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基础)(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八章 运动和力 (测基础)(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10 10:2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运动和力
(测基础)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哪位科学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了重要的物理规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A.爱因斯坦 B.亚里士多德 C.伽利略 D.牛顿
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D.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在下雪后结冰的路面上撒沙子 B.汽车的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 D.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使它更快地停下来
4.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突然金属球变成如图乙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车向西启动 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加速 D.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减速
5.下列给出了几种事例,其中利用惯性的是( )
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
③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
④跳远运动员都是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⑤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6.如图所示,钩码的重力是5N,若不考虑弹簧测力计、绳子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N B.5N C.10N D.20N
7.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
A.一定不是平衡力 B.一定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下列交通工具在运动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是( )
A.减速进站的列车 B.匀速直线行驶的自行车
C.在弯曲的山路上行驶的汽车 D.加速航行的轮船
9.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轮胎上刻有花纹 B.用力擦黑板才能将黑板擦干净
C.刀面、犁表面保持光滑 D.下雪天,马路上撒沙子
10.下列做法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用力握紧球拍 B.汽车轮胎刻有花纹
C.在二胡的弓毛上涂抹松香 D.轴承中装有滚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小车由斜面滑下,到达平面后继续运动,在阻力作用下会停下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___________,小车速度减小的越___________。
12.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__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3.起重机吊着一个重为1000N的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起重机的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__________N;当物体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___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4.在拔河比赛中,指导教师让学生穿的运动鞋的鞋底的花纹要深,拔河时手要使劲握住绳子.前者是通过________方法增大摩擦;后者是通过________方法增大摩擦.
15.作用在______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主要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和接触面的______。
16.如图,桌子的边缘有一个斜面。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后,小球将沿_______条路线运动;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_______条路线运动。(选填“a”、“b”、“c”或“d”)
三、实验题:共8分。
17.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从A处下滑 从B处下滑 从C处下滑
毛巾 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 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 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______处由静止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___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选填字母)。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4)小敏同学假设木板足够长、足够光滑,请你展开想象,从斜面上滑下的小车将在木板上_______。
四、计算题:共18分。
18.(10分)如图所示,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容器高50cm,分别装有的水和30cm的酒精()求:
(1)水的质量:
(2)A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3)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9.(8分)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1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g取10N/kg)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答案:A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故A正确;物体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B错误;若没有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会永远不停地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若物体受平衡力,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
3.答案:C
解析: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子、汽车的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A、B错误;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C正确;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D错误。
4.答案:C
解析:车和金属球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车向西启动时,金属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金属球会向东摆动,所以A错误;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金属球和车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金属球不会摆动,故B错误;当车向东做加速直线运动时,金属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金属球会向西摆动,所以C正确;当车向东做减速直线运动时,金属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金属球会向东摆动,所以D错误。
5.答案:B
解析:①从树上掉下的苹果,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与惯性无关;
②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依靠惯性滑行,利用了惯性;
③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当锤柄撞到物体时,锤柄静止,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利用了惯性;
④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是利用惯性这样才能跳得更远一些;
⑤公交车司机常提醒乘客扶住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是防止紧急刹车或突然减速时由于惯性造成人身伤害。
综上分析,其中利用惯性的是②③④,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B
解析:因弹簧处于平衡状态,即弹簧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左右两边分别对弹簧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都为5N,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A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当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力的方向相同,一定不是平衡力,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解析:物体只有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才受平衡力,减速进站的列车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在弯曲的山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方向时刻改变;加速航行的轮船速度大小时刻发生改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鞋底、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擦黑板才能将黑板擦干净,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刀面、犁表面保持光滑,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下雪天,马路上撒沙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用力握紧球拍,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在二胡的弓毛上涂抹松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远;慢
解析:小车在水平面运动时,受到阻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所受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
12.答案:外力;静止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3.答案:1000;等于
解析: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力的平衡可知
当物体在空中匀速下降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由力的平衡可知钢丝绳对物体的拉力等于重力。
14.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
解析: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拔河时脚要穿鞋底花纹大的鞋,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手要将绳子握紧,这是用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15.答案:同一物体;粗糙程度
解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6.答案:
解析: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O点时,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由于重力作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小球的运动轨迹会向下弯折,故沿b条路线;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沿此时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线c符合题意。
17.答案:(1)同一高度
(2)木板
(3)B
(4)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观察比较数据,发现不论小车从A处下滑、B处下滑还是C处下滑,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总是大于在棉布和毛巾上运动的距离,即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3)由记录的数据可知,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快,因此证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无法直接用实验证明的,它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因此这个实验不能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4)如果木板足够光滑,运动的小车不受摩擦阻力,其运动状态不变,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8.答案:(1)2kg;(2)2500Pa;(3)
19.答案:1.因为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因此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支=G=mg=50kg×10N/kg=500N;
2.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F=100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