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学主题 《穷人》
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深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2.能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写出桑娜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深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出示练笔,归纳写法 (一)出示小练笔内容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 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二)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桑娜此时的心理活动。 (三)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 1.教师提问:怎样把桑娜矛盾的内心世界写清楚 你有什么好办法 2.学生根据第九自然段的写法,进行写法总结。 出示课文第九自然段内容。 预设:生1:抓住标点符号,从三个感叹号,四个问号,五个省略号体会桑娜内心的忐忑不安,纠结。 生2:从5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等语句感受到这是桑娜的内心独白,她直接地表达出内心的的不安。 生3:第一句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这是对桑娜的神态描写,从桑娜的神态感觉到桑娜的紧张不安的心情。 生4:结合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从天气的恶劣感受到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 设计意图:抓住心理描写,感受人物形象,归纳描写心理活动的方法。 二、学生练笔,自评互评 (一)根据刚才总结的写法,出示小练笔评价量规,明确四个评价指标。 (二)学生练笔。 (三)练笔结束以后,根据评价量规先进行自评,接着进行小组互评。 (四)教师利用希沃白板的拍照上传功能,上传学生的小练笔作品,一名学生上台对小练笔作品进行互评。 设计意图:“小练笔”是对本节课人物形象理解的总结提升。通过描写心理活动的练习,补白桑娜的忐忑不安,为学生体会人物形象提供支点。 三、总结写法,推荐阅读 (一)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总结并再次回顾本堂课所学的写法。 (二)布置作业:修改小练笔、阅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人通上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人人通——课后练习发布阅读作业,开拓视野,培养想象力。
所选技术 希沃电子白板、评价量规、思维导图
技术使用目的 1.希沃白板五的拍照上传功能,能有序推进总结提升环节的开展,学生能在分享交流中总结提升。 2.“小练笔”是对桑娜这一人物形象理解的升华。学生依据小练笔评价量规,进行自评以及小组的互评,能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笔的薄弱点,找到差距。 3.思维导图:对写作方法进行总体梳理,达到学生掌握描写心理活动的四种方法的目的。