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选必3 第一章 第二节(上)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阅读课本P6-7,找出:
1 自然资源的概念
2 自然资源的类型
3 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成为自然资源的两个必要条件?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
(2)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自然资源又可以分为哪几类?
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
2.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
1.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两者属性必须同时存在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上面5个图片所反映的资源,哪些属于自然资源?你能说出其理由吗?
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属于自然资源
理由: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岩石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自然属性—在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或能量,属于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②社会属性—一是要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要;二是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没有社会属性
没有自然属性
没有自然属性
有可能。
自然资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开发利用的资源种类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扩大。
空气成为自然资源有2个基本前提,即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
探讨:空气有没有成为自然资源的可能?判断并说明理由。
(1)自然属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2)社会属性: 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知识总结:
1、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什么特征呢?
2、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和自然资源价值实现的途径有哪些?
(1)条件: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要成为自然资源,一是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二是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
(2)途径:自然资源可作为生产原料通过生产过程变成有价值的产品,也可直接被人们消费而体现其价值。
1.按自然属性分类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
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海洋资源
水资源
举例说明?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能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可开发利用的气候要素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空气及其运动等
生物圈中植物、动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各种有生命现象的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有一定数量并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流水等
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条件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矿物
自然界中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的物质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潮汐、太阳能等
海洋资源
能源资源
蕴藏在海洋中人类可能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矿物、海水化合物、海洋能以及海洋空间等
判断:按照自然属性,判断自然资源的类型。
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提供物质资源,改善环境
是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生活和进行生产活动的条件
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源,为人类活动提供必要的空间场所
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2.按性质分类
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海洋资源
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可重新利用的资源或在短时间内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概念
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人类历史尺度上不可能由自然过程再生,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
概念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下图示意可燃冰,据此完成1、2题
1、依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我国陆地可燃冰分布区可能集中在( )
A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C
D
我们饮用的牛奶绝大部分来源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经历饲料生产、奶牛养殖、牛奶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消耗自然资源。以能源消耗为例,用于奶牛养殖的能源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被消耗在饲料生产和牛奶的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
1 指出工业化牛奶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的自然资源。
活动题
气候资源、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能源资源
土地资源水资源
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我们饮用的牛奶绝大部分来源于工业化生产,需要经历饲料生产、奶牛养殖、牛奶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消耗自然资源。以能源消耗为例,用于奶牛养殖的能源仅占很小比例,大量的能源被消耗在饲料生产和牛奶的加工、运输配送等环节。
2 分析现代工业社会需要更多自然资源的原因。
说明工业化牛奶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活动题
①现代工业社会消费自然资源以加工成产品的间接利用为主,相比传统直接利用消费,每一个中间环节(比如包装、储运、管理等)都需要消耗更多自然资源;
②现代工业社会资源开发能力和产品生产能力增强,人类生活水平提升,人均资源消耗量增加;
③人口数量增加。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
(一)受自然环境供给极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非可再生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总量不会增加。
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极限。
(一)有限性
二、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
瑙鲁位于太平洋之中,是由一个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的国家。其陆地面积仅21.1平方千米,周边300千米内只有这么一个岛屿,属于典型的小型岛国,但却拥有丰富的磷酸盐矿。20世纪80年代,随着磷酸盐的开发,瑙鲁人均收入水平一度排名世界第一,人们生活极其奢靡,这里也被称为“快乐岛”,但快乐时光却是短暂的……据此回答3、4题
3、世界上磷酸盐矿主要有四种成因,结合材料推测瑙鲁的磷酸盐矿成因是( )
A海相沉积 B岩浆活动 C变质活动 D鸟粪堆积
4、瑙鲁人源于磷酸盐的“快乐”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磷酸盐数量有限 B磷酸盐市场萎缩
C磷酸盐的替代品出现 D磷酸盐出口受到限制
D
A
(二)稀缺性
读图思考:
1.自然资源的稀缺可能引起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哪些变化?
2.价格上升为什么会引起自然资料源供给增加?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
①自然资源稀缺时→开发成本上升→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使需求减少
②价格上涨→促进技术革新→寻求新的储量;寻找从已知的资源增加产品的方法,增加自然储量。
价格上升,导致资源经济价值上升,促使技术革新以寻求新的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引起自然资源供给增加。
(二)稀缺性
读图思考:
3.如何看待技术革新对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积极
作用和局限性?
积极意义:技术革新能够调节自然资源供需关系,维持供需平衡,对维持资源安全,缓解资源短缺有积极作用。
局限性:一定时空范围内,技术很难有大的突破,对资源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有限;
同时自然资源消耗数量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极限时,技术革新的效果就无法显现了。
拓展:针对自然资源不足,你觉得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针对自然资源不足的措施:
①加大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勘探生产力度;
②建立多元进口战略和战略储备体系;
③开发替代品
④提高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
1.总体特征:
衡量标准:
(1)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
(2)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质量有优劣高低之分。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
2.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
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帮助人类逐渐利用那些曾经因质量低而难以利用的资源,但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可能会增加。
思考:(1)比较品位高和品位低的铁矿石开采成本差异?
