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节选)》同步学案
①1879年《玩偶之家》的首演,曾经给欧洲社会带来如同暴风雨一般猛烈的震撼,因为这部剧作尖锐地提出了家庭中妇女地位的问题,给当时欧洲保守而伪善的社会道德一记响亮的耳光,由此它也成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
②课文节选的第三幕是全剧的高潮,同时也是结局部分。阅读时,注意抓住人物言行前后的变化,分析娜拉和海尔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理解他们之间矛盾冲突的本质,从而把握作品的思想意蕴。
1.了解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内容。
2.把握本文激烈的戏剧冲突,分析娜拉、海尔茂的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4.探讨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和《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情景导入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它所表达的爱,不仅纯真、炙热,也是高尚,伟大的。诗人借木棉、橡树这两个意向,表达在爱情里,她希望彼此是平等的、独立的,能够相互尊重倾慕、又彼此情投意合的爱情理想。
环节一:知人论世
1.了解“欧洲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挪威戏剧家、诗人。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少年时期,因父亲破产,家道中落,没有读成大学,不满十六岁就到一家药店当学徒。社会的势利,生活的艰辛,培养了他愤世嫉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在繁重而琐碎的学徒工作之余,他刻苦读书求知,并学习文艺写作。
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
他的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
阶段 作品
早期1850一1868 作品以古代英雄传奇、民谣、神话等为素材,题材多样,富有幻想和浪漫色彩,如《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恋爱喜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等。
中期1809一1890 把揭露和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剧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国民公敌》等。
晚期1891一1906 创作着重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分析,象征主义因素加重,悲观气氛较浓,如《海达·高布乐》和《建筑师》等。
社会问题剧
内涵 指的是易卜生创造的直接揭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的现实主义戏剧。它侧重于提出问题而不是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正如易卜生所言“我的工作是提出问题,我对这些问题没有答案。”讨论又是社会问题剧的一大特点,剧本里往往包含了大量的讨论和争论问题的对白,所以社会问题剧又叫“讨论剧”。 “社会问题剧”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作品 易卜生四大问题剧又被称为当代现实剧,包括 《社会支柱》 (1877年)、《玩偶之家》(1879年)、《群鬼》(1881年)、《人民公敌》(1882年)。
2.了解“戏剧”
戏剧
内涵 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作用 用来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分类 艺术形式 话剧、歌剧、舞剧、戏曲
反映时代 历史剧、现代剧
物理长度 独幕剧、多幕剧
风格流派 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现代主义戏剧等
冲突性质 命运结局 悲剧:往往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矛盾冲突、展示善恶两种社会力量的严重斗争。主要表现主人公所追求的理想、所从事的事业,由于邪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不能实现,并以其悲惨遭遇或自身毁灭引起人们的怜悯、同情、悲愤、崇敬。基调庄重,气氛严肃。 喜剧:以讽刺、幽默为特点,以揭露、嘲笑社会生活中的落后丑恶现象,从而肯定歌颂美好事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戏剧。 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能够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的一种戏剧。正剧既可表现重大、严肃的社会事件,也可以表现富有社会意义的日常生活;既有对正面人物的歌颂,又有对反面人物的批判。
戏剧情节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戏剧结构 幕(戏剧情节发展在时间上的一个大段落) 场(小于“幕”的一个情节单位)
三要素 矛盾冲突 内涵: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特点:尖锐激烈、高度集中、进展紧张、曲折多变 形态:人与人的冲突、人物内心冲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
人物语言 内涵:剧中人物的语言 主要特点:丰富的潜台词、高度个性化、富于动作性 表现形式: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
舞台说明 内涵: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
创作原则 “三一律”,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3.相关背景
