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1 社 戏
同学们,请回忆我们以前学过鲁迅先生的哪些文章?这些文章分别出自哪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都出自《朝花夕拾》
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文章——《社戏》。
学习目标
1.识记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重点)
2.领悟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把握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难点)
3.感受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培养淳朴善良、有爱无私的品质。(素养)
知识备查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作者介绍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收录了鲁迅1918—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包含《狂人日记》《明天》《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这部作品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知识备查
作品介绍
知识备查
“社戏”,指旧时某些地区农村中迎神赛会时演出的戏。一般在庙里戏台上演出,也有露天搭台演出的。南宋诗人陆游就曾描写过社戏热闹的情景:“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在绍兴,“社”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了解社戏
知识备查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本文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我”写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农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鲁迅母亲的娘家在绍兴附近的平桥村,童年的鲁迅因此有机会与农民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民的生活。他作品中有许多同情农民、歌颂农民的篇章,
《社戏》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名篇。
背景资料
钳 撮 偏僻 行辈 照例 欺侮
宽慰 嘱咐 怠慢 礼数 撺掇 凫水
潺潺 踊跃 家眷 皎洁 好歹
读一读
预习检查
qián
cuō
pì
háng
lì
wǔ
wèi
zhǔ fù
dài
shù
cuān duo
fú
chán
yǒng yuè
juàn
jiǎo
dǎi
xǐnɡ
归省
shěnɡ
省心
省
hònɡ
一哄而散
hǒnɡ
哄骗
哄
hánɡ
行辈
xínɡ
树行子
行
hōnɡ
哄笑
hàng
行走
qiáo
翘首
qiào
翘起
翘
多音字
预习检查
啜
chuò
啜泣
辍
chuò
辍学
掇
duō
撺掇
讫
qì
收讫
迄
qì
迄今
屹
yì
屹立
枭
xiāo
枭雄
袅
niǎo
袅袅
凫
fú
凫水
缀
zhuì
点缀
形近字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归省】
【行辈】
【怠慢】
【撺掇】
【悠扬】
【纠葛】
【依稀】
【宽慰】
回家探望父母。
辈分。
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
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模模糊糊。
宽解安慰。
预习检查
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课文指来回地说。
(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外扩散。
月光不明,在文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同“婉转”。形容(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月亮等)明亮而洁白。
预习检查
【自失】
【踊跃】
【漂渺】
【屹立】
【絮叨】
【弥散】
【朦胧】
【宛转】
【皎洁】
【仙山楼阁】
指神仙居住的山和美玉筑就的楼阁。多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仙山琼阁”等。
例句:在白云山上极目远望,远山重叠,烟云缭绕,恍惚间,我疑心自己是在仙境,是在仙山楼阁间徜徉。
预习检查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呢?
文章以“社戏”为题,写了“我”和伙伴们一起去赵庄看社戏前后的事情。
文章虽然题为“社戏”,但写看到的社戏的内容不多,而且“我”似乎也并不真正喜欢社戏。而自始至终写的是“我”的“乐土”平桥村,那里的人、情、景都很美,“我”很怀念那里。
理清事件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社戏》的理解可能也不尽相同。我们一起来深入研读课文,探查作者的写作意图。
再读课文,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事件。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
平桥概况(随母归省)—伙伴游玩(乡间生活)—无船出行(戏前风波)—月夜行船—赵庄看戏(船头看戏)—停船吃豆(偷豆煮豆)—深夜返回(月夜归航)—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对于这些事件,哪些着墨较多,哪些一笔带过?