(2)我国采用“提铁降硅”选矿技术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案例探究:
利用“提铁降硅”技术提高铁矿石的品位
我国铁矿资源总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大部分都是品位较低的贫矿,铁矿石需要经过选矿加工成为铁精矿后才能用于炼铁生产。2001年我国采用“提铁降硅”选矿技术,从铢矿石中直接提取硅等杂质,从而间接提高铁矿的品位,有效地提高了铁精矿的质量,使国产铁精矿质量达到与国外进口铁矿石相当的水平。此外,“提铁降硅”后的铁精矿减少了高炉炼铁过程中废气、废渣的排放,降低了煤和焦炭的使用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品位高的铁矿石开采成本低,品位低的铁矿石开采成本高
(2)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褐煤
燃烧发电
烟煤
炼焦、燃料、化工原料
无烟煤
炼铁、化肥生产
知识总结: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一)空间分布不均匀
可再生资源——具有地带性特征
非可再生资源——富集在特定地区
水热条件
空间分布差异
水
分
少
热
量
少
旱
地
多
北方
南方
水
田
多
热
量
多
水
分
多
地质条件
空间分布差异
北方
南方
多
煤
多
磷
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有规律可循。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非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稀土第一储量大国、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下图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困。
(1)据图说明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区域认知】
北方多南方少,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轻稀土资源占90%以上,重稀土主要分布在南方。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非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稀土第一储量大国、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下图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困。
(2)简述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带来的问题。【人地协调观】
过度开发导致稀土资源储量快速减少;开发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环境,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和水污染;不注重深加工,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价格偏低,浪费严重。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非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稀土第一储量大国、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下图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困。
(3)请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地理实践力】
加强管理,控制稀土开采量和出口量;开采、加工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开采、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
1.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降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
种植业
干旱、半干旱地区
畜牧业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
2.有些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
3.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常常得到优先开发,成为同时期人口集中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中东的石油
中国的稀土
高度集中的地区
具有战略意义
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
优先开发
人口密集、
经济水平高
(三)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1.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三)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2.一些资源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手段直接在不同地区与国家间进行流动。
3.有些自然资源可以通过产品贸易间接进行流动。
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
北京和湖北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南方,受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水资源总量和供水量差异大。
表1.2 北京和湖北水资源状况(2020)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25.8
117.8
185.4
40.6
8.5
13.5
18.6
湖北
1754.7
3006.7
477.9
278.8
273.8
4.6
0.4
利用上述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1)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图,以及供水结构饼状图
(2) 比较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差异
(3) 北京供水总量为什么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总量?
(4) 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5) 根据以上分析,对北京和湖北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作简要评价。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25.8
117.8
185.4
40.6
8.5
13.5
18.6
湖北
1754.7
3006.7
477.9
278.8
273.8
4.6
0.4
1、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图,以及供水结构饼状图
水资源总量/(108m3)
供水总量/(108m3)
500
1000
1500
2000
500
1000
1500
2000
水资源总量
供水总量
北京
湖北
a.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
b.供水结构
北京
湖北
利用上述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2) 比较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差异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25.8
117.8
185.4
40.6
8.5
13.5
18.6
湖北
1754.7
3006.7
477.9
278.8
273.8
4.6
0.4
与湖北相比,北京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以及人均水资源量均少
利用上述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3) 北京供水总量为什么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总量?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25.8
117.8
185.4
40.6
8.5
13.5
18.6
湖北
1754.7
3006.7
477.9
278.8
273.8
4.6
0.4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少,水资源总量少;B.为我国首都,人口多密度大;C.经济水平高,产业发达;D.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于当地水资源总量,缺水严重;E.国家采取跨流域调水向北京供水,北京供水总量超出当地水资源总量。
利用上述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4) 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25.8
117.8
185.4
40.6
8.5
13.5
18.6
湖北
1754.7
3006.7
477.9
278.8
273.8
4.6
0.4
A.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能满足当地用水需求;
B.气温高,蒸发量大;C.农业用地多且多为水田,耗水量大;
D.无缺水之忧,节水意识不足。
利用上述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5) 根据以上分析,对北京和湖北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作简要评价。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地区
水资源总量/108m3
人均水资源量/(m3·人-1)
人均用水量/(m3·人-1)
供水量/108m3
总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北京
25.8
117.8
185.4
40.6
8.5
13.5
18.6
湖北
1754.7
3006.7
477.9
278.8
273.8
4.6
0.4
北京:A.降水差异大,水资源保障存在季节不稳定风险;B.水资源量小于供水量,且地下水使用占比大,长期供水大于水资源总量,加剧供水不足风险;C.经济发展快,用水需求量呈增加趋势,加剧供水不足风险;D.南水北调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
湖北:A.水资源保障存在季节不稳定风险;B.水资源量大于供水量;C.农业用水量大,但要树立节水意识,确保水资源供合的稳定性。
方法总结:分析水资源短缺的方法
1.世界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危害
方法总结:分析水资源短缺的方法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①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方法总结:分析水资源短缺的方法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②解决措施
问题探究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工程按规划建成后,将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相互连接,从而构建起我国“四横三纵”的水利地理版图。
材料三 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结合材料探究: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2)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
A.时空分布不均;B.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C.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自然原因: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径流量小。
人为原因: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密度大,水污染、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
A.兴修水库;
B.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限制发展耗水量大的工业、注意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防止水污染;
C.控制人口增长;
D.植树造林;
E.适当提高水价;
F.雨季回灌地下水;
G海水淡化等。
(3)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知识总结:
自然
资源
可再生资源
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概念
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数量特征
有限性
稀缺性
分类
质量特征
有优劣高低之分
开发利用成本有区别
空间分布特征
不均匀
可再生资源:具有地带性
非可再生资源:富集在特定地区
区域经济差异
资源空间上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