两个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女性主义运动的高潮。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期。这次女性主义运动是英美等国的妇女争取投票权与公民权的社会运动。《玩偶之家》的创作稍早于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时期,不过剧作的创作时期已经是女性主义的萌芽时期了。回顾二十世纪以前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涉及妇女问题。在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更多的是从外部的社会原因进行探讨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即认为是社会的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平等。它们通过家庭的内部矛盾把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出来,却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源,当时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平等”,对于家庭中的父权文化很少触及。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解题
①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
②家,指的是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背景。
③《玩偶之家》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5.《玩偶之家》主要情节
娜拉与丈夫海尔茂结婚八年,一直相信丈夫深爱着自己。多年前,娜拉为给海尔茂治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海尔茂的同事、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过一笔款子。柯洛克斯泰为保住自己的职位,以这件事威胁娜拉。海尔茂得知此事后,先是勃然大怒,在柯洛克斯泰归还当年的借据后又态度大变,以为娜拉会接受自己的“饶恕”。娜拉看穿了海尔茂的本质,领悟到自己在婚姻中只是丈夫的玩偶,毅然离家出走。
附:人物关系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啰嗦( ) 撅折( ) 撇开( )
撺掇( ) 瞟一眼( ) 撵出去( )
2.解释词语。
按捺不住:
斩钉截铁:
自言自语:
花言巧语:
装腔作势:
颠扑不破:
大祸临头:
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思考1:理清故事情节
部分 脉络 课文 概要
第一部分 开头至P104 “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第二部分 到P106“娜拉,你快藏起来,只推脱有病。”
第三部分 至P108“可是,娜拉——”
第四部分 至结尾
线索
思考2:请结合选文及你所了解的相关戏剧情节简述这两封来信的内容。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品读内涵,把握真谛
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
思考1:“没有戏剧冲突就没有戏剧”, 请说出文中的矛盾冲突,并对这些矛盾冲突进行分类,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
矛盾冲突的类型 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
人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人与内心的矛盾冲突
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思考2:本文的核心冲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思考3:谈一谈你对娜拉与海尔茂夫妻之间的冲突的理解。
思考4:谈谈本文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内心冲突的,并简单地阐释一下人物的内心冲突的作用。
任务活动二 抓住情节,概括形象
任务说明: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握住了关键的情节,有利于我们概括人物,总结主旨。而对形象的鉴赏包括鉴赏人物形象与特定物象,其中人物形象又分为主要人物形象与次要人物形象。主要人物形象通常只有一个,是作品刻画的核心对象,往往用来揭示作品的主题;次要人物形象往往用来衬托主要人物形象,一般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思考1:不同的阶段,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有何变化?关于海尔茂的动作有哪些舞台说明?说明了海尔茂怎样的形象特点?请你阅读节选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看信前
看第一封信后
看第二封信后
温情面纱被揭下后
思考2:在这场矛盾冲突中,原先一直是海尔茂压制娜拉,那么娜拉是如何幡然醒悟,打破自己的玩偶身份,转而占了上风,我们来继续品读戏剧语言,找找答案。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心理变化
看信前
看第一封信后
看第二封信后
温情面纱被揭下后
思考3:请从表面和实际两个方面分析海尔茂的形象特征。
思考4:海尔茂的形象的社会意义
思考5:娜拉经历了怎样的心里变化过程?
心理状况 对应文本
思考6:娜拉形象分析
阶段 形象特点
觉醒前
觉醒后
思考7:《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个结尾,肖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思考8:试分析娜拉出走的原因。
思考9: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中加入了大量“讨论”,使得易卜生戏剧与传统戏剧区分开来,传统戏剧也有对话也有争议,但是区别在于易卜生的讨论内容是大家都关心的社会问题。课文中的对话都“讨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问题?娜拉是如何看待的?这些问题又将如何解决呢?