平桥概况(随母归省)
伙伴游玩(乡间生活)
无船出行(戏前风波)
月夜行船
赵庄看戏(船头看戏)
停船吃豆(偷豆煮豆)
深夜返回(月夜归航)
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详
略
看社戏是主要内容,因此看社戏前后的波折,夜航去看戏途中,戏后归航偷豆等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因此略写。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去看社戏前的波折。
首先,这本身就属于看社戏全过程的内容;同时,波折中反映了“我”对看戏的渴望,反映了亲人、朋友对“我”的关心、帮助,表现出平桥村于“我”确实是一片“乐土”;再者,写波折也是为写看戏做铺垫,使课文内容曲折而充满生活情趣。
略写的平桥概况、乡间生活两部分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来看: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中心事件的环境和机缘。
从结构上来看:为下文和小伙伴去赵庄看戏做铺垫,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是乐趣无穷,吸引读者细读看戏部分;与结尾句遥相呼应。
从情感上来看:表达对平桥村的热爱、怀念。
本文围绕主要事件“看社戏”,从想看戏不得,到能看戏而不愿看,从沮丧返航再到途中偷豆,情节曲折,摇曳多姿,其间欲扬先抑,山穷水尽而又柳暗花明。
研读情节
请同学们指出情节的起伏。
平桥概况(随母归省)
伙伴游玩(乡间生活)
无船出行(戏前风波)
月夜行船
赵庄看戏(船头看戏)
停船吃豆(偷豆煮豆)
深夜返回(月夜归航)
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伏
起
伏
起
起
余波
课文第4—9段写戏前风波尤为精彩,标记出去看戏前的三次起伏,并思考这样行文的好处。
盼望看戏
叫不到船
八叔船回
大人有工作
伙伴愿同去
怕孩子不可靠
写包票
戏前风波的三次起伏,写出“我”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的煎熬与惊喜,生动表现了“我”盼望看戏的热切心情,衬托下文没看到盼望中的精彩社戏时的无趣、失望,为后面的败兴而归埋下了伏笔。
探究描写
分析“我”的表现
(1)“我”盼望去看戏,却因为没有船而去不了,“我”因此着急又无奈。文中是怎样描写“我”的“急”的?细读第4—9段,圈画写“我”心理“急”的句子,归纳、批注心理描写手法。
“我急得要哭”点出“急”,正面描写“我”盼望去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想象社戏表演以及看戏人喝豆浆的情景,突出表现了“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和无法看戏的沮丧心情。过分的着急使“我”有了幻想。这是侧面描写,没有“急”字,但“急”的状态写得很到位。
“不钓虾,东西也少吃”“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我”无心玩耍,也没有胃口,表现了“我”没能去看社戏的沮丧和失落。仍没有“急”字,但写出了“急”的状态:“急”得改变了生活常态,要“急”出毛病了。
写法归纳:多角度描写“我”着急的心理,写出了“我”想去赵庄看戏的强烈愿望。
(2)因为八叔的船回来了,加上伙伴们“写包票”,“我”得以去看戏,心情自然变好了。文中是怎样描写“我”的“愉悦”的心情的?细读第10—14段,圈画描写“愉悦”心情的句子,归纳、批注写作特点。
“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立刻”“一哄”表现了“我们”被允许去看社戏后急不可待而又欢快的心情。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忽而”表明孩子的心情易于突变,“轻松”“舒展”与前面看戏不成而沮丧的心情完全不同。“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是夸张手法,非常形象地表明“我”的心情无限之好。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清香”“扑面”“朦胧”分别从嗅觉、触觉、视觉的角度描写两岸的景象和月色,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月夜美景图。而这美好的景象正凸显出“我”内心的愉悦,这就是“以景语写情语”的妙处。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写远处看月下露天戏台的朦胧美。将月下朦胧的戏台比作“仙境”,写出了戏台之美,体现了“我”心情的愉悦。
写法归纳:动作描写、巧用修辞、感官描写、环境描写。
(3)“我”对社戏已然没有未看到时的兴奋,而是感到满满的“疲倦”。文中怎么写我的“疲倦”的?细读第19—21段,圈画描写“疲倦”心情的句子,归纳、批注写作特点。
“我有些疲倦了”直接点出“疲倦”。
“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写“我”由于疲倦而产生的幻觉。
“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
这几句写老旦出场表演时“我”心理的微妙变化,妙在“虚词”。如“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的“然而”和“终于”,如“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的“只是”和“竟”,“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的“却”和“仍旧”。这些虚词不着一个“倦”字,却间接写出了戏剧的乏味和“我”的失望情绪,将“倦”态写得妙趣横生!
写法归纳:直接写、写幻觉、写情节、妙用虚词。
把握人物形象
“我”看不到社戏“急得要哭”,“兴奋”地前往赵庄却又不得不“疲倦”地回家,但在这个过程中,朴实真挚的感情、和谐友好的民风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平桥村形形色色的人物里,作者着重刻画了一些个体。其中你最喜欢的是谁?是哪些描述让你喜欢上他(她)?
