2. (2)C【解析】A. 研究/修养;B. 推托/辞别;C. 用;D. 当权/对着。
二、句子翻译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阿蒙了!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读书人分别多日, 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阿蒙了! 
 读书人分别多日, 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三、内容理解
1.内容理解默写。
(1)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  士别三日  ,  即更刮目相待  ”。
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
相待
(2)面对吕蒙的托词,孙权没有以权压人,而是提出了“  但当涉猎  ,  见往事耳  ”的读书要求,再用“  孤常读书  ,  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指出了读书的好处。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2.内容理解简答。
(1)文中吕蒙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孙权是如何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的?
 吕蒙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自己读书的例子来给吕蒙做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 
 吕蒙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时间。孙权通过举自己读书的例子来给吕蒙做榜样,鼓励他抽出时间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 
(2)你认为孙权在劝说艺术上有哪些高妙之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被人接受。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孙权是现身说法,直言劝说,提出要求,易被人接受。启示: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 
(3)从文中哪几处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①鲁肃的惊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有所成;②鲁肃与吕蒙的“结友而别”侧面表现出吕蒙的才略有惊人长进。 
(4)鲁肃为什么对吕蒙“刮目相待”?
 因为他发现吕蒙的才干和谋略有了惊人的长进,欣赏吕蒙的才能。 
 ①鲁肃的惊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有所成;②鲁肃与吕蒙的“结友而别”侧面表现出吕蒙的才略有惊人长进。 
 因为他发现吕蒙的才干和谋略有了惊人的长进,欣赏吕蒙的才能。 
(5)人物的语言往往能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分析下列人物(孙权)语言的作用。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语气坚决果断,神态严肃,既严格要求,又充满期望。 
 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自己的经历向吕蒙说明“学”的可能性。 
3.综合分析选择。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C
A.文章写孙权以自身经验启发吕蒙学习,可见孙权是一位善于劝说、爱惜人才的君主。
B.文章记事简练,详略得当。详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对于吕蒙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笔带过的略写。
C.文章通过吕蒙学习后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人只有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有所长进。
D.吕蒙的学有所成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出来的,以鲁肃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3. (1)C【解析】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所以选文是通过吕蒙学习后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的道理。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
B
(2)B【解析】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烘托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相互融洽的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 分)
(1)卿今当.涂.掌事  当道,当权 
(2)及.鲁肃过寻阳  到,等到 
(3)卿今者才.略.  才干和谋略 
当道,当权
到,等到
才干和谋略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有删改)
【注释】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参考译文:【乙】我最近因为军务事情纷繁紧迫,吃睡不安。我们家本是知书达礼名门贵室,勤奋和朴实是我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心又是勤劳朴实的根源。我虽然在军队中,还天天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红笔圈批,每天必定了结这些功课作为好习惯。偶然遇到事情繁忙,虽然第二天补充书写补看书,也不高兴,所以一定要忙里偷闲做这些事。但是这种方法还是下策,所以一定要早起些来做这些事。
决不肯今天耽搁,认为第二天可以补上;也不肯因为明天有事,今天就预先做(这些事)。像这样好几年,不曾间断过,也没有任何痛苦。
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因为 
(2)如是.者数年  这样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偶 遇 事 冗/虽 明 日 补 书 补 看 亦 不 欢/故 必 忙 里 偷 闲 而 为 之/然 此 策 尚 下。
因为 
这样 
/
/
/
5. 甲乙两文中有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语句简要说明。(3分)
 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③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④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写出一种即可)
 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③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④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写出一种即可)
阅读意图 阅读篇目 阅读重点
相同内容 《王素传》 (《宋史》) 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为学之道。
相同写法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体会以对话来刻画人物的写法。
阅读意图 阅读篇目 阅读重点
主题理解 《普少习吏事》(《宋史·赵普传》)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强调学习重要性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