社会问题 如何看待 如何解决
思考10:娜拉出走的社会意义
思考11:1923年鲁迅发表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对于鲁迅先生的观点,你赞同吗?说说理由。
思考12:试解读本文的主题。
任务活动三 锤炼语言,曲径探幽
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的重要方法。
思考1:“娜拉:是,是,是,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思考2:“海尔茂:娜拉!喔,别忙!让我再看一遍!不错,不错!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P107)
思考3: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陌生人”指的是谁?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P112)
思考4: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 “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 (P113)
思考5:《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P114)对这个结尾,萧伯纳的评论是:“在他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任务活动四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风格、句式、情感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
思考1:分析本文的艺术特点
突转
内涵 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有时也用于章剧情突然转变。
作用 ①使戏剧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获得出奇制胜的戏剧效果。 ②促使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使人物性格得到最充分的揭示。 ③显露主旨,传达作者情感态度的必要条件。
任务活动五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活动:阅读并思考
礼拜二午睡时刻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①火车刚从岩石隧道里开出来,就进入了一望无际、两边对称的香蕉林带。这时正是上午十一点,天还不太热,但令人窒息的机车的煤烟不断飘进窗子里来。
②简陋的三等车厢里仅有两名乘客。母女俩都穿着褴褛的丧服,仅有的随身物件——一个塑料食品袋和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放在她们的座位旁,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
③十二点,天热起来了。火车在一个荒无人烟的车站加足了水,继续慢腾腾地行驶着,在两个看不出差别的小镇子上停了两次。母女俩吃饭时,火车徐徐穿过一座铁桥,又经过了一个和前两个镇子一模一样的镇子。母女俩刚吃完饭,火车开进了另一个镇子。这个镇子比前面几个要大一些,却更凄凉。
④“你要有什么事儿,现在赶快做。”女人说,“接下来就算渴死了也别喝水,尤其不许哭。”女孩点点头。
⑤汽笛响过后,火车减低了速度停了下来。这是八月的一个礼拜二,小镇上阳光灿烂,热的像个蒸笼,车站上空无一人。母女俩用湿漉漉的报纸把鲜花包好,下了车。快两点了,镇上的居民都睡午觉去了。从十一点起,商店、公共机关、市立学校就关了门,要等到将近四点钟回程火车经过的时候才开门。母女俩沿着巴旦杏树荫悄悄地走进小镇,径直朝神父的住处走去,叫门。
⑥过了好一会儿,一个又矮又胖的中年妇女探出身,小心翼翼地问:“谁啊?”“我要找神父。”女人说。“我哥哥在睡觉。”“我有急事。”女人坚持道。她的声调平静又执拗。“你们三点以后再来吧,他才躺下五分钟。”“火车三点半就要开了。”女人说。她回答简短,口气坚决,但声音温和,流露出复杂的感情。“那好吧。”开门的女人说。
⑦客厅深处的门打开了,神父从里面走出来。“有什么要帮忙的吗?”他问。“借用一下公墓的钥匙。”女人说。“天太热了。”他说,“你们可以等到太阳落山嘛。”女人默默地摇了摇头。
⑧“你们想去看哪一座墓?”他问道。“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女人回答说。“谁?”“卡络斯·森特诺。”女人重复了一遍。神父还是听不明白。“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⑨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住神父。神父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坐到桌旁,拿出钢笔墨水,一边询问那个女人的姓名、住址等情况,一边填表。
⑩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凌晨三点,那天,在细雨的淅沥声中寡妇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慌忙摸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左轮手枪,没开灯就朝大厅走去。二十八年独身生活的恐惧感使她不但能够想象出门在哪里,而且能够准确地知道门锁的高度。她两手举枪,闭眼,猛扣扳机。生平第一次枪响,一切寂静。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普通着装,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脚。镇上没人认识他是谁。
