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导学目标:
1、了解隋朝统一的基本情况:(时间、人物、经过、都城)
2、知道隋朝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3、掌握隋朝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建设与成就
4、了解隋朝灭亡的基本情况:(时间、人物、经过)
5、学会以史为鉴:隋朝灭亡给后世的启示
温故知新
夏
回想已经学过的各朝各代
商
周(西周、东周)
春秋战国
秦
汉(西汉、东汉)
三国
晋(西晋、东晋)
南北朝
隋
589年
隋灭陈
统一全国
知识探究
(1)隋朝建立
人物:___________(隋文帝)
掌权:夺取________政权
时间:_______年
定都:_______(今西安)
隋朝的统一
杨坚
北周
581
长安
知识探究
(2)隋朝统一
人物:___________(隋文帝)
消灭:________朝
时间:_______年
隋朝的统一
杨坚
陈
589
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意义:
知识探究
(1)客观条件:
(2)主观条件:
隋朝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统一的条件)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
②江南经济发展
③长期的分裂动荡,人民渴望统一
④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
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军事强大,国力强盛;
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知识探究
(1)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政治方面:加强___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
(3)社会方面:编订____________
(4)综合工程:开凿_______________
(5)文化方面:创立_______________
隋朝统一后的建设
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中央集权
户籍
大运河
科举取士制度
加深理解
结合以下表格和课文,说说隋朝统一后一系列建设措施的作用?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②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③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兴洛仓
加深理解
国力强盛,“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
知识探究
隋朝统一后的建设——开凿大运河
目的:
人物:
时间:
北端:
中心:
南端:
长度: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今北京)
洛阳
余杭(今杭州)
2700千米
知识探究
隋朝统一后的建设——开凿大运河
五大水系:
四段水渠: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__________运河
永济渠(最长)
广通渠(最短)
通济渠、
邗 沟、
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最长的
知识探究
隋朝统一后的建设——开凿大运河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工程浩大的大运河?(开凿的条件)
①隋文帝在为位20多年里,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人口劳动力)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知识探究
隋朝统一后的建设——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今运河风光
知识探究
隋朝统一后的建设——开凿大运河
结合这些材料,怎么评价大运河的影响?
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时间 河段 征发民夫
605年 通济渠 100余万
605年 邗沟 10余万
608年 永济渠 100余万
610年 江南河 10余万
积极影响:
①沟通了南北交通,维护了国家统治;
②客观上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加速了沿岸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至今某些河段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
消极影响:①为此工程而征调大量民夫,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②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知识探究
隋朝统一后的建设——创立科举制度
之前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门阀世族渐渐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削弱,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西周 贵族世袭
汉 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知识探究
隋朝统一后的建设——创立科举制度
奠定基础:_______________废除前朝选官制度,
初步建立通过_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
正式确立:_______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
正式确立。
重要意义:
隋文帝(杨坚)
考试
隋炀帝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人物:
时间:
主要原因:
知识探究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
618年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①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②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劳民伤财;
③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营建一系列重大工程
知识探究
隋朝的灭亡——原因
①营建东都洛阳
②开凿大运河
③修筑长城和驰道
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
②隋炀帝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知识探究
隋朝的灭亡——原因
①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
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③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知识探究
隋朝的灭亡——原因
三次出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知识探究
隋朝的灭亡——原因
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炀帝十宗罪
一、毒杀亲父,逆子可恨;二、荒淫无道,罔顾人伦
三、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四、奢侈铺张,豪居美宅
五、苛捐杂税,搜刮民膏;六、耽于巡游,劳役百姓
七、大肆征战,劳民伤财;八、忠言逆耳,冤杀贤良
九、卖官鬻爵,奸佞当道;十、言而无信,立功无赏
——《旧唐书.李密传》
知识探究
隋朝的灭亡——原因
随堂小练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的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知识探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秦朝,二世而亡;隋朝,也二世而亡。
秦二世胡亥
隋炀帝
秦朝 隋朝
全国统一 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车辙等 统一币制
度量衡
短命而亡 15年 38年
创建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兴修工程 长城、驰道 大运河、长城、驰道
速亡原因 暴政 暴政
知识探究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秦朝,二世而亡;隋朝,也二世而亡。
秦二世胡亥
隋炀帝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文武之道,有张有弛。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秦、隋二世而亡,给后世的启示是什么?
随堂小练
有人说:“隋炀帝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灭掉陈朝,活捉陈后主 B.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C.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 D.励精图治,开创繁盛局面
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应该是( )
A.权臣当道 B.土地兼并严重
C.隋炀帝的暴政 D.隋末农民起义
C
C
本课小结
巩固练习
隋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B
D
A
巩固练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赞颂中国古代哪项伟大工程?(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C
D
巩固练习
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人工河渠是( )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河 ⑥邗沟
A.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繁荣而短暂 B.实现了统一 C.统治者残暴 D.开皇之治
A
D
巩固练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 )
A.北京、杭州 B.天津、杭州 C.杭州、扬州 D.北京、扬州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隋末农民起义 B.唐朝建立 C.隋统一全国 D.隋朝建立
C
D
巩固练习
唐朝皮日休曾这样评价隋朝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又云:“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这两句可见作者对大运河的开通( )
A.基本持否定态度 B.基本持肯定态度
C.否定肯定各半 D.态度不明确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一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种选官制度(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D
B
巩固练习
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大运河的三点城市的名字: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涿郡
洛阳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The End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