(1)淳朴乡民里的个体。
试用句型“我喜欢……的……,我从……里感受到了……”简笔勾勒人物形象。
例如:我喜欢(慈爱)的(外祖母),我从(“外祖母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里感受到了(外祖母对“我”的疼爱和理解)。
练一练:
我喜欢( )的( ),我从( )里感受到了( )。
示例一:我喜欢(宽厚)的八公公,我从(他借船给“我们”,并且不计较“我们”用了船上的盐和柴)里感受到了(八公公的大方和宽厚)。
示例二:我喜欢(朴实热情)的六一公公,我从(他对“我”认可豆好吃的感激;他没有责备孩子们偷豆,只是觉得踩坏了很可惜;他送母亲和“我”豆吃并夸奖“我”“将来一定要中状元”)里感受到了(六一公公宽厚和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
(1)热情伙伴里的个体。
例如:桂生(第19段)。“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他去了一刻,回来说,‘没有。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从这话里可以看出什么?
“没有”,是结果,简单汇报。
“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是桂生打听之后的答案,说明他曾四处去找,并且进行了询问。
“日里倒有,我还喝了两碗呢”,这是在安慰“我”,要求买豆浆没有错,不是无中生有。
“现在去舀一瓢水”,是桂生对当下问题给出的策略。这样,一个热心帮忙,细心安慰,想问题周到的桂生形象便跃然纸上。
练一练:
从文中找出写“双喜”和“阿发”的有关句子,细细琢磨,模仿例子,深入分析文字背后的意味。
“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写动作,两人配合默契,阿发是双喜的得力助手,很能干。
“‘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阿发说。”写语言,阿发善于观察,细心。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语言、动作结合,体现了阿发做事干脆、周到,主张偷自家豆则体现了阿发的无私和憨厚。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双喜的想法表现了他考虑周到、顾全大局、善于为他人着想的性格特点。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是的”写出了双喜的诚实;“我们请客”是偷豆的理由;“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写出了双喜的机灵;“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是双喜在机智地转移话题。
…………
分析表达
文中运用各种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塑造了一些“我”童年时代遇到的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平桥村老老少少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让“我”念念不忘。而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请同学们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示例一:第1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叙语句,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示例二: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本文通过叙写“我”童年时与农村孩子看社戏的美好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感悟一: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长大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温暖的情感。愿我们的童年更快乐、更美好、更有意义,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感悟二:读了这篇《社戏》,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文中那些鲜活、可爱的农村孩子,他们善良、真诚、无私、友爱、坦荡,让这人间的真情和友爱长存在我们心里,成为社会风尚。
学后感悟
课堂小结
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群纯朴可爱的农村孩子形象,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双喜。他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对六一公公的描写,着墨很少,但仅有的几笔勾勒,运用语言、动作描写极其准确地表现了他宽厚、纯朴、好客、热情的特点。
写作特色
写作特色
作者以写意的手法,略略几笔便把江南水乡美丽如画的景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使你仿佛也看到那里美丽的景色,也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和大自然的美好声音汇集在一起,也闻到了水乡田野里特有的芳香。这样的景物描写,不但表现了“我”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而且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江南农村的极度热爱。
景物描写细致传神。
社
戏
民风淳朴
伙伴友善
回忆美好
盼社戏——“乐土”
看社戏
忆社戏
戏前波折
月夜行船
船头看戏
怀念好豆
怀念好戏
深夜归航
板书设计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行辈(háng) 絮叨(wēn) 船橹(lǔ)
B.不惮(dàn) 归省(shěng) 撺掇(cuān)
C.凫水(fú) 旺相(xiāng) 潺潺(chán)
D.竹篙(gāo) 晌午(shǎng) 松懈(xiè)
【解析】A项中,“絮”应读xù;B项中,“省”应读xǐng;C项中,“相”应读xiàng。
D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踊跃 驳回 希奇 偏僻
B.好歹 皎洁 诚肯 弄潮
C.乌蓬 吩咐 屹立 欺侮
D.家眷 礼数 聚拢 怠慢
【解析】A项中,“希”应为“稀”;B项中,“肯”应为“恳”;C项中,“蓬”应为“篷”。
D
课堂检测
3.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借代)
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拟人)
【解析】D项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D
课堂检测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
‘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一百年了。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解析】A项,“说”在中间,前后都是一个人说的话,“说”后面应为逗号。
A
课堂检测
5.(2022·贵州铜仁)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这句话中的“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小生”“小丑”“老旦”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孙权劝学》《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均出自《史记》。《史记》长于记人,书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D.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我们理解互文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如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
【解析】B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出自《资治通鉴》。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