“这么说他叫卡络斯·森特诺。”神父嘴里咕哝道。“卡络斯·森特诺,”那个女人说,“是我唯一的儿子。”女人在神父的指示下胡乱地在材料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神父吁了一口气,“您从来没有试过把他引上正道吗?”女人回答说:“他是个非常好的人。”神父看到女人和女孩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感到颇为惊异。
女人神色自如地继续说:“我告诉过他,不要偷穷人家的东西,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常常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他不得不把牙全部拔掉了。”女孩插嘴说。“是的。”女人证实说,“那时,我每吃一口饭,都像尝到礼拜六晚上她们打我儿子时的滋味。”神父说,“上帝的意志是难以捉摸的。”而后睡意朦胧地指点母女俩怎样才能找到卡络斯·森特诺的墓地。
在临街的大门打开前,神父觉察到有人把鼻子贴在纱窗上往里瞧。那是一群孩子。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没人。可是,现在不光孩子们在街上,巴旦杏树下还聚集着一群群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顿悟,喃喃地说:“人们都知道了。”
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牵着女孩,拿着鲜花,就向大门走去。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应和说,“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女人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她牵着小女孩的手朝大街走去。
(有删改)
【注释】①本文背景是20世纪的哥伦比亚。当时,殖民者飓风般的掠夺和政权的反复更迭使拉丁美洲国家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人民除了经受着贫穷之外,个体生命没有丝毫保障。②从宗教意义而言,礼拜二是教诲日(也称“审判日”)。③神父不仅管理着本辖区的宗教活动,而且被奉为灵魂的“父亲”,主导世俗的道德判断。
思考:复兴出版社准备出版《新女性的魅力》一书,《礼拜二午睡时刻》《玩偶之家》被选入其中的“独立人格”一章。请结合“母亲”和“娜拉”的异同点,写一个章节导语。
环节四:思考延伸
钦差大臣
【俄】果戈理
相关剧情 在外省的一个小城中,钦差大臣微服私访的消息引起了市长和其他官员的惊慌混乱。
人物 市长安东·安东诺维奇,法官阿姆摩斯·费多洛维奇,慈善医院院长阿尔杰米·菲力普维奇,督学鲁加·鲁基奇。
市长 诸位,我所以请你们来,是因为我要把一个极不愉快的消息告诉你们。钦差大臣快要到我们这儿来了。
法官 什么,钦差大臣?
慈善医院院长 什么,钦差大臣?
市长 从彼得堡来的钦差大臣私行察访来了。还带着秘密使命。
督学 哎哟,天呀,还带着秘密使命!
市长 现在,我要把安得烈·伊万诺夫维奇·奇密霍夫寄给我的信念给你们听。这是他信上写的:“爱友、亲家、恩师台鉴:弟所急需奉告于吾兄者,近闻有某大员奉旨来省视察,对于我县,尤为注意。(意味深长地跷起拇指)虽该大员以常人面貌出现,然弟之消息,确系来自可靠方面。弟知吾兄与世相同,亦有小过,盖因吾兄系聪明人也,凡财物到手,均不欲其有所遗漏……故敢奉劝吾兄,诸事务宜留意。”
法官 是的,这是稀有的事,简直少有。一定事出有因。
督学 为什么呢?这为什么呢?干嘛钦差大臣要到咱们这儿来?
市长 考虑也好,不考虑也好,可是诸位,我已经预先通知你们了。——要小心啊!就我自己这方面说,我已经大致安排好了,而且我也劝你们安排一下。阿尔杰米·菲力普维奇,尤其是您!没有疑问,这位路过的大员一定会先去视察您所管理的慈善医院——所以您得把什么都弄得像样儿:病人的帽子要干净,不要让病人弄得跟铁匠似的,像他们平常那样穿家里的衣服。
慈善医院院长 嗳,这不要紧,大概可以让他们戴上干净睡帽的。
市长 是的,而且在每张床上挂上一块拉丁文或别种什么文写好的牌子……这是您这方面的事情。写上病名,什么时候得的病,哪一月,哪一日……糟糕的是,您的病人抽那样强烈的烟草,谁走进去都要直打喷嚏。不错,病人还是以少为妙;要不然,马上就会被认为管理不善﹐或是医生无能。
慈善医院院长 哦!关于治疗,我自有办法:越近乎自然越妙;我们不用贵重药品。人是单纯的东西:如果他要死,他就会死;如果他要好,他就会好。
市长 阿姆摩斯·费多洛维奇,我也要劝您注意您的法院。在您的前厅,诉讼人常常进进出出的那个候审室里,法警们养了许多鹅,它们就在人脚下穿来穿去。当然,从事这种家庭副业是值得奖励的,为什么法警们就不能养呢?不过,您要知道,在这种地方,这是很不体面的……我早就想对您提起这一点,可是,不知怎的我倒忘了。
法官 那么,我今天就叫人把它们全赶到厨房里去。您要是高兴的话,请过来吃顿便饭。
市长 此外,还有一件糟糕的事情,是您把各种破烂不堪的东西全晾在法庭上,还把打猎用的长鞭子在放公文的橱上。我知道您喜欢打猎,不过您最好暂时把它收起来;等钦差大臣走了以后,您可以把它再挂上去。还有您那位陪审官……当然,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可是,他身上发出的那股子怪味儿,就好像他刚从酿酒厂里出来似的——这也是不好的。我早想对您提起这件事,可是不记得让什么事一岔,就给忘了。要是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天生就是这么一股子怪味的话,那是有法儿治的。可以劝他吃葱、吃蒜,或是吃别的什么东西。
法官 不,这股子味儿是弄不掉的。他说,他小时候摔了一跤,从此以后,他身上就发出一股烧酒味儿。
市长 我只是叫您留意罢了。至于说到内部的安排和安得烈·伊万诺夫维奇·奇密霍夫信上所提到的小过,我是没有什么可说的。而且说起来也奇怪,没有一点罪恶的人连一个也没有,这是上帝安排定的,伏尔泰要反对也是没有用的。
