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九年级(下)开学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年九年级(下)开学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0 14:08: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开学历史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与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发展为洲际大帝国。当时,其统治范围地跨
A. 非洲、亚洲 B. 非洲、欧洲 C. 亚洲、欧洲 D. 欧亚非三洲
2.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知识积累卡,对这张知识卡片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是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的法典的内容 B.它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
C.这部法典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出自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埃及
4.诗人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其“光荣”与“伟大”之处分别是
A.城邦众多;建立帝国 B.民主政治发达;奴隶制高度发达
C.民主政治发达;法律体系缜密 D.法律体系镇密;民主政治发达
5.俗话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如果走②通道到达的是( )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6.历史学家马世力指出:“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借以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查士丁尼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的目的是
A.满足人民所需的契约自由 B.符合尚法治的价值和法律精神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安定 D.教化帝国民众,人人安分守法
7.“中世纪西欧城市向封建领主纳税,封建主放弃对城市的统治权和司法权…城市管理人员由市民选举产生。”材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城市
A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C完全摆脱了封建统治 D是一个相对自治共同体
8.“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等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致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9.世界著名的网络公司“阿里巴巴”是马云在1999年创办的。“阿里巴巴”是阿拉伯一部文学著作中的人物的名字,这部文学著作是
A.《查士丁尼法典》B.《聊斋志异》 C.《汉谟拉比法典》 D.<<天方夜谭>>
10.“伊斯兰教……以国家主义强权为工具进行推广。如果把三大宗教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传播上的优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伊斯兰教的创立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伊斯兰教以群众性运动的方式赢得民众支持
C.伊斯兰教教义比佛教、基督教更易于接受
D.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加速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11.“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的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这段话讲述的主要是罗马法的
A. 内容 B. 性质 C. 影响 D. 缺陷
12.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A.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西欧庄园的出现 D.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13.《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l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这里的“它”是指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拿破仑法典》
14.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A. 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 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 指出西方殖民活动双重性 D. 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15.下列关于《独立宣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B. 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但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
C. 天赋人权的享有者事实上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D. 号召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16.美国革命领导人寻求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独立,但他们愿意保留英国的法律及大部分英国社会和文化的传统。法国则完全不同,法国革命领导人拒绝接受现有社会,认为那是旧的秩序,并寻求用新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取而代之。其反映的本质是
A.美国革命任务并未完成 B.美、法的国情不同
C.美法革命性质不同 D.英国法律更加先进
17.“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福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推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枝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这说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A.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B维护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C.损害了欧洲其它国家利益 D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18.“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
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19.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点是
①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带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③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④主力军都是大陆军 ⑤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⑤
20.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燃油和电,石油和电的使用把人类带进一个新时代,下列对该时代表述错误的是
A.人类进入钢铁时代 B。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C.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D。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1.下图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A.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 B.①来克星顿枪声 ②萨拉托加大捷
C.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凡尔登战役 D.①攻占巴士底狱 ②滑铁卢战役
22.2011年12月,经历了18年的漫长谈判,俄罗斯终于如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被公认为是俄罗斯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转折点。这再次让人们想起90年前,苏俄第一次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种经济形式的政策,这指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模式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政策
23.甘地在演讲词《我邦之呼吁》中写道:“就我所知,我们的斗争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不是因为印度正在为自己的解放而战,而是因为我们争取解放所采取的手段是独一无二的,在历史上不曾为有过记录的任何民族所采用。”其中的“斗争”是指(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五四运动
24.发黄的旧照片在瞬间记录的情景,成为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20世纪30年代初拍摄的下列照片,说明经济大危机(  )
A.推动了工人运动兴起 B.使普通民众度日艰难
C.迫使资本主义调整制度 D.使各国矛盾不断加剧
25.1933年,罗斯福一上台就向国会要求准许他使用对付危机的大权,即“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材料中“广泛的行政权”是指(  )
A.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以军部为核心的势力上台组阁 D.马歇尔计划
二、材料解析题(共4道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新航路发现以后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在这个整体发展的世界中,欧洲仍然保持着优势地位。经济上,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国际事务方面,几乎全部殖民地都掌握在欧洲国家手中,世界外交的中心舞台仍然在欧洲,世界各地的大部分事务都是在欧洲决定的.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发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列举欧洲保持“优势地位”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表现的原因
(3)综上所述,概括19世纪以来影响欧洲地位变化因素。
27.法律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材料 一
材料二、《权利法案》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如议会定期召并、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
材料三、《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四 、《人权宣言》指出公民应当享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享有言论著述、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宣布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1) 材料一描述了世界近代史上,发生在欧洲的一次革命运动的发展形势,这次革命的名称是什么?填写B处的事件名称。
(2) 该图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3) 该图示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对本国及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据材料二,说出《权利法案》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的颁布有何标志性意义?
(5) 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共同的思想主张?
(6) 综上所述,说一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共同点?
28.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发展,离不开思想文化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国际间的团结合作等等因素。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 材料一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最早在哪个国家诞生?这一思想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经济与科技】
材料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简析改进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从材料中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列举“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的一项发明。
【军事与政治】、材料三: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美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却为西欧的经济联合开辟了道路。
(3)从材料三中的三则材料,你分别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你从中能得到有哪些启示?
29.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格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但还未完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中A、B处填上相应内容帮助他完成示意图,并纠正他原有示意图上的两处错误。
A: ;B: 。
纠正:

下列是小明同学收集到的一些材料。根据这两段话小明提出了两个问题,请你来解答。
讲话一 、 今天的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亚太经济体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
讲话二 今天的亚太,也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一些经济体的复苏仍然脆弱……
(2)“今天的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那么,与亚太经合组织性质相同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还有哪些呢?由讲话二及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有哪些不利影响?
(3)学习历史最终目的之一是获取感悟,启迪今天。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你认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开学历史综合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C 3、A 4、C5、A 6、C 7、D 8、B 9、D 10、D11、C12、D13、B 14、C15、D16、C17、A18、C 19、C 20、A 21、C22、B 23、C 24、B 25、A
二、材料解析题(50分)
26、(1)世界市场扩大: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2)欧洲是世界的工业工厂:世界外交的中心在欧洲。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
(3)市场;科技
27、(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光荣革命”
(2)反复性、曲折性。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具有妥协性;英国的封建势力仍然有一定的实力等。
(3)使英国推翻了君主专治制度,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开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之先河,初步确立了资产阶级欧美各国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或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4)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5)民主、平等、自由、反抗压迫的权力;资产阶级性质;法国启蒙思想。
(6)用法律捍卫革命成果。
28、(1)文艺复兴;意大利;思想: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精神)。
(2)历史意义: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飞机或内燃机;电灯或碳丝灯泡。
(3)信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②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③美国对西欧的援助促进了西欧走向联合。
(4)启示:要有先进思想的指导;要重视科学技术;注重加强国际间的团结合作;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制度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29、(1)填空:A:多极化;B:地区冲突、民族矛盾、 宗教纷争、霸权主义、恐怖活动等改错:“单极格局”改为“两极格局”;“苏联”改为“俄罗斯”。
(2)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等。不利影响:拉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一些跨国公司的不公平行为);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3)发展自身的经济实力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