法官 罪恶各有不同。我公开和大家说吧,我受贿赂,但是,那是什么样的贿赂?几条小猎狗。这完全是另一回事。
(有删改)
思考:《钦差大臣》是一部讽刺当时俄国社会现实的喜剧。节选的这部分文字揭露了当时俄国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请加以概括。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资源的《分层作业》
收获 不足
答案
环节二:初读感悟
1.明确字音。
啰嗦(luō suo) 撅折(juē) 撇开(piě)
撺掇(cuān duo) 瞟一眼(piǎo) 撵出去(niǎn)
2.解释词语。
按捺不住:心里急躁,克制不住。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自言自语:指自己对自己说话。
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装腔作势: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做出一种姿势,用来比喻故意做作。
颠扑不破:比喻言论或学说正确,经得起检验。
大祸临头: 即将发生大灾祸。
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思考1:
部分 脉络 课文 概要
第一部分 发现借据之前 开头至P104 “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海尔茂沉浸节日舞会的兴奋中 娜拉担心丈夫知道借据的事
第二部分 发现借据之后 (看第一封信) 到P106“娜拉,你快藏起来,只推脱有病。” 娜拉在海尔茂的责骂之后突然觉醒
第三部分 借据问题解决 (看第二封信) 至P108“可是,娜拉——” 柯洛克斯泰突然退还借据使海尔茂在“转危为安”之后再显恩爱,丑态百出
第四部分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下 至结尾 娜拉出走,对海尔茂提出独立宣言
线索 信
思考2:明确 第一封信:柯洛克斯泰拿娜拉当年的借据要挟海尔茂不要开除他。
第二封信:柯洛克斯泰在女友的劝说下将借据退给海尔茂,不再要挟。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一 品读内涵,把握真谛
思考1:
矛盾冲突的类型 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
人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①娜拉+海尔茂: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权利、地位 ②娜拉+柯洛克斯泰:娜拉用假的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柯洛克斯泰以此作为威胁,让娜拉说服海尔茂不要将自己辞退 ③娜拉+阮克医生:爱对方与不被对方爱之间的矛盾 ④林丹太太+柯洛克斯泰:旧情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人与内心的矛盾冲突 ①当娜拉受到柯洛克斯泰的要挟时,她既害怕事情真相被丈夫知晓,又盼望着奇迹的发生,相信海尔茂为了自己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 ②阮克大夫想向娜拉表明自己的爱慕之意,又害怕失去自己与娜拉的友谊。 ③娜拉一方面阻挠海尔茂看信,另一反面又期待着海尔茂看到信后主动承担责任。她爱海尔茂,爱自己的孩子,不舍得放弃和离开他们,但又先打算跳水自杀,最后离家出走。
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①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是大风呼啸的圣诞节前后,这种寒冷的自然环境与娜拉对开启新生活的期盼构成了矛盾冲突。 ②娜拉与一个男权思想盛行的时代的矛盾冲突。体现为娜拉追求平等、独立、自由的女权思想,与海尔茂所代表的男权思想当行的社会之间的冲灾。海尔茂就是这个社会环境的“人化”,他不能接受娜拉对经济独立,夫妻平等、人格平等的要求,反映了娜拉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对女权思想的压制和束缚。
思考2:明确 全剧的中心冲突发生在海尔茂和娜拉之间,起因是一张借据。
①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假若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证的事相要挟这个突发事件,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冲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下。
②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这个戏剧冲突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海尔茂的虚伪、自私、善变等形象,也表现了娜拉坚毅倔强、诚恳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
③对主题的呈现的作用。这个冲突通过普通家庭夫妻关系的不平等引发的家庭矛盾,以小见大地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附庸地位,凸显了呼吁社会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让女性的尊严受到保障的思想主题。
思考3:明确 娜拉与海尔茂夫妻之间的冲突是这部戏剧中最主要的冲突。他们之间的冲突就是男权思想和女权思想交锋的主要阵地,是围绕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来展开的。海尔茂把妻子看作自己的附庸,拒绝给予妻子平等的尊重和应有的权利;而娜拉不甘心充当丈夫的玩偶,想要争得同男子一样的权利,故而二者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二者之间的冲突直接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思考4:明确 娜拉在受到柯洛克斯泰的要挟之后,既害怕海尔茂知道,又期待奇迹会发生;甚至仍然相信“奇迹”,相信海尔茂可以为了自己“挺身出来,把全部责任担在自己肩膀上”。阮克大夫既想向娜拉表白自己的情感,又担心失去娜拉的友谊。
作用:这些都令剧中人物陷入了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既使人物丰满立体,更具魅力,又使得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任务活动二 抓住情节,概括形象
思考1: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看信前 称呼: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我把披肩……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亲她的前额 对她看了一会儿 把身子凑过去 跟过来 声音放低些 搂着她…… 柔情蜜意 深情款款
看第一封信后 称呼: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别这么花言巧语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真是可恶极了……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把披肩摘下来。摘下来!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少说骗人的话……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 拉住她 惊慌倒退 把出去的门锁上 走来走去 吓了一跳…… 忘恩负义 翻脸无情
看第二封信后 称呼: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我的好娜拉……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高频词)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我可以保护你……只要你老老实实……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 把信抢过来 慌忙拆信 快活得叫起来 朝着借据瞟了一眼 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 自私虚伪 虚情假意
温情面纱被揭下后 你真不讲理,不知好歹,你在这的日子难道不快活?你疯了,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像你这么没经验…丢了家,丈夫儿女,不怕人家说什么话!把你最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了?难道你不信仰宗教?道德?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跳起来 勉强管住自己 自私冷酷 厚颜无耻 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权思想拥护者。
思考2: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心理变化
看信前 是,我很累,我就要去睡觉。你做的事情都不错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一个人如果到了非死不可……现在你可以看信了再见,托伐,再见,孩子们… 走到桌子旁边…吃惊…心不在焉…急忙接嘴…从他怀里挣出来,斩钉截铁的口气…低声自言自语… 痛苦不安 幻想奇迹
看第一封信后 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叫起来…竭力想脱身…走近他一步…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不作声,只是眼睛盯着他…冷静安详…站着不动 伤心绝望 日趋冷静
看第二封信后 我呢?这三天我真不好过。谢谢你饶恕我。 莫名其妙得瞧着他…从右边走出去… 心灰意冷 清醒冷静
温情面纱被揭下后 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玩偶老婆、玩偶女儿…你不配教育我……我会努力去吸取…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责任。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你的戒指……我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满不在乎穿外套、戴帽子、拿起手提包 决心反抗 追求独立 和个性解放
思考3:明确 表面上:①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②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实际上:①海尔茂是男权至上的社会培养的男权范本:控制家庭经济权,把娜拉当宠物对待,不尊重娜拉。②海尔茂在性格道德方面有缺陷:心胸狭隘,自私虚伪,没有担当。
③资产阶级卫道士。
思考4:明确 海尔茂是虚伪暴戾的男权思想拥护者。《玩偶之家》的思想性集中表现为对“法律”“道德”“名誉”等一系列“男权社会的主导信念”的批判。作为“一家之长”“社会中坚”的海尔茂,是这些观念的化身,是剧作主要的批判对象。《玩偶之家》不只是批判海尔茂这个具体的人物,而是通过这个形象,批判他维护的这些观念,以及以这些观念为基石的社会秩序。
思考5:
心理状况 对应文本
痛苦不安 是,我很累,我就要去睡觉 你做的事情都不错 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 一个人如果到了非死不可…… 现在你可以看信了 再见,托伐,再见,孩子们…
伤心绝望 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 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 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 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清醒冷静 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 (满不在乎)玩偶老婆、玩偶女儿…你不配教育我……我会努力去吸取…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责任。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 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穿外套、戴帽子、拿起手提包、)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你的戒指…… 我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思考6:
阶段 形象特点
觉醒前 天真善良,富有同情心,对家庭任劳任怨、勇于担责,追求理想的爱情,有牺牲精神,但缺乏自尊与主见,是从精神到生活都依附于丈夫的家庭主妇。
觉醒后 唤起了对尊严的需求,冷静,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
思考7:明确 这个结尾暗示了娜拉为追求人格独立和尊严而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娜拉出走标志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它的重大意义可与拿破仑用军事手段荡涤欧洲封建势力相比。
思考8:明确 ①美好爱情生活理想的破灭。她为了所爱的人,做出当时违反法律的事,甚至可以为之牺牲名誉和生命;她渴望得到丈夫同样的真爱, “耐着性子整整等了八年”。但是,柯洛克斯泰的信让她清醒地看到,丈夫并不是真的爱自己,对于爱情,她彻底绝望了。
②为了获得人格尊严和平等地位。她没有人格和尊严,只是丈夫的“玩偶”,丈夫认为,“正经事跟你有什么相干?”,二人在八年中“从来没在正经事情上头谈过一句正经话”。丈夫不了解她,并不真正爱她,只是拿她消遣;她被赋予“一个老婆,一个母亲”的“神圣的责任”,却没有任何人对她负责任,丈夫可以随意羞辱、责骂她。
③在家里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八年里, “简直像个要饭的叫花子,要一口,吃一口”,靠着给丈夫“耍把戏过日子”;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活”,最终成为一个只能和丈夫“说说笑笑凑个热的“没出息”的人。
④对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失去了信心。娜拉害怕自己撒谎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她说“我不配教育孩子。要想教育孩子,先得教育我自己”。对娜拉而言,只有出走,才能让孩子摆脱撒谎妈妈的阴影,娜拉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解脱。
思考9:
社会问题 如何看待 如何解决
妇女问题 打破“玩偶”身份 娜拉出走。 海尔茂希望娜拉回心转意,但是结尾的关门声意味着海尔茂期待的奇迹不过是一种幻想。娜拉出走后会怎么样呢?易卜生为我们画了一个伟大的问号,等待我们去解答。
人的自由 与权利问题 首先不是一个老婆、母亲,首先我是一个人。
法律宗教问题 法律不讲理 牧师的话究竟对不对
思考10:明确 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社会庄严宣告:首先我是一个人,不是玩偶。她的宣告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她的出走,震惊了男权社会,震醒了昏睡的女性,使整个社会鼎沸起来,引起人们对现存制度的怀疑。
思考11:明确 观点一:认同
①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还没有为妇女的独立生存提供充分的空间。
②从主观条件来看,娜拉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
③从娜拉出走时的状况来看,她没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条件。
④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看,娜拉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
观点二:不认同
①社会已有娜拉出走以争取独立和人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②娜拉具备出走后走向自立和成功的主观条件。娜拉有着刚烈的性格,有敢于质疑法律、宗教的勇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决定了她不会向困难屈服,有勇气战胜出走后的一些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
③娜拉周围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的榜样。
思考12:明确 ①家庭主题。《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的妇女平权问题。
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在易卜生之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的不公正。
娜拉:是咱们的家只是一个玩儿的地方,从来不谈正经事。
海尔茂: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
海尔茂: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可是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娜拉:千千万万的女人为男人牺牲过名誉。
易卜生提出的问题却超越了这三种,他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里现代妇女的奴隶处境。
②法律主题。在法律面前,女人的地位远远低于男人。林丹太太:做老婆的不得她丈夫的同意没法子借钱。娜拉的深切控诉,是对资产阶级的法律伪善及不合理的揭示。
③宗教主题。海尔茂:难道在这些问题上没有颠扑不破的道理指导你?难道你不信宗教?娜拉: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除了行坚信礼的时候牧师对我说的那套话,我什么都不知道。牧师告诉过我,宗教是这个,宗教是那个。等我离开这儿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我也要把宗教问题仔细想一想。我要仔细想一想牧师告诉我的话究竟对不对,对我合用不合用。
诚然,当时的宗教对人的行动有指导作用,但同时也限制着人们的行动。宗教所要求的仁义道德不过是人心解放的枷锁,海尔茂用宗教的责任想让娜拉留下不过是最大的讽刺。
④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念的死亡。剧作者通过主人公娜拉的切生体验,宣告浪漫主义的爱情观念已经死亡。娜拉对托伐·海尔茂的心理过程是:迷茫的完全的信任→强烈的失望→幡然的醒悟。这样的过程也是让女主人公放下一切离开的前提,也是她从幻想的爱情中醒来的过程。
任务活动三 锤炼语言,曲径探幽
思考1:明确 这句话连用三个“是”表现了娜拉的内心对海尔茂的厌烦。
思考2:明确 表现了海尔茂得知柯洛克斯泰归还借据之后的激动,同时重复说“我没事了”,又表现了海尔茂的自私。
思考3: 明确 “你的泥娃娃”指的是娜拉,“陌生人”指的是海尔茂。娜拉这样称呼自己是因为她认识到自己在家中,在丈夫眼中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由,得不到尊重,只是一个玩偶;这样称呼海尔茂是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丈夫就像一个陌生人,形同路人。
思考4:明确 奇迹中的奇迹: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娜拉通过这句话向他表示出自己已不相信与海尔茂之间的婚姻能有美好的结果;建立真正平等的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
思考5:明确 这个结尾暗示了娜拉为追求人格独立和尊严而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娜拉出走标志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它的重大意义可与拿破仑用军事手段荡涤欧洲封建势力相比。
任务活动四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
思考1:明确 ①戏刷场景高度集中。将戏剧场景高度集中于海尔茂和娜拉的家中,有利于各种矛盾冲突的集中展现.
②运用“突转”的手法。第一次“突转”是借据事件暴露,海尔茂的自私与虚伪暴露无遗。第二次“突转”是收回借据,灾祸解除后,海尔茂尽力掩饰自己希望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家庭地位,维护原有的男权主义。两次“突转”深化了戏剧的悲剧主题。
任务活动五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明确 女性,往往是柔弱、不成器、不堪一击的代名词。“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女性普遍命运的悲剧史,也暗示着女性似乎就该定位成弱势群体。
然而,有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母亲”面对贫穷和丧子的苦难命运,她表现出非凡的忍受能力和自尊精神;面对众人的围观,她走向大街,显示出无所畏惧的母爱和对冷漠的人们的有力抗争。《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面对丈夫海尔茂的严格控制,毅然决然选择出走,维护自我的尊严和女性的权利。
前者因爱而刚,始终如一地用个体的力量抵抗社会的无情;后者因不平等而勇,从言听计从到奋起反抗。或许她们所处的社会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导致表现形式不同,但一致的是她们虽所处弱势地位,都独立自主、自尊坚韧。
环节四:思考延伸
明确 各级官吏贪污成风,阿谀奉承,热衷私事,渎于职守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